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化疗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

        化疗药物是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化疗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这些药物能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分类方法

序号

内容

1

根据药物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癌抗生素、植物类、激素类和杂类等。

2

根据药物对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的不同分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3

根据疗效机理分为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本身的药物和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或内分泌系统等间接起效,如扶正中药、免疫刺激剂、激素等。

信息来源:互联网

        一般将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时相非特异性药物两类药物合称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包括传统分类中的多数烷化剂及抗癌抗生素;而将第三类药物称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包括传统分类中的大部分抗代谢和植物抗癌药。

化疗药物种类

名称

内容

烷化剂

烷化剂直接作用于DNA上,防止癌细胞再生。此类药物对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具有疗效。

抗代谢药

抗代谢药干扰DNARNA的合成,用于治疗慢性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3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抗生素通过抑制酶的作用和有丝分裂或改变细胞膜来干扰DNA。抗肿瘤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广泛用于对癌症的治疗。

植物类抗癌药

植物类抗癌药都是植物碱和天然产品,它们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或酶的作用,从而防止细胞再生必需的蛋白质合成。植物类抗癌药常与其它抗癌药合用于多种癌瘤的治疗。

激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治疗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癌症。当激素用于杀死癌细胞或减缓癌细胞生长时,可以把它们看成化疗药物。性激素用于减缓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生长。它包括雌激素、抗雌激素、黄体酮和男性激素。性激素的作用方式不同于细胞毒素药物,属于特殊的化疗范畴。

免疫制剂

免疫制剂可以刺激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统更有效地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它们属于特殊的化疗范畴。


信息来源:互联网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后,多项医药产业政策相继出台。无论从医政、药政方面,还是从企业竞争来看,2017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上半年各地医院陆续取消药品加成,代表备案、医院控费、两票制等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对药品推广的影响在下半年已经初现,并将持续到2018年。届时,国内药企势将迎来“变革年”。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化药市场达1.05万亿元,其中TOP50化药市场规模超过了3500亿元。预测2018年TOP50品类用药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在国家公立医院控费政策和按病种付费的趋势下,其增长的步伐将有所放缓。

        2017版新《医保目录》出台后,随着人社部与相关企业的价格谈判,36个临床需要的药品成功进入《医保目录》,从而带动了医院用药金额的增长,在推行 “两票制”、规范医药代表学术推广活动及加大医院控费后,抵销了医院用药金额的增长,从而保持了药品市场的稳健发展。

        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TOP50药物与上一年有所不同,门槛提升了近10%,预计入围规模从上一年的5.6亿元提高到6亿元。重点城市公立医院TOP50品种用药总金额达到500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8.58%。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肿瘤药物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规划趋势

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TOP50用药市场
数据来源:药监局

        随着国家卫计委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落实,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提出了管理措施,强化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的要求,抗生素从2010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已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逐渐进入常态化。

        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TOP50药物中,抗感染类药物居于首位,用药金额为89.08亿元,占据TOP50药物市场的17.81%,同比上一年增长了9.92%。其中受严格管控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的增长率为7.66%、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增长率为4.69%,左氧氟沙星同比下降了2.7%,预计2018年抗感染类药物仍是稳中有降的品种。

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TOP50)抗感染用药市场
数据来源:药监局

        随着生物抗体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上市,抗肿瘤药市场已从预热期转入升温期。数据显示,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用药TOP50品种中,抗肿瘤类药物是仅次于抗感染类之后第2位的品类,用药金额为87.10亿元,占据TOP50药物市场的17.42%,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1.27%。

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TOP50)抗肿瘤用药市场
数据来源:药监局

        心血管药物主要由降压、调脂、抗血小板凝聚和心脏病用药等组成。数据显示,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TOP50药物中,心血管药物是居第3位的品类,销售额为86.73亿元,占据TOP50药物市场的17.34%,同比上一年增长率5.82%。这些心血管药物分别是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前列地尔、磷酸肌酸、依达拉奉、复合辅酶、瑞舒伐他汀、小牛血清去蛋白等8个药物。

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TOP50)心血管用药市场
数据来源:药监局

        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TOP50药物中,神经系统用药金额为62.12亿元,占据TOP50药物市场的12.42%,同比上一年增长了5.95%。神经系统用药分别是神经节苷酯、奥拉西坦、地佐辛、鼠神经因子、丙泊酚和氟比洛芬等6个药物。其中,地佐辛是增长率最高的药物,增长率为24.74%,估算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地佐辛用药将超过10亿元。

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TOP50)神经系统用药市场
数据来源:药监局

        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用药TOP50药物中,消化代谢系统用药金额为60亿元,占据TOP50药物市场的12%,同比上一年增长了7.33%。消化代谢系统分别是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阿卡波糖、异甘草酸镁等7个药物。

2009-2017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终端(TOP50)消化代谢用药市场
数据来源:药监局

        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创新药物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步步提高,大健康意识和精准医疗需求日新月异。加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洪流影响,诸多因素对药品市场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我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药市场,强劲的市场潜力,使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专利到期药物的抢仿备受瞩目。纵观近10年中国医药的历史,中国已全面进入与全球医药市场竞争的轨迹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加速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加速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日益激烈的态势,同时伴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大型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并购整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药品销售额在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分别为61.2%、29.5%和9.3%,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城市公立医院、县公立医院、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场份额分别为46.07%、15.18%、25.82%、3.51%、4.66%、4.76%。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随着我国国内企业规模、技术的扩展,头部企业通过全流程合成技术实现中间体自给率超90%,废水处理成本降至行业1/3,综合成本较海外低40%。兄弟科技收购南非铬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贯通,生产成本降低15%。近年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变化维生素K3‌‌‌价格波动较大,行业的毛利率也大幅波动。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医学计量行业的下游为医学装备,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医学装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0.74万亿元。医学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医学计量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

2025年09月26日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另外,我国护工服务收费仅为护工成本的10%左右,远低于实际人力成本。护工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既涉及个人消费服务,亦涉及公共服务,这些数量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全新的产业机会。近年来我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2024年达到589.32亿元。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