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

我国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现状 碳减排背景下行业发展压力加大
非金属矿物制品是指以非金属矿物材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形成的产品。非金属矿物材料即非金属矿,是以非金属矿物和岩石为基本或主要原料,通过深加工或精加工而制备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现代新材料。平时常见的建筑材料、玻璃、人造金刚石、磨料磨具、石棉制品等都是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

全球及中国钼行业现状 供需失衡 新兴市场需求旺盛 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钼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地硬而坚韧。钼也是一种过渡元素,其氧化状态极易改变,在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在我国,钼是被纳入了稀有金属指令性计划中,且我国自2007年6月18日起对钼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每年公布钼出口总量。

我国铝制品行业现状 出口产品数量、技术含量增长空间均较大
铝制品是铝合金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铝合金是以铝为基的合金总称,铝加工是将铝锭通过熔铸、轧制(或挤压)和表面处理等多种工艺和流程,生产出各种形态的产品,并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包装、电气、机械设备等领域。

我国钢制品行业现状 上游钢材增长乏力 行业发展进入关键期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而钢制品是指以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成品,主要包括普钢制品、不锈钢制品、特刚制品等等。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成为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我国铜矿行业现状 进口依赖度高 国内铜矿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有待加强
铜矿指可以利用的含铜的自然矿物集合体的总称,一般是铜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其他矿物组成的集合体,与硫酸反应生成蓝绿色的。种类来看,铜矿主要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型、火山沉积型及铜镍硫化物型五大类。

我国金属铅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供应整体充足 下游铅酸蓄电池等产业需求旺盛
产量方面,随着铅酸蓄电池等下游产业不断发展,我国铅产量也是逐年递增。据资料显示,2021年1-10月我国铅产量为595.6万吨,同比增长17.1%。

全球铁矿石行业资源分布、生产现状、国际贸易及消费需求分析
目前,全球生铁主要生产区集中在亚洲,2020年产量占世界主要生铁生产国家产量的82.83%。其中,中国的生铁产量为8.88亿吨,占亚洲地区生铁产量的82.53%,占全球总产量的68.36%。

2020年我国刀剪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及竞争格局:上游议价能力较强 市场化程度较高
刀剪泛指日用的切割剪裁工具,为五金制造行业的细分行业,包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剪具、刀具、指甲钳等金属工具。 &nb

2021年我国五金制品行业政策利好 产业集群呈现产业链条完整等特征 全球地位将进一步稳固
五金制品泛指金属制品,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性、配件性制成品,可分为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等,是

电子玻璃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手机等传统领域需求稳定 应用范围扩大带来新增长点
电子玻璃是指可应用于电子、微电子、光电子领域、主要用于制作集成电路以及具有光电、热电、声光、磁光等功能元器件的玻璃材料。

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幅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下半年粗钢减产任务依旧艰巨
粗钢,即钢坯,是指全国钢铁行业可以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钢材加工原料。由生铁经转炉氧化脱去碳及其他杂质后,得到钢水,钢水中加入合金,碳后,浇铸得到粗钢。

我国再生铝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产能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等地 行业日趋规范化
再生铝行业利用各种废铝材料生产铝合金锭,相对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的产业路线,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热能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再生铝行业在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我国硬质合金刀片行业需求分析: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提升+量价齐升带来发展机遇
刀片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刀具市场增长,而刀具市场需求主要来下游行业受益于制造业景气度提升以及制造业升级推动刀具量价齐升。

多因素导致我国黄金原料产量有所下降 黄金首饰为主要消费结构
黄金是化学元素金(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人们根据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

我国钢丝绳索具行业规模:产值、产量、需求量、市场规模均呈上升趋势
其具有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等优点,钢丝绳索具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海洋工程、港口码头、船舶、工程机械、电力石化等行业。

我国铜材产量呈增长趋势 行业出口量持续上升 并逐渐超越出口量
据统计,自2015年来,我国铜材产量较为波动,在2018年降至近年最低点,产量为1715.5万吨,同比下降7.85%;2019年中国铜材产量有所回升,达到2017.2万吨,较上年增加301.7万吨,同比增长17.59%;2020年中国铜材产量增长至2045.5万吨,较上年增加28.3万吨,同比增长1.4%;2021年1-3月中国铜材产量为451.6万吨。

上游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较高 我国锻造行业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我国锻造行业的特点主要有三点,其一是对象特殊,特种合金锻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其二是设备专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购置;第三为工艺复杂,大型锻件和特种合金锻件制造领域技术门槛较高。

我国铜材行业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进口总量额远高于出口总量额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不仅在自然界资源丰富且具有较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电子、能源及石化、机械及冶金、交通、轻工、新兴产业及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率逐年上升 区域集中度较高
从钢铁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钢铁行业属于中游行业,上游主要为铁矿石、煤炭、动力(电力)等,钢铁的下游应用广泛,钢铁产品作为基础原料,在地产、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等几乎所有行业中被大规模使用。

中国不锈钢产量居全球首位 主要消费领域为金属制品与建筑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其中不锈钢是一种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耐酸钢则是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不锈钢按照组织状态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以及沉淀硬化不锈钢;按成分可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锰氮不锈钢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