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

2019年上半年全国各区域电力辅助服务分析:东北调频辅助服务补偿费用占比最高
各区域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主要来源于发电机组分摊费用,在其他费用来源上略有差异。华东区域的一部分费用来自网外跨区水电分摊落地省份的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各区域调峰、调频交易结果纳入补偿分摊统计;东北、西北区域无新机差额款项。

2019年上半年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基本情况分析:辽宁省调峰市场月均费用最高
2019年上半年,全国除西藏外31个省(区、市、地区)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的发电企业共4566家,装机容量共13.70亿千瓦,补偿费用共130.31亿元,占上网电费总额的1.47%。

2018年全国电网企业平均销售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平均水平均有所下滑
从各省(区、市)情况看,我国平均销售电价下滑了1.61%。其中,深圳平均销售电价最高,为747.00元/千千瓦时;青海最低,为346.68元/千千瓦时。

2018年我国发电企业综合厂用电率情况分析:生物质发电最高、水力发电最低
从企业看,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南方电网公司线损率最高,为6.18%,内蒙古电力公司最低,为2.26%。

2018年我国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分析:光伏发电最高、水力发电最低
2018年,全国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为373.87元/千千瓦时,同比增长0.60%。其中,光伏发电最高,为859.79元/千千瓦时;水力发电最低,为267.19元/千千瓦时。

2018年全国电网企业平均线损率和购销差价分析:宁夏线损率和平均购销差价均为最低
从我国电网企业平均购销差价(不含税)平均数据来看,我国电网企业平均购销差价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电网企业平均购销差价(含线损)为205.41元/千千瓦时,同比减少4.75%;扣除线损,电网企业平均购销差价为185.35元/千千瓦时,同比减少4.22%。从各省(区、市)情况看,北京购销差价(含线损)最高,为237.62元/千千瓦时,宁夏最低,为82.50元/千千瓦时。

2019年10月我国社会用电量稳定增长 浙江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占据首位
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运行良好,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根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2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其中10月全社会用电量57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 %。

2018年我国农村水电发电量有所下降 建设投资平稳增长
2018年我国农村水电发电量有所下降。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农村水电发电量达2345.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3%;水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916小时,同比下降6.7%。此外,2018年,我国农村水电发电量占全口径水电发电量的19.0%,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3%,同比下降0.5%。

2019年我国风电企业集中度高 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大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中南部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较快,增速达到33.2%;而西北和西南地区装机容量出现下降,西南地区同比下降33.8%,西北地区下降11.5%。

2019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状况:未来网络层与平台层是行业的发展重点
我国泛在电力物联网平台涉及对内业务、对外业务、数据共享、基础支撑、技术攻关和安全防护等6个核心技术产品领域。目前,国内共有11个省市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电力无线专网,共接入22类业务。数据显示,2018年,国网终端接入数量达5.4亿只,预测,2030年国网终端接入数量将达到20亿只。

2019年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受政策利好产业发展快速 未来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达到了864.2 吉瓦,2006-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5%。其中俄罗斯、中国、印度、德国和巴西等是新增产能的主要地区。而根据预测分析,未来随着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继续增加,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热电联产最大的市常预计2019-2025年,全球热电联产装机容量仍将维持2.8%的增长率。

2019年我国垃圾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自2010年以来,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16亿吨,同比增长5.82%;截止到

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迎发展机遇 预计到2023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4489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集成电路封装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