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家庭医生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图)

         一、2020 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

         2011 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基层签约服务制度是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的保障机制。

         2016 年 5 月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指导意见》提出主要目标为:到 2017 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 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 60%以上。到 2020 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在 2018 年的全国两会上,“家庭医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新华社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就建议,要加快医保支付改革、加快建立基层医疗服务人才保障机制,从制度机制上发力,保护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更好落实。

图表:家庭医生为两会热题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患者对家庭医生有认识误区;应正确理解家庭医生的益处

         家庭医生对不少人来说是个即熟悉又陌生的医疗名词。熟悉的缘由在于家庭医生2016年以来报道频次显著增多。陌生的原因在于,患者对其真实含义并不了解。

         在不少欧美国家中,在身体不适后会第一时间致电家庭医生,而不是马上去医院。在咨询家庭医生、或在家庭医生作出初步诊断后,再根据意见作后续处理意见。这带给人一种认识误区:家庭医生像是私人医生,家庭医生似乎是随叫随到的。

         新华社北京 2017 年 12 月 17 日报道:从 17 日举行的‘2017 中国家庭医生论坛’了解到,截至今年 11 月底,全国 95%以上的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超过 5 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人群覆盖率超过 35%,重点人群覆盖率超过 65%。这一报道在网络一度引发热议,参考《南方日报》表述,这一报道“遭到部分网民吐槽”,理由是这一数据“和自身感触相去甚远”。

         在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央广记者也提出过这类问题:“采访当中发现有些患者对于家庭医生并不了解……他们也不了解什么样情况找家庭医生。”针对这一问题,卫计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给出了详细解释:家庭医生不是到家里服务的医生,对于确实行动不便有困难的,也可以提供家庭服务。但不是所有的家庭医生非得要上门服务。签约之后,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有一个熟悉的医生朋友,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

         我们参考卫计委新闻发布会,将家庭医生签约的益处总结如下图: 

图表:家庭医生签约的益处总结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医疗政策相互协同

         《中国医学论坛报》显示:医改政策对家庭医生执业影响排名前三位的政策分别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付方式改革和医联体建设。政策相互协同,提出了很高的工作目标,2020 年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标为扩大到全人群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目标为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医联体建设目标为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图表:相关政策及目标示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持续提升

         《中国医学论坛报》在 2014 年首次启动了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调查项目,其受访医生涉及各级医院,该指数参考意义较大。2017 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显示,2017 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明显提高,为 74.40(0 分为非常悲观、100 分为非常乐观,50 分为中立),为近年最高水平。2014 年以来,信心指数年平均增加约 10 个点,也预示着行业关注度在逐年提高。中国医学论坛报调查显示:61.62%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目前最需要的培训是专科医生向家庭医生转型培训。

图表:受访医生涉及各级医院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近年中国家庭医生信心指数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注:2017年样本规模1962份

         五、中国家庭医生目前的 5 个经验模式

         2017 年 4 月,卫计委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2017 年 5 月,卫生计生委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已有 27 个省(区、市)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整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卫计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表示:根据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了大量探索,概括起来,主要形成了 5 种经验和模式。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图表:5 种经验和模式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需求释放 政策护航 技术支撑 中国近视治疗仪市场持续扩容 未来有望进一步下沉

需求释放 政策护航 技术支撑 中国近视治疗仪市场持续扩容 未来有望进一步下沉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11月25日
中国人工硬脑膜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行业国产化程度较高

中国人工硬脑膜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行业国产化程度较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工硬脑膜产品性能突出,已比肩外资厂商品质,在此背景下,目前我国人工硬脑膜市场国产化程度较高,其中天新福、冠昊生物、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销售收入来看,天新福属于第一梯队,冠昊生物、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属于第二梯队,其他中小企业属于第三梯队。

2025年11月24日
中国玄参行业供需表现稳定 出口前景向好 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在平稳区间

中国玄参行业供需表现稳定 出口前景向好 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在平稳区间

一直以来,我国玄参有着较为稳定的供应,截止2024年我国玄参种植面积达到14938亩,产量达到24349吨,2025年上半年种植面积约为14982亩,产量约为12932吨。

2025年11月19日
女性为吸脂服务主要消费群体 国内吸脂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女性为吸脂服务主要消费群体 国内吸脂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中国吸脂产业链较为完整,上游吸脂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吸脂器械和溶脂瘦身仪器,中游医美机构分为私立与公立两类,下游主要为医美获客平台和终端消费者

2025年11月15日
胶原蛋白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胶原蛋白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我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到730亿元,近年来保持超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2702亿元。

2025年11月10日
脑机接口行业即将迈入产业化阶段,医疗市场有望成为主要落地场景

脑机接口行业即将迈入产业化阶段,医疗市场有望成为主要落地场景

我国近年来持续强化对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的政策支持,逐步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应用场景拓展的完整体系。2021年与2022年强调技术攻关,2023与2024年强调规范标准,2025年确立未来发展目标。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加速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加速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日益激烈的态势,同时伴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大型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并购整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药品销售额在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分别为61.2%、29.5%和9.3%,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城市公立医院、县公立医院、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场份额分别为46.07%、15.18%、25.82%、3.51%、4.66%、4.76%。

2025年10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