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批签发量持续增长 市场需求增加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血液制品指血浆中的起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类。血液制品因其特殊性,在临床急救、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血液制品临床适应症

种类

生物学功能

常用品种

临床适应症

白蛋白

调节血浆渗透压、运输、解毒和营养供给

人血白蛋白

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免疫球蛋白

中和外毒素、阻断病毒、细菌粘附、清除病原微生物

人免疫球蛋白

用于常见病毒感染的被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麻疹和病毒性肝炎。若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疗效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乙肝人免疫球蛋白

主要用于乙型肝炎预防。适用于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2)与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者。3)意外感染的人群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主要用于被狂犬或其他携带狂犬病毒动物咬伤、抓伤患者的被动免疫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尤其适用于对破伤风抗毒素(TAT)有过敏反应者

凝血因子

参与凝血过程

人凝血因子Ⅷ

本品对缺乏人凝血因子Ⅷ所致的凝血机能障碍具有纠正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病人的手术出血治疗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症包括:凝血因子Ⅱ、Ⅶ、Ⅸ 缺乏症包括乙型血友病;抗凝剂过量、维生素K缺乏症;因肝病导致的凝血机制紊乱;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可在肝素化后应用;各种原因所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拟作外科手术患者,但对凝血因子缺乏者可能无效;治疗已产生因子抑制物的甲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症状;逆转香豆素类抗凝剂诱导的出血。

人纤维蛋白原

适用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大出血和因大手术、外伤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血液制品的上游为血浆,血浆的采集数量和国内单采血浆站数量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基础建设建设逐步加强,单采血浆站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单采血浆站数量达到253个。

2013-2018年中国单采血浆站数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7年以来,我国血制品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后,生产企业放缓对采浆的投入力度,采浆量增速逐年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采浆量为8636吨,同比增长7.5%,2019年预计采浆量约9100吨,同比增速仅5.8%。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采浆工作停滞,供应减少但需求持续增加,血制品将持续呈现供不应求格局。

2013-2019年中国采浆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卫健委

        我国血液制品批签发总量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行业整体稳健,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静丙等血制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血制品的认知有极大提升,血液制品市场前景广阔。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血制品批签发数量为8827万瓶,同比增长13%;截至2020年Q1,国内共批签发血制品2780.10万瓶,同比增长59.16%,其中2月批签发1295.59万瓶。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整体批签发高速增长,疫情催升短期需求,静丙批签发翻倍增长,除乙免外其他血制品亦有不同程度较高涨幅。

2011-2020年Q1我国血液制品批签发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检所

2019年-2020年3月我国血液制品月度批签发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检所

        目前仍然是人血白蛋白和静丙占据血制品主要市场。2020年Q1我国白蛋白批签发1649.01万瓶,占比59.31%,位居首位;静丙、狂免批签发485.66万瓶、256.41万瓶,占比分别为17.47%、9.22%,位列二、三名。

2020年Q1我国各品种血制品批签发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检所

2020年Q1我国各品种血制品批签发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检所

        本次疫情抗击中,静丙成为指导用药,近年来静丙批签发数量稳中有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数量为1158万瓶,同比增长9%。2020年Q1静丙合计批签发485.66万瓶,同比增长101.48%,其中上海莱士、天坛生物、泰邦生物各批签发81.39万瓶、80.69万瓶、74.34万瓶,分别占比16.76%、16.62%、15.31%。随着静丙在疫情中的广泛应用,将会对医生认知起到促进提升作用,利于对静丙的临床价值进一步被发掘,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的驱动力。

2014-2020年Q1我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检所

2020年Q1我国各生产企业静丙批签发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检所(CT)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