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方向:未来国产化学发光类产品替是主要趋势

        1、全球体外诊断行业状况

        体外诊断行业是保证人类健康的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在各种新技术迅速发展以及大部分国家医疗保障政策逐渐完善的大环境下,体外诊断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医疗市场最活跃并且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增长平稳,2016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到了604.94亿美元,预计2016年到2021年,将以4%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平稳增长,到2021年预计可以达到723.12亿美元。慢性病、传染病发病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体外诊断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都是驱动体外诊断市场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产品细分来看,目前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包括仪器与试剂)主要由生化诊断、免疫诊断、血液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分子诊断、凝血类诊断、即时诊断(POCT)等构成,其中免疫诊断和即时诊断(POCT)市场占比均超过25%,占比较高,生化诊断市场占比约为13%,位列第三。

2016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品种分类


数据来源:卫生局

        从地区分布来看,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分布并不均衡,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占据着体外诊断市场的主要份额。截至2016年末,北美占有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份额为44.00%,西欧为21.08%,日本为9.00%,合计占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74.08%。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市场已进入相对稳定的成熟阶段,其增长已呈现放缓态势。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体外诊断作为新兴产业呈现出基数小、增速高的特点,预计以中国、印度、拉美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中,体外诊断市场增速将会保持在15-20%左右,其中中国体外诊断市场2016年至2021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5%。未来,中国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快速增长的经济背景下,将会成为体外诊断产业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

2016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卫生局

        2、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状况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历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引进阶段

        解放初期,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长期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临床诊断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检验界仍沿用20世纪50年代的方法,由检验科人员自行配制各种所需试剂;随后我国开始引进一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形成临床诊断产品产业化的雏形,但此时试剂往往处于实验室生产阶段,没有成型的生产和销售组织过程,产品也无外包装和完整的说明书。

        第二阶段:自主生产、规范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体外诊断产品逐渐进入了产业化进程。在此期间,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进入中国,涌现了一大批生产体外诊断产品的厂家,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生产生化试剂和免疫试剂的厂家众多,市场竞争激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体外诊断产品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

        然而,由于体外诊断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厂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异常混乱。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对免疫类诊断试剂市场进行清理,取缔无生产批准文号的厂家,并吊销产品质量长期不合格企业的生产批准文号,使得无序的恶性市场竞争行为逐步得到了遏制,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市场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期。

        第三阶段:行业快速成长阶段

        目前,我国的体外诊断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项目上如免疫诊断试剂中的传染病、肿瘤等系列,生化诊断试剂中的酶类、脂类、肝功能、血糖、尿检等系列,基因检测中的PCR技术系列的生产技术均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药监局监管政策在此期间经历了两次较大调整,第一次是2002年将很多体外诊断试剂划为药品管理并且要求2005年12月31日前必须通过GMP认证;第二次是2007年,将绝大多数体外诊断试剂品种划归医疗器械管理,并就注册、生产质量管理出台了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在两次政策调整过程后,我国体外诊断企业纷纷提高产品质量,国内体外诊断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体外诊断产品是医疗领域用来诊断、监测、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其检测原理或方法涉及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且产品品种繁多,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复合材料等多个技术领域。近年来,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作为继信息产业后的又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体外诊断产业作为其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在我国更是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2016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预计2016-2021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将保持15%的年均增速,到2021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近40亿美元。

        尽管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预计年均增速较大,目前我国仍然是体外诊断试剂人均消费最低的国家之一。2016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与同期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相比,仅占全球市场3.31%的份额,但我国人口占到全球人口的20%左右。潜在人均消费能力决定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免疫诊断试剂近年来发展很快,预计到2019年,将占我国整个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市场份额的30%,而发展较为成熟的生化诊断试剂依然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预计将占有2019年23%的市场份额,免疫诊断试剂及生化诊断试剂是我国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中最重要的两类产品。此外,血液学检测试剂的市场份额将占到16%,分子诊断试剂的市场份额将占到13%。

        然而,我国的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与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我国分子诊断试剂产品的种类比较单一,与美国分子诊断市场上的700多个品种相比差距较大。

2014我国体外诊断试剂主要品种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卫生局

        2014年,我国免疫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达6.79亿美元,按照保守增速计算,到2024年我国免疫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2.52亿美元;2014年,我国生化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达5.26亿美元,按照保守增速计算,到2024年我国生化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67亿美元。

2014-2024年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KaloramaInformation《IVDinChina》

2014-2024年我国生化诊断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KaloramaInformation《IVDinChina》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生活品质改善、健康意识提高、医疗品质提升与技术进步等种种因素,近年来体外诊断行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不仅检验的范围日益扩大,所运用的分析技术亦多样化,体外诊断行业在试剂、仪器及系统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少进展。

        在国家对医疗健康事业不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我国县级医院发展加快,物美价廉的产品将受重视,同时三级医院对高端诊断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国内企业致力于开发本土化的体外诊断产品,以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未来体外诊断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将是突破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在临床检验设备、试剂等方面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体外诊断产品在高端市场上的国产化率。

        A、免疫诊断领域免疫诊断产品已经成为整个体外诊断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市场份额最大的诊断技术领域,其应用范围也正在扩大,针对肿瘤、内分泌、肝纤维化、心脑血管及感染性疾病的免疫诊断产品将会成为体外诊断产业的增长点。化学发光诊断产品是免疫诊断产品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目前化学发光诊断产品主要来自于国外,检测成本较高,国产化学发光类产品替代进口是必然趋势。

        B、体外诊断仪器目前我国从事体外诊断产业的企业主要为试剂厂商。由于多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应用时需要与体外诊断仪器配套使用,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实力,国内少数领先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诊断仪器。国家政策重点鼓励与发展高端体外诊断仪器的国产化替代,以期大幅度地降低我国临床诊断收费。

        行业需求分析体外诊断产品可用于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疾病控制中心、计划生育指导站、血库、血液中心、诊所、家庭等。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疾病预防及健康监测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强,我国医疗市场中的诊断部分已经得到普遍重视,体外诊断产品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

        从医疗机构数量来看,截至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394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34个。其中:医院29,1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327个,乡镇卫生院36,79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866个。与上年同期比较,医院增加1,55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6个,乡镇卫生院减少2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7,061个。

2005年-2016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人口结构来看,2016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8,271万人。全国人口中的青少年毕业体检、入学体检、成年人求职应聘体检,以及中老年人健康体检等都需要大量使用体外诊断产品,这些人中即使检测人数只占总人口的10%,年检测次数为1次,那么每年受检人数都高达约1.38亿人次左右。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体外诊断产品使用量较大的主要为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以及各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及核心专科医院,未来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普及,其他城市和其他种类医疗机构的受检人群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人均年检测数量也有逐渐提高的趋势。随着居民健康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及医疗观念由治疗向预防转变,体外诊断产品前景将更为广阔。

        3、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国内体外诊断市场需求巨大,进入该行业面临技术、人才与资金等多种壁垒。目前我国体外诊断市场集中度不高,行业内还存在大量中小型规模企业,随着国家对行业准入和产品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国外领先企业对我国市场开拓的重视,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企业将逐渐退出,技术创新能力强、生产规模大的优势企业则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以及更高的利润水平。

        体外诊断行业的高技术特点决定了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高,尤其是行业内核心企业凭借其所拥有的技术、规模、产品品质及品牌优势,能够获得更高的溢价,同时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的新产品因产品复杂,竞争厂家少,可以通过高价格获得更高收益,充分体现了行业内领先企业在产业中的主动地位。报告期内,同行业部分上市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水平如下: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定期报告

        4、上游产业对体外诊断行业的影响

        体外诊断产品上游主要是一些活性原料(抗体、抗原等)、化学类原料(无机盐、化合物、底物等)、辅助材料和仪器类材料等。其中较为普遍的一般原材料如化学类原料和辅助材料等价格不高,生产技术也比较成熟,很多企业都能够提供;核心原材料如抗原、抗体等的开发,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技术掌握和革新难度大、质量控制要求高,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现在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厂家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部分品种,体外诊断试剂的核心原材料长时间依赖进口的格局逐步被打破。随着公司对核心原材料技术研发的不断投入,公司核心原材料自给率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了公司整体竞争能力。

        5、下游产业对体外诊断行业的影响

        体外诊断产品的消费需求来自医学临床检验、血液筛查等,其中各类医学临床检验是体外诊断产品最主要的消费领域,包括数量庞大的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生育指导站等。近年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不断增加,前述卫生医疗机构作为体外诊断产品流通的主要终端,其数量直接影响到体外诊断产品的使用量。血液筛查作为体外诊断产品的另一重要需求终端主要包括各类血站和血液制品厂家等,根据中国输血协会的统计,我国每年献血约900万人次,采血量约1,000万袋,这些血液均须进行多项检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对医疗保健的支出也相应增加,体外诊断产品作为不可重复使用的医疗消费品,其市场需求具有持续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目前我国近百个IND干细胞创新药中,据我们结合医药魔方数据不完全统计,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约3项,II 期临床试验约10项,适应症涉及关节、肺及呼吸疾病、抗宿主病、肝衰竭肝硬化、肛肠、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血液制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其临床刚需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且出口常态化发展,未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仍将持续高景气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人血白蛋白是国内血液制品中最大的销售品种,也是唯一可以允许进口的血液制品;而重组类凝血因子产品则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超过 30%)。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处于成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预计2031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七千亿元。另外,国内医美也步入激烈的竞争和淘汰赛阶段,大型连锁品牌医美机构优势显著,预计连锁化将成为趋势。未来机构正规化、正规专业医生需求扩大化、经营产品合法化等因素将促进合规医美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

2025年02月08日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5年01月23日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自2018年年末4+7城市试点启动以来,化药注射剂的国采便成为市场焦点。随着越来越多产品通过评价或视同通过评价,化药注射剂从第五批国采开始进入井喷期,2018-2022年间已有超120个产品纳入集采名单。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有所受阻,但2021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市场规模达6063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8110亿元,同比增长28.3%,行业市场规模实现较快速度增长。2024年上半年达到4582亿元。

2024年11月27日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成功率(占比85.5%)、服务水平(占比46.1%)和价格(占比33.4%)是患者治疗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而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55.7%),其次是成功率(占比48.9%)和心理负担(占比41.1%)。

2024年11月06日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MRB和ResearchandMarkets,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使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市场的扩展,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332亿美元,2018-2022年CAGR为7.35%,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57亿美元,CAGR达6.60%。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