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医疗IT行业影响发展因素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国内医疗IT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现阶段“一大内因+三大外因”驱动医疗IT行业迈入新成长期,国内医疗IT行业加速成长。 

       1.内因:医院经营压力提升,需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 

       2017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下发的《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使得医院失去重要盈利来源。同时,《通知》给总费用增速和收入结构给予明确指示,规定了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下;2017年底,前4批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下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取消药品加成、严控医疗费用增长等系列医改政策减缓医疗机构收入增长,但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基本社会医疗保险普及,患者人数逐年提升,医疗需求高速增长,医院经营压力提升。因此医院不得不通过各类手段提高经营效率,而信息化是有效解决办法,比如使用挂号收费一体机减少行政人员数目的增加,上线临床信息系统提高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 外因之一:政策更细化和可操作性并提供专项资金,助力行业加速发展 

       在政策法规上,不仅从规划蓝图等大方向上给予支持,而且逐步落实到具体的应用细则和专项资金上,比如《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和4.35亿专项资金。根据近日公布的2018年国家卫健委重点工作任务,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制订促进“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构建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18年4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鼓励“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包括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支撑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等3个方面内容,表明了政府对于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鲜明态度以及对医疗行业的关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 外因之二:医疗IT产品处于更新换代新周期,产品需求加速释放 

       据统计,一般CIS产品更新周期约为5年,HIS产品更新周期约为10年。产品更新升级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新技术的发展,比如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推动图像分辨率大幅提升,为满足新需求,PACS系统应该升级;二是因为软件公司自身产品升级换代,比如目前卫宁健康主推的HIS 5.0和HIS 5.5系统,其相比于上一代HIS 4.0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都有明显提升,在新一代产品推出后,老产品将会停止升级,仅提供运维服务,但客户需求日益增加,从而产生系统升级换代的需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2009年新医改将医疗信息化作为四梁八柱中的一柱,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开启医疗信息化建设高峰。从行业增速来看,2009年医疗IT行业开始加速发展,行业规模开始破百亿元;从2012年开始行业增速开始回落,2014-2016年行业增速维持相对稳定,约为13.5%;2017年增速再次加速,2018-2019年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现阶段正处于医疗信息化产品更新换代新周期,建设势头正当时,医疗IT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 外因之三:新技术落地,加速传统产品升级并催生新需求 

       近年来,IT行业新技术频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在医疗行业落地,不仅加速传统医疗IT产品升级换代,而且催生新的医疗IT需求。在加速传统产品升级方面,例如卫宁健康现在主推HIS 5.0和HIS 5.5系统,但在研的HIS 6.0系统将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比如HIS系统添加临床大数据分析功能、PACS系统增加智能阅片等。在催生并满足新需求方面,创业软件2017年在区卫大数据领域已落地“南京市浦口区区域卫生大数据项目”、“桐乡市区域卫生大数据项目”,医院大数据项目中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疗大数据挖掘分析平台”项目。2017年医疗大数据已经从概念产品开始市场化推广阶段。数据表明,医疗大数据行业未来将持续维持高速增长,目前市场规模超10亿元,年均增速超3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新技术除大数据外还包含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其中,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将于2018年8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新增了与AI辅助诊断相对应的类别。按照分类规定,申报二类医疗器械,诊断软件通过算法,提供诊断建议,仅有辅助诊断功能,可不直接给出诊断结论;如果对病变部位进行自动识别,并提供明确诊断提示,则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医疗信息化产品这一行业基础设施的想象空间巨大。 

       5.新时代下,医疗IT行业竞争格局优化,领军企业更受益 

       医联体、信息互联互通等政策驱动医疗信息化建设由点到面推进,医疗信息系统由点到面的建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单一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采取以总包形式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增加;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联合招标。具体的表现形式为项目金额较大,比如单一项目金额至少500万元以上。招标模式转变为区域化统一招标,或医院采取总包的形式进行项目招标后,将对产品和交付能力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中小型企业由于交付能力弱和产品结构单一,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行业资源将向大型企业集中,从而优化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从国内的医疗信息化行业的订单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了区域化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公开数据表明,行业千万级大单占比从2015年24.03%提高至2016年的29.34%,同比提高5.31个百分点;卫宁健康2017年500万以上大单数据同比增加76.9%,大单占比提高12.71个百分点。可见,医疗信息系统从传统的点对点建设转变为点对面建设是大势所趋,大企业由于产品体系全面,产品实施交付能力较强,将更有利于获取行业资源,提高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