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卫计委提出分级诊疗制度将在2020年全面确立,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分诊诊疗等。新模式的搭建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从体系搭建、机构运作、临床研发、诊断治疗、生活方式五个方面带来变革性的改善。由于我国医疗体系的强监管性,大数据若要在行业内实现其价值,需由国家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战略方针,从而引导医院、药企、民办资本、保险等机构企业构建项目,相互合作,最终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就医习惯的改变,降低从个人到国家的医疗费用。
近几年来,健康产业“大环境”呈现出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态势。就健康产业本身发展而言,2017年是颇为不平凡的一年。2017年我国首次提出将“营养”融入到所有的健康政策中,保健食品在这种政策利好的条件下未来将成为中国国民营养健康的支柱型产业。跨境电商之战、企业家的工匠精神、消费升级转型、新零售的冲击、线上线下的融合、精准营养的落地、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等等,这些趋势都在影响着健康行业未来的发展脉络。
大健康是继IT业后的阳光产业,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健康产业的年收益约为900亿美元,而美国健康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
现阶段,我国大健康产业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市场占比分别达到50.05%、33.04%;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比重最小,只有2.71%。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以及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必将带动医疗产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在大健康范畴内,医疗产业市场规模已从2010年的213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322亿元,增长势头不减。
我国医药制造产业虽然已初具规模,2016年,医药产业市场规模为28062亿元,占大健康产业的比重为50.05%,但是产业层次上仍局限于低端产业。医药制造产业仍以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为主,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生产和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等中间制造环节产值占全部规上医药制造产业产值的比重较多,生物药品制造和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等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高、领域前沿的企业不多,没有普遍性,缺乏大型创新性企业。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大健康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我国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加之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增长,国人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保健品需求量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10年,我国保健品产业市场规模就已达到609亿元。至此,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开始进入繁荣发展的成长时期。到2016年,保健品产业市场规模增至2954亿元,较2010年上涨了3.3倍。
以个性化健康服务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形成的初期,2016年市场规模仅为1520亿元,但其巨大的增长空间以及抗经济周期的特点,已经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和跨界企业参与。
推动健康管理服务行业发展有两大益处,一是促进国民健康素质、节约医疗资源、控制医疗成本,缓解慢性疾病和老龄化问题;二是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带动相关健康产业发展,满足多样化和高质量健康服务需求。总体而言,在大健康战略下,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将是最主要的增量市场。
人口老龄化催生着养老产业不断发展,同时政府通过推进政策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市场主体等措施,有力推进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托老所、老年康复中心、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不断设立,服务内容也不断升级,由一般性的配餐送餐、居室保洁、医疗陪护逐步向康复治疗、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方面延展。2016年,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8525亿元,在大健康的五大基本产业群体中,仅次于医药行业。
在产业体系结构方面,我国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如:聚力康成,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在产业规模方面,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健康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而新兴产品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健康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体检和治病,种类正在不断增加。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