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全球疫苗行业IPV疫苗产品情况及接种率 未来将全面取代bOPV疫苗 市场存在翻倍空间(图)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 是由 1、2、3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婴幼儿,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和肢体麻痹后遗症,被医学界称为“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杀手”。脊灰病毒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并在肠道中增殖,最终侵袭神经系统,导致出现发热、头痛和肢体疼痛,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麻痹,常伴随终身。许多感染者并无症状表现,但可在粪便中排出病毒,从而感染他人。脊灰仅能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也是继天花之后人类拟限期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其消灭计划的推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脊灰疫苗主要有两种: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和注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 IPV)。但 OPV 使用后有极低的概率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virus,VDPV)引起的病例,为彻底杜绝 VAPP 及 VDPP 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是全面使用 IPV 疫苗。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在 OPV 使用国家中,VAPP 的年发生率为 4.7 例/100 万人,大多发生于首剂服用疫苗后;我国每年 VAPP 的发生率为 0.27 /100 万-- 2.74 /100 万,平均每年报道的 VAPP 病例数约为 76--161 例,且约 89%的病例发生在首剂服用疫苗后。 
 
       据国内文献报道,我国自 2001 年至今分离到的 VDPV 病例数约为 37 例,多发生于免疫覆盖率低的人群,平均每年的发生率为 2--3 例,且大多数病例由 tOPV 疫苗中的 2 型
Sabin 病毒衍生流行感染所致。 

图表:OPV 与 IPV 对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全球报告的病例均由Ⅰ型脊灰野病毒引起,II 型野脊灰病毒已于 1999 年得到消灭, 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 II 型脊灰野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接种含 II 型毒株的减毒活疫苗已经没有必要。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全球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改用含有 I 型、III 型两个血清型的二价减毒活疫苗,同时要求各国应引入至少一剂次脊灰灭活疫苗。自 2013 年以来全球未再发现和报告 III 型脊灰野病毒病例。 
 
       2013 年 1 月,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展现胜利曙光之时,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GPEI)发布了新制订的《2013-2018 年消灭脊髓灰质炎最后阶段战略计划》,旨在完全消灭和防范 WPV、疫苗相关脊灰病毒(PV)和 SabinPV,提出在全球确认完全消灭 2 型、3 型脊灰病毒感染病例后将最早于 2016 年全面停止使用 tOPV,逐步撤出 OPV2 型,转向使用 OPV 2 + 3 型(bOPV),以减少 OPV2 对 OPV1 和 OPV3 免疫力产生的干扰,降低 VDPV 从尚在使用 tOPV 国家产生和输入的风险。同时,为了应对因 OPV2 型撤出后未免疫人群的 2 型免疫力下降而可能导致重新出现的脊灰病例,要求所有目前使用 OPV 的国家,于 2015 年 10 月在常规免疫程序中引入至少 1 剂 IPV,一定程度上增强 2 型免疫空白,而且,可以减少 VAPP 的发生率。2019 年后,逐渐停止使用 bOPV,全面用 IPV 疫苗取代。 

图表:2013-2018 年消灭脊髓灰质炎最后阶段战略计划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6 年 5 月 1 日,我国实施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停用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用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替代 tOPV,并将脊灰灭活疫苗(IPV)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意味着 IPV 将由二类疫苗转变一类疫苗。本次调整,包括中国在内的仍在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的 155 个国家同步实施。 

       从 2015 年下半年开始,在北京市、天津市、吉林省、湖北省、广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首剂 IPV 纳入常规免疫试点工作。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疫苗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2016 年 5 月 1 日开始,中国依据国情调整 PV 免疫策略,将首剂 IPV 纳入国家免疫规划(EPI),由 4 剂次三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 tOPV 调整为 1 剂次 IPV 和 3 剂次二价 bOPV 免疫程序,即采取“1IPV+3OPV”的序贯免疫疗程。 

图表:我国预防脊髓灰质炎进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际上,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主要分为单苗与联苗,主要产品有赛诺菲的 IPV 单苗-IPOL,以及四联苗 DTaP/IPV、五联苗 DTaP/IPV/Hib 或/Hep B、六联苗 DTaP/IPV/Hib/HB,生产主要厂家为赛诺菲巴斯德、葛兰素史克。 
 

图表:全球具有代表性的 IPV 及其联苗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截止 2018 年 3 月 14 日 IPV 疫苗已经在 169 个国家上市,其中包括新上市国家 163个以及重新上市国家 6 个,2018-2019年计划上市国家预计 15个,除了一些经济落后以及尚未开放的国家与地区,IPV 疫苗基本在全球实现了全覆盖。 

图表:全球IPV 疫苗上市国家以及待上市国家分布(截止18 年3 月14 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注:*黄色代表已引入或重新已入IPV 疫苗,绿色代表准备引入

       自 2015 年后,IPV 疫苗接种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提升。2015 年 WHO 宣布 II 型脊灰野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全球开始停用 tOPV 改用 bOPV,同时引入至少一剂次脊灰灭活疫苗,在政策推动下 IPV 疫苗的接种率开始大幅提升。根据美国 CDC 披露,2016 年美国 IPV 的接种率为 79%,较 15 年提升 17 个百分点,而 2016 年全球接种率仅为 46%,但较 15 年提升 24 个百分点,未来随着 IPV 疫苗产能的扩大、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 bOPV 疫苗 19 年开始逐步停用,我们预计 IPV 疫苗接种率将迅速提升。 

图表:2016 年美国 IPV接种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2016 年全球IPV接种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国内 tOPV 疫苗已于 16 年 3 月停止批签发,现有脊髓灰质炎疫苗主要为二价的 bOPV 疫苗以及 IPV 疫苗。 

       bOPV 疫苗:目前,国内仅北生研于 2015 年获批,2017 年批前批签发数量为 1616.5 万支。2017 年 7 月 11 日,昆明所的 bOPV 疫苗的上市申请获得优先评审资质,现已完
成三合一评审,我们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获批,届时将缓解国内接种的供需缺口。 

       IPV 疫苗:1)赛诺菲巴斯德的 IPV 单苗以及五联苗分别于 2009 年、2011 年获准在国内上市,2017 年批签发数量分别为 1010 万支、212 万支,其中 2017 年四季度五联苗由于连续 8 批次未通过批签发暂停供应,我们预计今年三季度末有望重新上市。2)国产的 IPV 疫苗厂家有昆明所和北生研,分别于 2015 年 1 月以及 2017 年 8 月相继获批, 2017 年批签发数量分别为 569.3 万支、834.78 万支。3)国内 IPV 疫苗在研情况:武汉所、康泰生物旗下的北京民海、未名医药旗下的北京科兴的在研产品均步入 III 期临床,我们预计将于 2020 年左右上市。 

图表:国内 bOPV、IPV 及五联苗历年批签发情况(万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国内 IPV 及 bOPV 疫苗临床进展与上市注册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7 年国内 IPV 疫苗接种率约 38%,2020 年后预计将提升至 90%以上。考虑到 2020 年后武汉所、北京民海、北京科兴在研的 IPV 疫苗陆陆续续上市以及产能逐步释放,bOPV 疫苗后续将被 IPV 疫苗全面替代,因此本文仅以 4 支 IPV 疫苗/人份计算其渗透率。2017 年 IPV+ 五联苗总批签发数量为 2625.8 万支即 656.45 万人份,以去年 1723 万新生儿数量计算,2017 年 IPV 疫苗的接种率约 38%,2020 年后我们预计将提升至 90%以上。

图表:昆明所IPV 疫苗接种程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IPV 市场规模约 8.85 亿元,未来几年存在翻倍空间。2017 年昆明所、北生研、赛诺菲 IPV 疫苗合计批签发数量为 2413.7 万支,16 年 5 月份纳入一类苗目录后现招标价为 35 元/支(昆明所、北生研)、39 元/支(赛诺菲),因此测算 2017 年 IPV 疫苗市场规模约 8.85 亿元。随着未来bOPV疫苗逐渐退出接种程序且相关IPV疫苗生产厂家增多带来的产能扩张,我们预计 IPV 疫苗接种率将提升至 90%以上,按照未来年平均年新生儿数量 1500 万计算,届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0 亿元,相较于现有市场规模存在翻倍空间。 

图表:脊髓灰质炎疫苗市场规模测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