交通运输
浅论我国第三方物流整合能力
第三物流要加强与“第一方”、“第二方”的协作关系,只有确立共同的目标,才能使三方的利益得到实惠,取得综合性的效益。这种合作关系要求双方长期承诺公开沟通、信息分享,从而确立协同性的经营战略。尽管这种战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信任和承诺的基础上,但这才是买卖双方取得长远发展和良好业绩的唯一途径。
简述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综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形式大多是从传统的“内物流”业为起点而发展起来的,如仓储业、运输业、空运、海运、货运代理和企业内的物流部等,他们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通过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务取得一定成功。
医药物流业建设市场现状分析
随着未来的药品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人口的增长及保健意识的强化,给药品市场带来广泛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世界人口将以1.5%的年率增长,到2050 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8 亿。
我国高铁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
高铁对资源分配方面起到优化作用。高速铁路凭借其快速的反应速度将缩短各地的空间距离和时间,未来的高铁网和现有的铁路网将共同推动国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强化国家生产力,以此来逐渐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物质需求。
“十二五”流通产业市场发展分析
流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更为迫切当前,对于我国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而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
物流保险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物流保险产品开发过于滞后"由于当前物流保险公司对物流保险的险种开发类型较少,无法对物流企业的整个运作环节的物流风险进行责任保险,物流保险产品的单一容易造成物流各个环节保险范畴归属问题的矛盾,物流保险产品开发的滞后与物流企业对物流保险品种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阻碍了物流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物流保险市场的新需求,加大物流保险产品的多样化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物流保险市场供求分析
保险公司对物流保险的供给分析"近年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宝供物流!中远物流等,而物流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并给他们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风险挑战"
运输行业市场风险分析
物流运输和搬运活动中的风险"由于现代物流在位移上的移动变化比较大(有些位移主要表现在同一个城市内的较短距离,也可以是不同国家之间的长距离位移),同时在运输方式上也各有不同,如可以是单一的海运!陆运或空运,也可能是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故的不可预知性,会给物流活动在运输以及搬运过程中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而这些风险则会给物流企业因消除风险带来额外的费用"。
2012-2015年我国高速铁路车辆车体铝型材需求分析
至2008 年底, 我国单位里程动车组数大致为1 4 26组, 高于国外平均水平即使按每万公里1 250 组计算, 我国在建和获批待建的高速铁路12 993 km ,动车组的需求达到约1 624 组, 需求集中在201 2 年和20 14 年。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订单情况来看, 预计未来动车组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以长大编组为主, 按8 辆编组和8 辆重联编组各占一半计算, 预计到201 5 年我国需要动车超过19 00 0辆。
2012-2015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铝型材需求分析
到2015年前后, 我国建成和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5 8 条, 总里程将超过4 18 9km , 其中目前在建和拟建的里程达3 4 13 .84 km , 按每公里平均需要4 辆车计算, 目前正在开工建设和获批待建的城市轨道线路共需要车辆超过1.3 万辆。
我国虚拟无水港产业前景展望
为了拉动经济,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国家近期正式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与信息产业均位列其中。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发展物流和信息产业,使物流产业和信息产业从附属产业开始上升到核心产业。
我国物联网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分析
更重要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还很低,并且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应用这一领域缺乏与物联网融合的相关认识,没意识到物联网技术这一划时代的革命将对物流业的冲击效应。
我国物联网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展望
物流的高度自动化组织实施由于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客户企业共享信息,建立有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网络在线式的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操作。
2011年11月我国客货周转总量数据统计
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为2476.3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6%,较上月减少82.54亿吨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为4662.6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9%,较上月减少73.63亿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