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医药商业行业发展现状: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是主要发展趋势

        医药商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主要负责药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是专门从事医药商品经营活动的独立的经济部门,它将工厂生产出来的医药商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等,通过购进、销售、调拨、储运等经营活动,供应给医疗单位、消费者,完成医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

        作为医药行业的重要子行业,医药商业主要负责药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是专门从事医药商品经营活动的独立的经济部门,它将工厂生产出来的医药商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等,通过购进、销售、调拨、储运等经营活动,供应给医疗单位、消费者,完成医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医药商业经历了“完全的计划经济”、“计划市场经济兼有”、“市场经济”三种经济体制下的变革,市场格局由垄断向开放竞争转变,市场活力得以释放,市场供应的产品和服务也日益丰富。

        目前,在新医改加速推进以及居民卫生费用支出增加下,医药商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2013-2018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药监局

        从销售品类来看,西药类占据药品流通市场的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3.2%;中成药类销售额占比也达到两位数,为15.0%,仅次于西药类;其他医药商品销售额比重则不高,均在5%以下。

2017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品类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药监局

        可见,药品依旧是医药商业领域最重要的商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等比重相对较少。正因此,近年来药品零售市场发展也要稍好于行业整体。2017年我国药品零售市场400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8%,增速高出全行业0.4个百分点。

2013-2018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药监局

        这得益于庞大的连锁门店,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5409家,下辖门店229224家,零售单体药店224514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53738家。

2013-2018年中国药品零售连锁门店数量

数据来源:药监局

2006-2017年我国药品零售药店连锁率变化

数据来源:药监局

        除了药品零售市场,我国医药物流配送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417家医药物流直报企业共拥有1115个物流中心,仓库面积约1065万平方米;仓库存储标准托盘货位数约435万个,托盘数量318万个;拥有专业运输车辆17714辆。

        另外,医药电商也逐渐起步。2017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达736亿元(不含A证),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3.7%。其中,B2B业务销售额693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94.1%;B2C业务销售额44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9%。

2017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销售额分业务情况

数据来源:药监局

        医药商业趋势:集中度将提升

        首先,在政策推动下,医药商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商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低,导致行业整体竞争力薄弱。为此,政府正出台相应政策促进集中度提升,如2016年12月,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网络覆盖全国、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药品分销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分销市场总额90%以上。

        其次,医药商业朝向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医药商业企业正不断加大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先的医药物流企业已广泛采用先进物流设备和管理软件及管理手段。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现代医药物流已成为医药商业最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第三,供应链扁平化趋势显著。随着“两票制”的落地,药厂、医药物流企业、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往层级配送的药品流通形式和管理体系,已经不符合政策需求和市场导向,医药供应链管理的扁平化将成新的趋势。

        最后,医药电商严监管趋势不改。尽管国家政府明确支持“互联网+药品流通”“网订店送、网订店取”等创新模式,但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的监管并未放松,医药电商企业面临的不再是拿证时一次性考察,而是事中、事后的监管措施,真正的全程管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