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模式 纵向深化产品矩阵 横向联手云商巨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纵向深化产品矩阵,深耕院内全场景服务 

        对于医疗行业信息化服务,我们认为行业的进入壁垒高,区域性特征显著。首先,由于需求侧现阶段仍以硬件采购为主要交付形态,且软件应用的行业理解迭代专业性很高,因此存在较高的竞争门槛,因此可持续竞争公司必须具备资金+人才+信息化服务等综合实力。行业具备明确的竞争进入壁垒。 
 
图: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模式分析
资料来源:互联网

        而从区域性上看,根据统计,以东软集团、东华软件、卫宁健康、万达信息等主要医疗信息化厂商所占市场份额超过 40%,目前已初步形成第一梯队,具有一定品牌效应。行业对上下游的溢价能力均不强,多以区域型企业为主,未完全形成全国性企业。竞争的核心主要集中在抢占更多的客户,占领更多区域。 

图:2016 年医疗信息化公司市场份额划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表:2016 年医疗信息化公司主业结构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比行业内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可以发现大多数医疗信息化公司在医院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及医保控费领域都有较为完善的产品和较为稳定的区域客户群,并根据自身优势涉足了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院以及大健康等领域,整体上对医疗信息化传统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而对于创新业务的整体表现看(AI+大数据直接应用),目前还没有上市公司直接形成明确的商业模式与规模盈利表现。我们认为,对于创新业务的可比优势,主要从公司产品覆盖区域和服务人群来看潜在的变现空间。从下表来看,覆盖区域指标创业软件、易联众具备一定的区域优势,万达信息在部分城市具备明确覆盖优势,而卫宁健康在中大型医院覆盖区域广阔,具备医院链接竞争优势。 


表 :行业内典型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横向联手云商巨头,聚合通用产业链服务优势 

        进入 2018 年以后,在政策端明确三医联动、打通医保异地支付与放开互联网售药的政策预期下,A 股医疗信息化行业迎来了全面的横向竞争格局升级,阿里系与腾讯系的公司均在二级市场直接参股专业医疗信息化服务商,全面升级行业的“军备竞赛”。而同期在 H 股,全新的医疗信息化服务机构(平安好医生)也登陆资本市场,而阿里健康也完成了自身的重大资产重组,将健康服务电商业务全面注入上市公司。 

图:2018 年医疗信息化重点突破方向
资料来源:互联网

图:巨头参股或者参与战略合作的上市公司
资料来源:互联网

        对于云商巨头直接参与行业竞争的原因,我们认为医疗数据全面上线的预期是最重要的推动原因。结合 2018 年的政策工作报告与卫健委的工作计划,医保支付、脱敏病历(非临床)与部分医疗服务购买数据在 2018-2019 年存在明确的上线预期。而从数据上线的实现方式看,不同于 2015 年的“医疗互联网+”,本轮医改下具体执行者的责任与已有案例均明确可见——医保支付数据主要由医疗保障局的推动,具体执行单位应该是地方医疗保障局与医院联合执行,变现方式大概率是政府采购服务(福建+广东部分城市已开始试点);而脱敏病

        历数据的上线主要在医院和互联网巨头做联合试点,变现发展重点目前看主要在于政府与第三方商业平台的合作,目前看医疗信息化专业公司均在布局,其中有望落地的医改先行者福建省有望在 2018 年实现控费商业化进展(商业合同已经签署并公布)。 

图:医疗数据变现方向与商业模式演进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外,对于云商巨头加速牵手专业医疗信息化服务商的原因和协同发展因素看,一方面,医疗信息化服务商通过 HIS 接口,使得掌握了给医院升级移动支付和线上结算的卡位优势,因此对于移动支付巨头,HIS 服务商的卡位优势是其能获得巨头云商资本注入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对于区域医疗平台服务商,在获得平台的运营权基础下,其对于在线医疗数据、医保数据与健康档案数据的商业变现运营权是云商或者电商巨头关注的另一大原因,在医药电商加速发展的预期下,大型电商十分看中平台运营商业的数据获取卡位优势。 

图:HIS 接口公司入口优势
资料来源:互联网

图:区域平台公司入口优势
资料来源:互联网

        而从目前市场的合作案例看,HIS 接口的价值获得支付巨头的明确认可,A 股的东华软件和卫宁健康分别获得了腾讯与阿里的资本投入。而对于区域医疗平台,目前看,港股的阿里健康在积极地凭借自身的平台优势,在打造全新的平台服务模式,我们判断,未来 A 股拥有区域医疗平台数据运营权的公司将有望获得电商巨头明确的合作预期。 

图:巨头合作+新科技公司上市+部分业务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