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

我国取向硅钢行业:双碳目标下高端取向硅钢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取向硅钢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行业内头部企业依靠钢铁集团的发展,取得了十足的进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止2024年我国取向硅钢市场规模约为334.67亿元。

锑已成全球重要战略资源 阻燃剂用占比最大 光伏领域发展带来需求新增长极
全球锑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29.7%)、俄罗斯(15.5%)、玻利维亚(13.8%)、吉尔吉斯斯坦(11.5%)等国家,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亚成矿带和地中海成矿带。根据USGS数据,从储量上看,2024年全球锑储量225.5万吨,其中中国储备量占世界第一,达67万吨,占比29.7%,俄罗斯、玻利维亚、吉尔吉斯斯

出口管制下金属锗战略地位愈加明显 价格波动剧烈促使企业转型升级
从全球金属锗产量来看,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锗生产国,近年来中国金属锗的产量均保持在65%以上,同时产量占比在2023年达到最高,占比超过68%,2024年产量占比有所回落。

中国成全球铝供应核心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抬升铝型材需求 拉动电解铝行业增长
电解铝下游应用领域,以建筑、电子电力、交通运输为主,占国内电解铝消费量的65%-70%。随着电解铝下游建筑行业回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需求高速增长,对电解铝的需求拉动更为明显。

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国产企业与国际巨头差距正不断缩小
近年来,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球稀贵金属市场规模已达到较高水平,并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对锂、钴、镍等金属的需求激增。同时,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对稀贵金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航空航天领域加速发展 拉动高温合金需求增长
铁基高温合金的组织不够稳定,因而抗氧化性能比较差、高温强度不足,是中等温度(600-800°C)条件下使用的重要材料,且因合金成分比较简单,成本较低。而钴基高温合金的基体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缺钴,使得其发展受到限制。

我国金属钙行业:高端产品供需失衡 高纯钙市场占比持续提高
近年来我国金属钙行业市场规模波动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金属钙市场价格振幅较大,2022年金属钙市场规模增长至近年来最高,达到79.97亿元,之后有所下滑,2024年为62.03亿元。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带动 稀土行业可挖掘空间大 高端产品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稀土行业正在加快各自的发展步伐,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均将稀土视为占领高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战略材料。为促进供应链更加多元化,各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及资金补助计划,加快相互间合作。2024年全球稀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1.30亿美元。

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产销率维持在95%以上 市场寡占性格局凸显
近年来,我国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的供应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国内产量为64.72万吨,2023年已经达到138.08万吨,较2019年翻了一番。

我国铜行业自给率仍不足 市场供需缺口仍需依赖进口来平衡
近年来,受益于扩大内需、稳定房地产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储能设备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铜需求,铜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达到了11427.86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5319.2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合金需求攀升 宝武镁业占据行业绝对龙头地位
镁合金在3C行业应用相对而言更成熟,这也是3C行业本身发展较为成熟有关,加之3C产品本身较小,其体量也没法跟汽车相提并论,2024年上半年,3C用镁合金市场规模约为7.21亿元。

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端仍不足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的高速成长,我国高硼硅玻璃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24年上半年,我国高硼硅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34亿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国氧化铜粉行业上游铜矿供应持续偏紧 下游PCB、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带来发展机会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进口铜矿砂和精矿量达到2754万吨(品位未知),同比增长9.1%;进口金额高达6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024年1-8月我国铜矿砂及其精矿累计进口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3.2%;进口金额4464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8%。

我国铯铷行业处于持续高景气周期 新领域应用开发不断深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铷铯市场中,中矿资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是行业的领军企业。近20年来,随着对铯铷应用新领域的开发成果,中国铯铷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推动了铯铷金属产量的增加。

新能源成为我国铜行业主要消费领域 国内铜矿供应呈相对偏紧态势
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复苏韧性较强,国内需求因经济刺激计划相关政策的落地,市场预期经济复苏,2024年3月海外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提升,并且呈现加速上涨。美国制造业PMI为50.3,为近两年的新高值,欧洲的制造业PMI连续呈现3个月环比上升,达48.4%,国内制造业自3月起,也出现同步回升,对于铜价上涨无疑形成一波

我国锌消费保持强劲增长 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及建筑业、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等是锌的主要需求行业。其中,基建占比31%,房地产占比24%,两者整体耗锌量超过50%,对锌的需求波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是交通工具、家电等。

我国玻璃行业呈结构性产能过剩 房地产走弱市场需求下行 特种玻璃需求则突出
2024年以来,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产能供应过剩下,导致企业库存增至高位,企业采用降价以达降库目的。2024年1-6月,国内玻璃行情呈现先跌→后涨→再下跌的走势。预计2024年下半年,浮法玻璃市场需求或阶段性好转,但持续性或显一般,产能维持偏高位运行下,价格或将先涨后跌。

我国电镀行业市场扩张速度放缓 全国性龙头依旧尚未出现
近年来,随着小型及旧式工厂倒闭、节能减排、及新环保法的实施,电镀行业扩张速度相对放缓。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约为1681.6亿元,2022年增至1752.7亿元,同比上升4.23%,2023年增长至1822.9亿元。

新能源、新基建带动下我国钨行业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垄断性格局明显
我国钨行业的供应主要包括原钨生产以及再生钨两部分,原钨产量占比较高,近年来波动较为明显,2023年我国原钨产量为7.7万吨,较上年增长10%,再生钨近年来产量保持稳步增长,2023年产量为1.08万吨,因此2023年我国钨金属总产量为8.78万吨,2024年上半年总产量为3.83万吨。

我国锡行业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市场呈现“一超多强”势态
近年来随着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加快,锡行业亦正在朝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2020年以来受疫情、供求影响,锡价格波动较大啊,导致锡行业市场规模波动较大,2023年我国锡行业市场规模为374.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