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问题导致我国药企创新意识不强,用药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前些年,以药养医的制度导致杭生素、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等品种畅销。在此背景下,多数药企依靠投机政策漏洞即可取得较好的受益,因此普遍缺乏创新积极性,市场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通过对比国内外不同类型药物的用药规模,可以发现我国的用药结构与国际市场差异较大:我国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其他(主要是中药)和全身性杭感染药(主要为杭生素),而国际市场上则为抗肿瘤用药和糖尿病用药。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
我国新药审批时间过长。我们统计了近年来国内上市的的时间周期,平均耗时7.2年,中位数为g年。类新药从申报临床到获批上市
由于审批时间过长导致国内新药上市后的剩余专利期限远低于美国。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2009-2016年获批的10个1.1类新药剩余专利期限9年,而查阅美国FDA历年批准的新药上市后专利剩余期限平均为13.2年,剩余专利期限过短影响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2004年医保目录仅纳入1/3前期上市新药,2005年仅有近半前期上市新药品种实现进院销售,且占比较小。据统计,2004之前上市的33个自主研发的1类化学药中,仅11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占比1/3,其中篙甲醚和双氢青篙素口服制剂被列为甲类品种。此外,根据2005年对16大城市300多家样本医院的统计,33个前期上市的自主研发1类化药中,有16个出现在医院的临床用药中,其中9个为医保报销品种。具体分析表明,这16个药品的购药金额占2005年医院购药总金额的0.67%,有4个进入医院2060个药品销售的前500强。其中,依替米星表现最佳,进入前百强,且位居氛基糖普类药物之首,但生产厂家多达12家。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