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1995年,这个时期我国开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并在1988年成立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试点推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二十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成立康复服务机构;全面发展阶段,从2005年至今,康复面持续扩大,康复数量稳定增长,同时康复质量获得有效提高。
自2016年以来,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我国人均康复费用在32元左右,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83亿元;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05亿元,同比增长20.93%;初步预计到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53亿元,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
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康复医疗企业注册量稳定上升,从3560家增长到8462家;2017年康复医疗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上升速度加快,到2019年企业注册量达到16530家,同比增长25%。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康复医疗相关企业有将近12万家,在业存续的企业近8万家。
从康复医院数量上来看,2011年,我国民营康复医院与公立康复医院数量分别为155家、146家,两者差距并不大。到2018年,公立康复医院数量为152家,占比仅为24%;民营康复医院数量快速上升,增至485家,占比达76%左右。
虽然康复医疗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康复医疗机构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康复医疗服务能力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国康复床位数虽然持续增长,但仍存在很大缺口。到2018年,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为25万张,较2017年增长3万张,同比增长13.64%。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市场主要需求群体规模庞大。2019年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76亿人;残疾人数量在8500万以上;慢性病发病人数为3亿人;根据数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适育年龄(20-35岁)女性将达到1.56亿人。
从康复患者人群分布来看,2018年,我国术后人群康复医疗市场规模最高,达到5800亿元,占比整体30%以上;其次是老年人群,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为4800亿元,占比28.4%;然后是慢性病人群,市场规模为3900亿元,占比23.08%;残疾人群康复医疗也不可小视,占比14.2%。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群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术后人群,达到7600亿元;慢性病人群、残疾人群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5500亿元、3500亿元。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的消费者群体主要包含术后患者群体、老年人群体、慢性病群体、残疾人群体、儿童康复群体以及产后康复群体等,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具有不同的康复医疗服务。
患者群体 |
针对性服务 |
内容 |
术后患者群体 |
术后康复、获益明显 |
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是开始,康复对于术后的功能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手术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手术创伤恢复。术后康复患者主要来自于心内科、骨科、神经科、产科等,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引起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不全、肺不张,关节置换术后引起的静脉血栓栓塞等;以在关节周围实施截骨矫形术为例,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会造成关节粘连、僵硬等不良后果。 |
老年人群体 |
主流群体、刚性需求 |
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加强老年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8.1%,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已迫在眉睫。按照现有增长趋势估算,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占比将高达34.9%,这意味着未来老龄相关性疾病的患者群体规模将大幅增加,如神经、骨科、心血管疾病等,如将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群体也纳入其中,中国老年群体将成为康复医疗市场的主流群体之一。 |
慢性病群体 |
发病人数多、病程长 |
中国慢性病群体规模约3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慢性病人群数量不断攀升,患者逐渐呈现年轻化、普遍化的特点。我国居民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具有病程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据《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2012-2015)》,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慢性病防治除了关口前移,推动全面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还要加强康复理念的咨询指导和科普宣传,注重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 |
残疾人群体 |
政府支持和投入带动康复发展 |
2019年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及残疾儿童达1043.0万,其中肢体残疾人553.6万、精神残疾人161.5万、视力残疾人112.2万、智力残疾人82.3万、听力残疾人73.1万、多重残疾人46.8万、言语残疾人4.4万。2019年12月,中国残联、民政部、卫健委联合印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标准》,《标准》提出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要求各级残联部门组织残疾人主动参与社区康复活动,推进社区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也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需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康复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康复机构在准入、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非营利组织的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执行相同的政策。政府及全国各级残联组织对残疾人康复事业的持续支持与投入,将会进一步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使其充分的参与到社会发展生活中。 |
儿童康复群体 |
政府设立救助基金 |
中国0-15岁之间的儿童有康复需求者约3,000万。儿童处于生理发育的早期,各器官系统可塑性极强,康复能使他们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或恢复,其他机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且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帮助儿童获得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于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意见明确为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设立专门的儿童救助资金,这一系列举措都将进一步推动儿童康复市场向前发展。 |
产后康复群体 |
进入“产后康复”时代 |
2020年中国适育年龄(20-35岁)女性将达到1.56亿人,科学的产后康复对于帮助女性恢复身体机能、持续母乳喂养具有重要作用。以专门针对女性产后心理和生理变化进行主动、系统的康复指导和训练为主的产后康复,已成为产科医院、月子中心的核心服务内容。中国生育女性的产康观念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坐月子”进入到“产后康复”时代,产后康复服务市场正在进入井喷式增长阶段。 |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投资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