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中国口腔医疗行业上中下游市场情况分析

        口腔医疗行业是指以口腔医疗消费为基础,集合了口腔医疗服务、职业牙医教育培训、口腔医疗器材研究开发生产、市场策划、宣传、投资、经营、管理等于一体的医疗产业链。由于口腔疾病的特点,口腔医疗产业在具有一般医疗产业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

口腔医疗设备及材料进口情况


信息来源:互联网

        随着政府对口腔医疗行业开放,开业医生的门槛越来越低。口腔医疗行业的创业者,有了更多施展自己能力与想法的机会。而口腔医疗行业,当前的口腔医疗环境,造就了很多中小型的口腔医疗机构同质化相当严重!而口腔医疗本身的行业属性,就是要精益求精,精细化管理,所以趋向专科化的口腔医疗发展方向,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因为很多的单病种,只有专科化,才能够做的更加专业,才能够解决医疗本质的需求!

        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已接近千亿,2018年融资项目数量及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加持下,行业正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青桐资本剖析了口腔医疗全产业链的现状,直击2019年上中下游的新机遇,希望带给大家关于口腔医疗赛道的完整认知和思考。

        第一,口腔医疗市场步入黄金时代

        我国口腔医疗市场快速增长,潜在需求被逐渐激发,行业发展已步入了黄金时代。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口腔医疗市场规模已增长至900亿元,对比2008年200亿元,十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18%。2018年的市场规模数据至今尚未披露,根据近些年行业表现,我们推测仍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态势。

2008-2017年我国口腔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卫生局

        在口腔医疗市场快速增长的趋势下,行业依然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前瞻产业院数据统计,我国口腔疾病患者有6.78亿人,但接受过口腔治疗的仅有0.32亿人,市场潜在的需求旺盛。

        第二,2018年融资创历史最高


        青桐资本统计了2012年-2018年共42起口腔医疗项目融资事件。我们发现2015年是口腔医疗市场资本化的分水岭,此前仅有2个项目获得融资,但从2015年后资本入场意愿迅速提升,融资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获得融资的项目有15家,为历史最多。

口腔医院行业融资情况
 

信息来源:卫生局

        这42起项目,从融资轮次来看,目前73.8%的项目都集中在A轮及以前,市场整体投资还处在偏早期阶段;但从融资金额,我们观察到资本正在口腔医疗赛道加大布局力度,在2018年已披露的15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

        第三,种植和正畸是核心业务

        口腔医疗的服务可细分为种植、正畸和口腔外科等,其中正畸和种植是核心业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牙齿种植诊疗占比40%,正畸占比29.8%,两者合计占比达70%以上,被喻为口腔医疗市场的“金矿”。

口腔医疗就诊患者治疗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卫生局

        口腔医疗产业链涵盖三大部分:上游主要以口腔设备和耗材为主,中游包括传统的各级分销商、新兴的口腔信息化软件和平台,下游是口腔医疗服务机构。

我国口腔医疗行业产业链结构


信息来源:互联网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口腔医疗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上游:本土品牌发力高值设备及耗材

        种植和正畸业务不仅占比高,而且市场增速快。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近十年间我国种植牙市场增速超过28%,正畸增速超过60%,成为口腔医疗行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口腔医疗产业链上游产品可分为设备和耗材两大类,除口腔CT、口内扫描仪、高端正畸托槽等需要进口外,绝大多数器械都为国产。

        由于低值耗材生产厂家众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且各自细分领域规模不大。青桐资本将重点围绕种牙和正畸领域的高值设备和耗材进行分析,例如CBCT(锥形束CT)、口扫、正畸产品等。这些领域目前均以进口品牌为主导,但本土品牌已开始切入并形成替代。

口腔医疗产业链上游设备及耗材一览表


信息来源:卫生局

        1、CBCT市场逐步打破国外垄断

        口腔医疗市场快速发展,助推了CBCT销量迅速增长。与传统口腔CT相比,CBCT价格低、成像清晰且有助于病患观察,从而被应用到牙科几乎所有的服务中。

国内外主要CBCT品牌及简介


信息来源:卫生局

        随着本土品牌逐步上市,国内CBCT市场正呈现出分层的特点。我们观察到一线城市口腔机构、公立医院等高端市场基本以进口CBCT品牌为主,这些国外品牌单价约为150万元,小型医院和私人诊所很难承担。

        本土品牌则瞄准机会,以性价比策略主攻中低端市场,单台设备价格仅为30-50万元,在二三线城市、私人口腔诊所等机构快速渗透。国产CBCT集中获批后,市场销售量开始迅速提升。2014年开始,短短4年内从917台快速增加到3000余台,使CBCT被更广泛地应用到口腔诊疗中。

2009-2017年国内CBCT销售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卫生局

        2、国产口扫尚处在研发阶段

        口内扫描仪(简称“口扫”)主要用来帮助牙医在三维空间内捕捉牙体信息,被视为数字化医疗的基础。

        与CBCT的情况类似,我国口内扫描仪市场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垄断,Sirona、3Shape等品牌主导市场格局。直到2017年首款国产口扫才正式上市,目前大部分国产口扫还处于研发制造阶段。

        3、隐形正畸产品正在兴起

        正畸矫正器的市场需求增长,得益于口腔医疗正畸业务的迅速发展。在各类耗材中,正畸托槽是最主要的正畸产品,隐形矫正器作为新秀开始崭露头角。

        在市场表现方面,高端正畸产品依然是外资企业占据主导,主要有美奥、3M、Ormco等品牌。但国内企业在隐形矫正器市场取得先发优势,国产品牌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其中的代表有时代天使等。

        对比其他正畸方式,隐形矫正器市场正在快速形成。其美观性及治疗效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用户。目前隐形矫正器在正畸市场份额占15%,随着正畸市场的发展,其市场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口腔医疗产业链中游由传统各级分销商、新兴口腔数字化软件和平台服务商组成。青桐资本将着重分析新兴的两类业态:一类是口腔数字化软件,另一类是口腔信息平台。

        中游:国内口腔数字化平台快速崛起

        口腔数字化软件是根据用户的口腔结构,搜集用户牙颌数据,并进行建模分析,从而得出模拟的治疗或矫正方案。得益于CBCT和口扫等设备的快速普及,口腔数字化应用也更加广泛,其中口腔正畸、牙齿种植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最为紧密,也极大地提升了治疗的效率和精确度。它的出现被视为口腔医疗从二维到三维诊断的飞跃。

        长期以来,国内几乎没有口腔数字化治疗方案,高端口腔数字化技术及产品一直被3 Shape等欧美企业垄断。但近些年,国内口腔数字化平台正在快速崛起,以种植和正畸服务为突破口,研发口腔数字化诊疗方案。以该美生物为例,其研发的种植和正畸软件均通过FDA/CE认证,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口腔医疗数字化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也酝酿着新的行业发展机会。首先,数字化在牙齿种植、正畸、修复等领域应用,从传统几十道繁琐工序变成一步到位,让口腔医疗更加安全、高效和精准。其次,数字化设计的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将推动远程诊疗、互联网医疗等新型产业。此外,口腔医疗数字化将推动建立诊疗数据库,让医生全面整合患者资料,让诊断结果更趋精确,为个性化口腔医疗提供了可能。

        第二类口腔信息平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口腔诊所提供的Saas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患者管理、电子处方、库存管理、财务收支统计等,帮助诊所进行标准化管理、数据决策和销售营销。

口腔医疗Saas软件品牌及功能


信息来源:卫生局

        传统口腔软件管理系统主要应用在大型口腔医院,服务商根据医院需求进行个性化功能开发,搭建服务器、软件运行平台,并安排专人进行后期维护。传统管理软件定制及维护费用过高,中小型口腔诊所通常难以承担。但随着私人口腔诊所数量快速增加,口腔诊所连锁化、规模化的趋势凸显,口腔Saas软件服务商将市场机会主要瞄准连锁口腔医院和私人口腔诊所,为其提供口腔医疗常用功能的标准化软件,使中小型口腔诊所初步实现数据化管理。

        另一种是服务口腔医师和患者的信息平台。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医疗信息平台往往应用于大型医院,提供各综合科室的预约、咨询等服务。而这类新兴口腔信息平台通过邀请口腔医院、连锁机构、私人诊所的医师入驻,为患者提供就诊挂号、医师预约、病情咨询和追踪管理等服务。

        下游:民营口腔医院呈区域性、连锁化

        产业链下游集中在口腔医疗机构,主要分为三类:综合型医院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民营口腔诊所。据卫健委数据,从就诊人数看,综合型医院口腔科就诊人数最多,占比达50%;从机构数量看,口腔诊所数量多达6.5万家,占比78%,且机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三种类型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及人数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卫生局

        在口腔诊所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口腔诊所连锁化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资本市场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在口腔连锁机构在拿到融资后,几乎都开始了快速扩展,以尽快抢占市场。从我国连锁口腔诊所的分布情况来看,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性连锁口腔医院通过快速拥抱资本市场,正加大区域内主要城市的布局力度。如通策医疗自营业务集中在浙江省内,友睦口腔业务主要覆盖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等主要城市。

        在经过跑马圈地的激烈竞争后,尚没有出现全国性的龙头口腔连锁机构。而且,资本市场对口腔连锁全国性扩张的做法持保守态度,最主要看到了其背后的专业牙医资源不足。从宏观视角来看,我国口腔医疗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就医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潜在需求旺盛,尤其是中老年人牙科种植需求广阔,市场有望搭乘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快车进入高速增长的区间。

        切入到产业链细分环节,本土品牌在上游CBCT设备和隐形矫正器市场初具规模,国产口扫也呼之欲出。中游口腔数字化治疗方案已迎头赶上,酝酿着全新的发展和投资机会。下游民营口腔医院连锁化成为趋势,行业呈现竞争加剧的格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