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供需两侧利好不断 多厂商加速布局XVII型产品
当前人们对重组胶原蛋白仍存在刻板印象,认知有限,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将在长期内继续提供生物医学、制药、食品和化妆品行业所需的大量材料。考虑到这些因素,生产和实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技术可能面临着一场艰苦的战斗,以在市场上找到永久的地位。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 相关检测需求显著提升 儿童老人细分市场潜力足
总的来看,面对流感高发情况,对应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产品销量会比其他季节要好,这是一个行业规律性的事情,如果没有具体的市场数据,无法判断今年是否比往年需求更多,因此,相关企业还需要更多的市场调研才能决定后续产能的规划。

从吃饱到养生,宠物保健品行业进入精细化比拼
参考日本宠物行业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宠物行业正处于的发展初期,宠物数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在宠物保健品方面,随着人们对宠物健康和福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受日本宠物市场保健品消费趋势的影响,我国宠物保健品市场也有望持续增长。

多主体构建全链条肾病管理模式 本土化落地尚需探索
不论是对于医院、商业性健康管理机构还是商业保险公司来说,互联网技术和平台都是提供便捷随访、建立高质量医疗数据库、促进科研产出的必要条件。在国家三级诊疗体系的全面加速建设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大政方针强力推动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助力,肾病管理行业将迎来一片蓝海。

GLP-1引爆减肥药市场 国产药企争相入局有望突围
虽然减肥药具有患者基数大、服药周期长的优势,可以容纳更多国产产品,但如果进展太慢,可能会导致市场被其他竞争对手抢占,错失商机。此外,如果国产减肥药的研发和审批进度太慢,还可能会被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对手超越,影响其市场地位和销售业绩。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医用高分子材料自主研发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对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主要集中于老鼠和兔子等小动物模型,为了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全面转化,必须建立和使用更合理的动物模型,甚至是大型动物模型,如猪和猴子等。

再生医学有望与AI实现深度融合 干细胞疗法前景可期
再生医学目前仍处于发展的早期,即使在全球范围来看,其规则、规范也尚不完善,部分细分领域申报路径,法规上相对不够明确,例如,细胞培养基行业依然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国内企业通过 DMF 备案、GMP管理体系认证、ISO认证、医疗器械认证、质量审计情况等方面来论证自己的完善质量体系。因此,行业监管的规范化、清晰化应尽快提

保守肥胖防治策略致减肥药物市场承压,新型产品上市申请获受理带来市场新增量
肥胖人数迅速增长,全球肥胖形势严峻,减肥药物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全球减肥药市场达到3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近年来呈加速增长态势。

入局者前赴后继,盈利桎梏短期仍难化解,互联网医疗能否化茧为蝶?
2023年以来,互联网医疗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行业急需寻求增量空间,或许可以考虑在儿童医疗市场寻求突破口。现阶段互联网医疗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培育市场,只有形成消费惯性和稳固的认知,才有希望找到更多盈利的可能。考虑到儿童普遍对医院存在恐惧心理,线上诊疗正在成为家长的首选,以此为切入,不仅能迎合市场需求,也可以提前抢占未来

全力聚焦脑科学研究与产业化 商业化落地有望突破
从临床角度来看,脑科学的需求非常刚性,最典型的就是自闭症的小孩,如果能通过研究治疗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就是极大的进步,另外,在老年市场中,脑科学在帕金森病性、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领域更是有着非凡意义,这也是资本持续投入的原因。

政策多维度护航民营医院成长 反腐高压下优质民营龙头有望扩充医生资源
民营综合医院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热点,在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大环境下,近年来众多药械企业、险资、地产商、慈善机构、跨界转型企业及投资机构蜂拥进入民营医院赛道,由于要满足大众需求,其对医保的依赖度高,容易和公立医院形成直接竞争,因此目前民营综合医院多采取打造具有特色专科的综合医院的策略。

CRO携手AI科技公司或将常态化 行业正在开启一片蓝海市场
目前国内AI药物研发在企业数量及市场成熟度上仍不及国外,仅有英矽智能进入榜单,其次大订单服务对象基本为大型跨国药企,它们的“试水”也是全球药企的“风向标”,因此,AI药物研发未来的膨胀点或许就在国内。

自动化医疗市场远未饱和,需求推动增长
日本每千人床位数处于全球最高水准,2013年以来一直保持约13张床位/千人的水平,中国每千人床位数相对于日本虽处于较低水平,但历年来持续上升,从2013年的4.6张床位/千人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6.7张床位/千人,预计未来随着医疗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强,中国每千人床位数将持续增长。

亚太地区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大有可为 重点关注除冠脉介入外其他细分领域机会
当前冠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格局基本稳定,可以考虑经导管瓣膜介入、心脏起搏器、药物球囊、射频消融器械和心脏封堵器等几个方向,相关企业应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优势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作用,加快产品更新迭代,缩短与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市场需求大 创新药进医保迫在眉睫
对于有经验、技术销售渠道都非常成熟的仿制药企业而言,如果想要转型,可以考虑从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做起。长久以来,这类药太贵、患者支付能力差,市场并不成熟,如果靠着医保谈判、生物类似药把价格降下来,这是非常大也是长期的市场,但却不失为一条适合仿制药企业的“捷径”。

专业医师平台是医药数字化营销最具潜力赛道 虚拟医药代表或将催生新业态
医药数字化营销需要立足长远的战略规划。当前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步入深水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转型都在不断完善,因此行业要对数字化营销给予更多耐心,在合规前提下,需要有更多样、合理的指标衡量数字化营销的效果,并推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以及更能占领用户心智的方案。

TAVR全面进入可回收时代 政策利好生物瓣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TAVR手术于2017年在中国首次获批,目前正处于快速放量期。2023年,多家TAVR企业给出今年全行业高双位数增长的目标指引,同时,随着价格的逐渐“亲民化”和未来医保的纳入,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放量增长周期。

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频出,民营眼科医院有望填补眼科医疗资源不均衡难题
相比于公立医院眼科,民营眼科医院的针对性强,且往往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就医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民营眼科医院就诊。加之民营眼科医院运营模式可复制性强,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民营眼科医院发展更为迅猛。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民营眼科医院在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上的优势,中国民营眼科医院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供需端等多维度驱动 我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持续向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万个,医院3.7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5万个;其中,中医医院5715家,中医医院在医院中占比15.45%,在所有医疗机构中占比0.55%,同时,配方颗粒标准统一后医师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需要对不同生产厂家

国内血液制品市场发展迅速 产业融资并购规模持续增长
血液制品行业一直被视为医药行业的热门领域,近年来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投资热度持续高涨。目前,中国的血液制品行业正在快速扩张,融资规模也随之急剧增长,融资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