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诊疗器械是指与内窥镜配套使用的辅助性的、消耗性的诊断、治疗器械及耗材。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内镜诊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领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内镜诊疗器械产品主要应用于消化道、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
根据波士顿科学的市场测算,2016年内镜诊疗器械行业3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43亿美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约为5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86%。未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内镜诊疗器械市场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二、我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受益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内镜诊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内镜诊疗器械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市医院、县医院中因呼吸疾病住院的患者占比为11.01%和17.37%,因消化疾病住院的患者占比分别为10.14%和11.10%,分别占据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的第一、二位,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重要病症之一。目前,内窥镜诊疗技术则是公认有效的检查、治疗手段,能够直达病灶,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与治疗,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重视,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内镜专用消毒液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开展内窥镜检查及微创治疗的时间较晚,但普及速度非常快,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07-2016年,我国医用电子内窥镜产量持续增长,2016年医用电子内窥镜产量在2.09万台左右。
2、内镜诊疗技术发展迅速
内镜诊疗技术已从单纯的检查诊断,发展至兼具诊断与治疗的现代内镜诊疗技术。就消化内镜诊疗技术领域而言,已经实现从黏膜到黏膜下、从腔内到腔外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突破,并已替代部分传统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正逐步改变部分疾病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应用于消化道早期病变组织治疗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已发展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实现对较大病变组织的一次性切除,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临床手术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带动了活检钳、软组织夹等内镜诊疗器械的市场需求。
3、行业竞争格局
从全球市场来看,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EvaluateMedTech的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前十大医疗器械厂商销售收入约1,38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总额的37%,第11-30大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销售收入约1,400亿美元,占比约为38%,预计2020年,前30大厂商的市场份额仍占75%,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我国市场来看,医疗器械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呈现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医疗器械2016年市场总规模约为3,700亿元,生产企业1.42万家,平均每家约2,606万元,生产企业规模较小。
具体到内镜诊疗器械领域,以波士顿科学、库克以及奥林巴斯为代表的大型国际厂商起步较早,其优势在于具备较为完整产品线,行业趋势性产品及创新型产品研发能力强,营销渠道覆盖面广、深入度高,产品覆盖科室领域广泛,高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是全球内镜诊疗器械行业的龙头。
我国内镜诊疗器械生产企业起步相对较晚,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在产品线完整度、研发能力、人才储备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仍与全球行业龙头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在高端市场与其进行全面竞争。但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内部分内镜诊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自主核心产品性能已与国际大型厂商同类产品实质等同,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并已开始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内镜诊疗领域随内镜医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创新,内镜诊疗技术已从单纯的检查诊断,发展至兼具诊断与治疗的现代内镜诊疗技术。就消化内镜诊疗技术领域而言,已经实现从黏膜到黏膜下、从腔内到腔外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突破,并已替代部分传统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正逐步改变部分疾病的治疗方式。例如应用于消化道病变组织诊断与治疗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已经发展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实现对较大病变的一次性切除,与外科手术相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此外,经内镜隧道切除胃肠道腔外肿瘤术可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完成腹腔内病变组织的切除,无需通过开腹切除,实现了从腔道治疗到腔外治疗的突破。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诊疗器械产品种类日益多样化,行业规模不断增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