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植发市场规模逐年上涨 透明化、专业化成行业发展关键词

        植发,又称毛发移植,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秃顶、脱发、发际线不美观等问题的美容外科手术,对植发对象具有以下三大类要求:后脑勺具备充足毛囊资源、具备正常头部血液循环条件、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

植发对象所具备的条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植发手术基本可分为六大步骤:毛囊检测、方案设计、毛囊提取、毛囊清理、分离培养、毛囊种植。

植发手术基本流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植发,同样也应用于眉毛、睫毛、胡须、鬓角等毛发的再造。根据不同项目,植发手术主要可分为七大类:头发种植、发际线调整、眉毛种植、睫毛种植、美人尖种植、胡须种植、鬓角种植等。

植发项目分类

类型

简介

适用人群

头发种植

以后枕部毛发为发源,将其移植到头发稀少或没有头发的部位,促使其在新的部位继续生长。

脱发、掉发的人群

发际线调整

植发医生依据消费者意愿、发际线状态、五官特征设计新的发际线,对毛发缺失的地方进行毛发种植,对毛发多余的地方进行毛囊破坏。

发际线过高或过低的人群

眉毛种植

根据消费者意愿设计出眉毛形态,包括眉毛长度、密度,将消费者后枕部毛发取出并种植于眉毛处的一种外科手术。

眉毛缺失、稀少的人群

睫毛种植

睫毛种植原理与眉毛种植一致,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提取后枕部毛囊单位,将毛囊移植至睫毛生长部位。

睫毛稀少、长度短的人群

美人尖种植

通过额头毛发生长线的重塑,满足消费者对美人尖的需求。

没有美人尖的人群

胡须种植

胡须种植对象为男性,以人体后枕部毛发为发源,根据消费者意愿、胡须生长现状设订新的胡须造型。

胡须稀少、对胡须形状不满意的消费者

鬓角种植

鬓角种植对象为男性,同样以人体后枕部毛发为发源。

无鬓角、鬓角有缺陷的人群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植发行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萌芽、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植发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植发机构不断加强自主研发,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植发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植发行业发展已能做到3D植发,可实现比传统植发技术发量多20%左右。

我国植发行业技术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脱发人群直线增加,人数已超2.51亿,即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存在脱发情况,男性为1.63亿,女性为0.88亿。其中,我国35岁以下脱发人群占比63.1%,发际线上移已成80、90后的普遍现象。

我国脱发人群性别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卫健委

        随着人们对植发的需求逐渐增加,消费力度不断增强,使得我国植发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植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2.7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2020年有望突破200亿元。

2016-2020年我国植发行业市场规模与同比增长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消费群体年龄分布来看,90后为我国植发市场的消费主力。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国电商渠道植发消费群体年龄分布中,90后占比57.4%,80后占比29.1%,70后占7.1%。

2019年中国电商渠道植发消费群体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市场竞争方面,由于我国植发行业缺乏市场监管、准入门槛低、促使竞争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1-9月,我国植发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为96家。

2010-2020年1-9月我国植发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

数据来源:企查查

        按行业主要参与者来看,目前我国植发行业可分为两大参与主体,三大竞争梯队。

        两大参与主体为:公立医院植发科、民营机构。其中民营机构市场份额达90%,公立医院植发科仅占10%。

我国植发行业主要参与主体类型

主体

优势

劣势

公立

公立医院植发科

安全性有保障,医生符合从业资格,价格较低。

就诊人数多,整体服务差。

民营

医美民营医院的植发科

服务态度好,医生资源充足。

非植发专科医院,专业性不强,价格偏高。

连锁型植发机构

服务态度好,连锁型机构规模较大,质量有一定的保证。

设立门槛更高,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

非全国连锁的地方植发机构

设立门槛低,运营灵活。

质量以及售后服务难以保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三大竞争梯队方面:连锁型植发机构覆盖范围广,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医美民营医院的植发科、公立医院植发科和部分性植发机构处于第二梯队;规模小的地方性机构与小型植发工作室处于第三梯队。

我国植发行业市场竞争梯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但由于行业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目前我国植发行业发展也存在着众多问题,乱象频发,如机构鱼龙混杂,在技术类型、技术水平、手术流程、无菌操作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医生人才暂缺,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不平衡等。

我国植发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展望未来,我国植发行业想要保持良性发展,植发透明化将成重要发展趋势。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技术研发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国植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hz)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植发产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