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打造一大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供给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
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扩大服务有效供给,培育专业化优势。在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等专科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力的品牌服务机构。”
2017年8月14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进一步简化医疗机构审批程序;进一步提升医疗领域对外开放水平。
在已有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宁疗护中心等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再制定独立设置的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等机构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拓展社会投资领域。
中美国民家庭医疗卫生支出差异巨大: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医保支付压力的逐渐显现,国民医疗健康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将大为提升。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在国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下,国民在健康体检的花费意识和消费比重将提升。
过去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为缓慢,从5%提升到10%。但从邻国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情况来看,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0%后,老龄化速度加速。由于中国和日本在生活习惯、医疗制度方面相似,未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比例超过10%后也可能急剧攀升,完善预防医疗体系势在必行。
根据中国民政部统计,到2025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将突破3亿。按照中国人口每年自然增长0.5%的速度计算,到202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将达到21%,中国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200多个城市取样分析,过去14年里,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速度快于一二线城市。
最近5年里,这一趋势更为明显:针对5线城市的样本分析,人均可支配收入过去5年里年复合增速达到11%,高于一二线城市的8.5%水平。非一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将带来国民医疗健康消费需求的下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