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政策梳理及抗肿瘤用药市场规模预测(图)

        医药在世界各国都是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我国医药行业这一情况尤为突出。一般意义而言,医药受上游原材料影响不大,不属于周期性行业;但是由于受到强监管,医药行业有明显的政策周期属性。我们此前已经梳理过历史的医药政策,按照研究传统,依然对18年医药政策脉络进行系统梳理。
        
        2018年至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多项重要征求意见稿及相关通知。国务院相关会议讲话及意见提出了多项重要指引:促进仿制药替代使用(将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纳入与原研药可相互替代药品目录,在说明书、标签中予以标注,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便于医务人员和患者选择使用)、支持海南省试点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相关产业、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
        
图表:年初至今主要政策及讲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详解

        据央视12日《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顺应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少跑腿,使更多群众分享优质医疗资源。
        
图表:国务院常务会议“互联网+医疗健康”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减轻广大患者药费负担并有更多用药选择,常务会议做了几项重要决定,除第五条强化监管,严打制假售假外未详细展开外,其他4项均做了较详细阐述,分别为:进口抗癌药实现零关税、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图表: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重要决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在药品降价方面,我们的关注点或不应在“零关税”这一条目

        据人民网2014年12月17日报道:“德国生产的治疗肠癌的靶向药爱必妥内地购买的价格为4600多元,而在香港3200元即可买到。”香港系全球低税率地区,“没有5%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没有15%的医院加价”。
        
        在此报道中,人民网紧接着表示:“再怎么低,同样的药价格也不可能相差如此之大”,不过我们按报告相关比例拆解之后,发现药物价格已从4600元将至3256元——与香港3200元的价格已基本无差距。价格差距从之前的43.75%已缩小至1.75%。(备注:价格差距计算方式为:(大陆地区价格-香港地区价格)÷香港地区价格)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拆解说明: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在药品流通的过程中,增值税应纳税额也在增加;我们为使价格的表现过程展示得更为清晰,把人民网报道中所说的“医院加价”改为其他加价,该部分亦包含部分增值税额;下表中所指“增值税拆解”仅对应进关物品在缴纳关税之后的增值税额。另外,目前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使用“其他加价”预计较“医院加价”更为合理。
        
图表:爱必妥价格拆解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了使药品进关至终端的价格涨幅表现得更为清楚,我们通过图形展示了药品的加价过程。
        
图表:药品关税下降有其历史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们从上文的计算可知,该案例中,关税的影响仅占5%,而增值税额、流通环节加价形成了35%以上的价格影响。相比较来看,增值税额、流通环节加价的影响更大。这样我们的在药品降费方面,关注的重点或许就不应在零关税。
        
        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了相关文字:
        
        一是“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央视)
        
        二是“研究综合措施,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等方式,并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央视)

        我们认为“减增值税负”、“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等政策或应获得更多关注。预计在零关税、减增值税负、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等政策的施行下,“让群众感受到急需抗癌药价格有明显降低”能较快成为现实。
        
        我们的政策展望:零关税在5月即开始实施,目前尚无“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的具体规定,预计下一步重要政策或与“较大幅度降低”“增值税税负”相关。
        
        3.预计未来医药行业竞争将更为良性

        竞争压力会迫使国内企业提升在创新上的投入,长期来看,将使我国创新医药企业与国外医药企业的竞争更为良性。我们能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或能看到政府的支持思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生物医药重大项目”,2016该字样删除。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而2018年该字样删除。我们预计这并非表示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不重视,预计是由于国内生物医药发展势头良好,故本次报告暂未提及。

        4.我国抗肿瘤用药市场规模在2015年已近千亿,未来有望保持10%复合增速

        据CFDA南方所统计,我国2015年抗肿瘤药市场规模达970亿元。据南方所预测,2016年抗肿瘤药市场规模预计在1109亿元,同比增速与2015年持平,约为14%。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历史医药工业增速长期维持在10%左右。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将逐渐延长,对抗肿瘤药品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可以合理预计抗肿瘤用药市场增速不会低于医药市场平均水平,我们预计未来抗肿瘤药品可以保持10%(及以上)的复合增长。
        
图表:我国抗肿瘤用药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