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及国内庞大的需求下,我国中药材产量也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木本药材产量约为319.60万吨,同比增长14.22%;到2018年产量约为351.2万吨,同比增长10%。
种植面积也呈现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45万亩,到2018年达到了5406万亩左右。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云南、吉林、辽宁、河北、宁夏、甘肃、湖北、安徽、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市,其中云南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达到794万亩;从药物种类来看,三七、重楼、砂仁等16个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最大,其种植面积共计突破10万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中药材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销售市场方面,受国内外需求的增长,我国中药材类药品流通销售额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材类药品流通销售额在614.85亿元左右,预计未来,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中药材需求量将保持增长。目前,我国中药材行业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方式:药厂、流通批发市场、零售、互联网销售。
出口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中国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8.3%;出口金额为119.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8.8%。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亚洲地区为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主要出口市场,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其出口量占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量的83.17%。具体来看,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越南等是我国主要出口的目的地。
根据《2019年中药材行业蓝皮书(前三季度)》显示,到2020年,未来的政策环境会进一步升级,扶持不会离场,但管控会进一步的严格,未来将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赛道。同时在国民健康理念发展和主要受众人群的持续扩增的背景下,中医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作为其上游市场的中药材也有着广阔需求空间。由此可见,未来我国中药材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根据预测分析,预计到2024年,我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我国中药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医药行业逐步崛起 |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分析认为,国家十分重视中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未来,借助国家政策的优势与支持,中药产业将会高速发展。 |
中药产业监管严格化、规范化成为大势所趋 |
随着中药产品在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中药产业也成为国家重点监管产业之一。当下中药市场曾曝出过知名药企药材质量不合格、药品成分掺假、药材物价哄抬、用药不谨慎致人受伤等负面问题,中药产业监管严格化、规范化已是大势所趋。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再到中药产品流通,各个环节必将面临严格的监管,一旦相关方触碰监管红线,整个产业发展或将受到影响。 |
中药品牌延伸,药材后市场发展繁荣 |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中药传统用法在新中药时代得以回归和升级,也赢得国人重新重视的目光。在这—背景下,品牌中药正在迅速崛起。品牌中药企业在中医药领域长期发展,收获众多消费者的认同从而积累了品牌资产,进而试图借助品牌认同力驱动品牌横向跨越发展,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中药巨头企业积极布局中药日化用品、草本化妆品等药材后市场领域,利用品牌声誉带动衍生品的发展,并取得很大的成功。 |
“中草药+”新模式 |
近年来,有些企业和乡镇开始探索中草药+旅游、中草药+种植园观光、中草药+养生体验、中草药+文化科普、中草药+购物等多种经营模式,把中草药种植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保健旅游、药材科普、中医养生体验、中医保健产品开发、中医文化宣传等融为一体,将中药材种植园发展建设成中医药旅游生态园。 |
中药产业链上、中、下游正在不断完善 |
中国中药产业链上、中、下游正在不断完善。下游方面,药企、药店等纷纷拓展网上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覆盖人群;中游方面,中药加工产品正向着深加工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而上游方面,药材育种、种植模式变革、技术服务等因素对中药材种植的影响至关重要。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