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车厘子低线城市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鲜食与深加工齐头并进
今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极端天气和智利持续强降雨的影响,第一批车厘子的品相并不理想。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其在国内市场上售卖出“天价”。众多水果厂商因此降低了进货量,导致市场上正在空运的车厘子主要面向中高端渠道。随着12月中上旬的海运车厘子大量到来,届时货量大,价格可能会降至空运车厘子价格的一半。
我国辣椒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产值规模与产销将维持增长态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辣椒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我国辣椒行业市场规模为3885.89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8.27%,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9%。
我国花卉行业产能不断释放 花店仍是重要销售渠道 鲜切花消费市场增量巨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花卉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也随之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花卉种植面积是全球最大的,并且种植总面积还在持续增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花卉种植总面积约186万公顷,同比增涨1.64%。
生物育种政策持续推进,种业发展迎良机
2023年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即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04年我国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9年开始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逐渐走高。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1468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4%,且近三年我国粮食进口占比始终高于20%。
过度加工小麦年损耗超650万吨 深加工拓宽行业边界
小麦深加工的产品高达500多种,对于企业而言,应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健康和饮食需求,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需求,推出特色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拓展市场份额,这同时也有助于品牌建设。
厄尔尼诺+黑海协议引发市场动荡 转基因技术为粮食安全添砖加瓦
在不同的时期,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不同,行业发展方向也应做出调整,在新时代,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提升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这要求粮食企业加强产业链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
核污染水排海引发水产行业危机 淡水养殖蕴含商机
当前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占比较低,常年处于3%左右。相反,化妆品/护肤品进口份额较大,该事件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众多品牌,从今年5月份开始,日本进口的化妆品出现了显著下降。具体来说,6月份的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8.4%,7月份的进口金额更是大幅下滑了30%。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化妆品/护肤品、淡水养殖等行业将迎来商机。
一号文件出台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加码 玉米、大豆发展前景广阔
日前,通用型生物育种平台博瑞迪与阿里云达成合作协议,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农业领域的高通量、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智慧育种平台,这次合作将助推我国动植物生物育种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生物育种行业要想破除“卡脖子”的状况,还需要更多跨界者和资本的支持,才能合力打好“翻身仗”。
众多农业保险公司转型 巨灾保险体系将逐步完善 承保主体也将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保险发展高度重视,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不断扩围增品提标,与农业价格支持、农业直接补贴等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工具相比,农业保险是发展速度最快、财政补贴增长最快、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的政策工具,预计未来农业保险将会成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核心工具。
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相关政策鼓励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提到,至21年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普洱茶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未来将乘政策“东风”加速数智化转型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普洱茶市场规模已超2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11亿元,2022-2026年间CAGR为11.7%。其中,2022年普洱熟茶市场规模为55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27.5%,普洱生茶市场规模为145亿元,同比增长7.4%,占比72.5%,预计普洱熟茶市场有望成为普洱茶市场未来主要增长动力
我国宠物行业生态基本成型 宠物食品消费规模增长迅速
从宠物消费结构看,宠物食品消费是养宠的主要支出,2022年宠物食品消费支出占比高达50.7%,其中主粮和零食分别占宠物行业整体的35.3%和13.3%。
脱水蔬菜产量逐年上升,品种日渐丰富 我国已成全球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
随着人们对脱水蔬菜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脱水蔬菜产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我国脱水蔬菜产量由2016年的28.9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49.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2%。
需求旺盛+优势众多掀起小龙虾养殖热潮 育种、养殖技术模式创新成行业提质关键
如今,小龙虾已成为大众夜宵和网红打卡的必备美食,消费市场十分火爆。截至2022年,我国约有4万多家小龙虾专业门店,小龙虾餐饮产值约为3122亿元,比上年增91.8亿元,同比增长3%。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前景广阔 新消费趋势下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量不断增加。2014-2021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由3370.09万吨增长至2021的4189.25万吨,7年间增量达819.1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2%。
蒸汽海鲜自助业态在下沉市场增势强劲,未来海鲜餐饮供应链链条缩短是必然趋势
行业地位方面,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来看,猪肉为主的猪牛羊肉等畜肉消费比重已从过去超60%降至50%以下,而水产品消费比重则从过去的23%提升至目前的30%左右。虽然消费结构转变较为缓慢,但随着消费水平提升、水产品营养和健康价值得到更多认知,以海鲜为代表的水产品消费潜力还会得到继续提升。
鲜花行业不断涌现出新的趋势和变化 可持续化和创意设计是行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为1086.8亿元,随着鲜花企业的业务不断拓宽以及鲜花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吸引了更多潜在消费者,未来,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有望继续扩大,预计2025年将达1644.1亿元。
我国已形成多个百亿级大蒜基地 金融科技赋能大蒜全链条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蒜产业发展迅猛,山东省已发展为全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大蒜产区,除了山东金乡、兰陵、莱芜的大蒜,中国的其他地区还有很多大蒜的繁育基地。例如:河南省的“杞县大蒜”已经形成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产量90多万吨,年交易量达200万吨,交易金额110亿元,被评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分析:破解“融资难”是行业首要诉求 产业链一体化是业内共同期待
从2020年至今,生猪已连续4年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及,但表述各不相同。2020年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2021年为“保护生猪基础产能”, 2022年为“稳定基础产能”,2023年则在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
我国鲜果行业新零售企业商业模式更加多元 发展潜力更大
鲜果即为生鲜水果,是指未经烹调、制造等深加工过程的植物果实。鲜果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在我国市场已经存在多年,其产业链庞大,横跨一二三级产业,覆盖种植、采后处理、流通分销、终端零售及物流五大环节,且整个鲜果的供应链也是围绕鲜果核心企业,从种子、树苗开始,经过培育,长成幼果及成熟果实,最后由销售网络把鲜果送到消费者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