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医药保健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其中民营机构增速快于公立机构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其中民营机构增速快于公立机构

我国眼科疾病众多,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全国患者近1000万,但就诊率很低)、小儿斜弱视疾并眼底病(糖网、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视网膜静脉阻塞、青壮年视网膜脱离)及角膜炎、眶肿瘤等;视光不正则包括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视疲劳、老花等,其中以近视问题最为严峻。

2020-07-29
2020年我国远程医疗竞争层次分化明显 行业投融资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0年我国远程医疗竞争层次分化明显 行业投融资迎来爆发式增长

远程医疗,是指以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技术与医疗设备等优势,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目前,我国远程医疗行业正处于扩张阶段,实现跨域性一体化协同应用。

2020-07-28
中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但龋齿填充治疗率仍旧偏低

中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但龋齿填充治疗率仍旧偏低

口腔医疗产业是指以口腔医疗服务消费为基础,集合了口腔医疗服务、职业牙医教育培训、口腔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市场策划、宣传、投资、经营、管理等一体的医疗产业链。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机构主要分为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连锁口腔门诊和个体口腔诊所等。主要经营业务包括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和牙齿美白。

2020-07-23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免疫诊断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免疫诊断市场占比最大

体外诊断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载体,其临床应用贯穿于筛查、初步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监测、治愈的全过程。据统计,体外诊断可以影响到约70%的医疗决策。随着慢性并传染病发病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体外诊断检测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体外诊断市场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714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747亿美元。

2020-07-23
受益重磅品种放量 我国疫苗市场产值快速上升 行业高景气持续

受益重磅品种放量 我国疫苗市场产值快速上升 行业高景气持续

自2016年以来,我国疫苗行业在配送、生产质控、报产审批等环节的政策短板已经补齐,当前正实行高于一般药品的管理制度,大大加强了监管,由此行业准入门槛和集中度提升,疫苗成本和价格也上涨。疫苗行业为品种驱动的行业,一般是按生物材料、研制(生产)技术、预防种类、是否纳入国家免疫计划来进行分类

2020-07-23
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枸杞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价格呈下降趋势

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枸杞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价格呈下降趋势

枸杞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富含枸杞多糖、甜菜碱、胡萝卜素、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脏和抗衰老三大药用价值,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理念的转变,以及各类产业政策的扶持,我国枸杞产业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未来仍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枸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53亿元,同比增长8.7%,预计到2020年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83.03亿元左右。

2020-07-22
“先打后补”加速我国动物疫苗市场化竞争 禽用疫苗景气度有望延续

“先打后补”加速我国动物疫苗市场化竞争 禽用疫苗景气度有望延续

物疫苗作用于动物机体并刺激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相关疾病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动物疫病流行趋势仍然严峻、变异情况复杂,而我国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程度低、养殖密度高、多种常见疫病仍在全国范围内流行,主要采取接种疫苗预防为主的防疫政策。

2020-07-21
政策推出不断规范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 本土宠物药企研发力待提升

政策推出不断规范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 本土宠物药企研发力待提升

宠物医疗作为宠物行业产业链重要组成部分,日常服务主要包括为宠物提供疾病诊疗和日常保健服务,规模仅次于宠物食品行业。近年来随着宠物数量和养宠人数不断增加,农业部和国务院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不断规范宠物医疗行业。

2020-07-21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规模以上企业营收有所下降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规模以上企业营收有所下降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生物医药行业是一种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多学科综合应用并相互交叉的新兴产业。新产品开发后成功投放市场,2-3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行业具有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高和周期性、管制性等特点。

2020-07-21
浅析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2020年6月线上销售额快速上升

浅析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2020年6月线上销售额快速上升

膳食营养补充剂是以维生素、矿物质及构效关系相对明确的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口服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一般以片剂或胶囊剂等浓缩形态存在。膳食营养补充剂所用原料主要取自天然物种,也有通过化学或生物技术生产的安全可靠的物质,包括动植物提取物、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膳食纤维等。

2020-07-21
我国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产值迅速增加 本土企业逐渐挤进全球前列

我国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产值迅速增加 本土企业逐渐挤进全球前列

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行业分上中下游三个方面,其中上游是指原材料,中游是指生产商制造,下游是指消费应用场所及人员。

2020-07-20
我国医用手套行业人均用量不及全球平均水平 无菌检查手套占比低

我国医用手套行业人均用量不及全球平均水平 无菌检查手套占比低

我国医用手套管理分类为手术手套、检查手套及医用射线防护手套;常见的医用手套类型为天然橡胶手套、丁腈手套以及PVC手套。

2020-07-20
我国乳胶制品行业手套产品种类最多 避孕套计生用品诉求较高

我国乳胶制品行业手套产品种类最多 避孕套计生用品诉求较高

乳胶制品上游产业主要包含天然橡胶乳胶、化石衍生品等行业,中游产业就是乳胶制品行业,下游产业主要包含医疗卫生行业、工农业生产、军工领域、文化体育、日常生活中等领域。

2020-07-20
2020年上半年我国疫苗批签发2.77亿支 其中国产疫苗占比超90%

2020年上半年我国疫苗批签发2.77亿支 其中国产疫苗占比超90%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2020年6月中国疫苗批签发量为4638.74万支/瓶,较5月份增长153.99万,同比增长11.5%。

2020-07-13
2020年1-6月中国凝血因子类血制品批签发量同比增长75.60% 增速大幅上升

2020年1-6月中国凝血因子类血制品批签发量同比增长75.60% 增速大幅上升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2020年上半年中国凝血因子类批签发总量达到242.99万,同比增长75.60%,增速大幅上升。

2020-07-13
2020年上半年中国免疫球蛋白类血制品批签发量为1717.51万 其中静丙占比最大

2020年上半年中国免疫球蛋白类血制品批签发量为1717.51万 其中静丙占比最大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可以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2020年上半年中国血制品批签发总量达到4964.80万,同比增长44.27%。其中人血白蛋白为3004.30万,同比增长43.15%;免疫球蛋白类为1717.51万,同比增长42.61%;凝血因子类242.99万,同比增长75.60%。

2020-07-13
全球产能进一步向亚洲转移 我国“API+”规范化开启 未来将持续受益

全球产能进一步向亚洲转移 我国“API+”规范化开启 未来将持续受益

API中文名称是原料药,主要是指药品制造过程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在制药时作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按照产品种类和对应制剂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可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

2020-07-13
2020年6月中国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有所减少 进口占比仍在60%以上

2020年6月中国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有所减少 进口占比仍在60%以上

人血白蛋白主要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020年上半年中国人血白蛋白累计批签发量3004.30万,同比增长43.15%。

2020-07-10
2020年上半年中国血制品批签发总量同比增长44.27% 其中人血白蛋白占比最大

2020年上半年中国血制品批签发总量同比增长44.27% 其中人血白蛋白占比最大

血液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并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2020年上半年中国血制品批签发总量达到4964.80万,同比增长44.27%。

2020-07-10
疫情后医疗“新基建”有望带动需求增长 我国监护仪、呼吸机等器械市场或将快速扩容

疫情后医疗“新基建”有望带动需求增长 我国监护仪、呼吸机等器械市场或将快速扩容

检测试剂方面,新冠检测试剂集中采购+部分纳入医保,有望推动核酸检测全国普及。仅考虑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及武汉常住人口(武汉市开展全员筛查),假设人均检测1次,对应检测量超过4.1亿次,采用湖北省新冠检测试剂集采中标价格,对应市场规模已近80亿元。可见若考虑入境人员检测、复工检测等,国内新冠检测试剂规模有望超百亿。截至6月11日,全国共有30家公司取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NMPA认证,涉及12家上市公司。

2020-07-0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