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干扰素行业市场规模及影响发展因素分析(图)

          3个长效干扰素获FDA批准上市。干扰素(interferons,IFN)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抗病毒感染一类重要的免疫因子。根据干扰素的分子结构和抗原性与同可以分为α、β、γ三个类型,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淋巴细胞产生,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及免疫调节活性。因氨基酸的差异,每个类型下又可以分出多个亚型(如α1、α2、α3等),同一个亚型下可分为α1a、α1b等。目前有10余个短效干扰素和3个长效干扰素获FDA批准上市。


表:FDA批准的干扰素

          全球干扰素市场下滑明显。PEG化rhINF-α2a和PEG化rhINF-α2b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上市,用于乙肝和丙肝的治疗。近年来,乙肝、丙肝的口服药物(用于乙肝的核苷类似物口服药物和抗病毒丙肝口服药物)相继上市,全球长效干扰素市场下滑。


图:2010-2016年全球干扰素市场规模(亿美元)
 

图:2016年各干扰素剂型市场规模占比

          抗丙肝病毒药物成为临床新宠是全球干扰素市场下滑主要原因。因丙肝基因型、肝硬化程度与同,并非所有患者对干扰素有效,且干扰素副作用较大、持续病毒学应答与及抗病毒药物且治疗周期(1-1.5年)远大于抗病毒药物(12-24周)。相比而言,2013年后上市的一批抗病毒口服药物副作用小、治愈率高,多数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3-6个月可以清除体内病毒,干扰素市场被逐步取代。根据Evaluate Pharma预测,4个抗丙肝病毒药物将成为2020年前10大抗病毒药物,其中包括吉利德的Harvoni和Epclusa、默克的Zepatier和艾伯维的Viekira Pak。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干扰素产业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图:抗丙肝药物发展历史
 

图:各抗丙肝药物持续应答率
 

表:目前抗丙肝病毒药物主流用药
 

表:2022年TOP10抗丙肝病毒药物

          国内长效干扰素市场下滑。国内干扰素rhINF-α2a基本以罗氏生产的长效制剂为主,rhINF-α2b仍以短效制剂为主,长效rhINF-α2b市场主要由先灵葆雅占据。2016年起先灵葆雅的长效制剂市场萎缩,2016年厦门特宝生物工程的聚乙于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商品名:派格宾)获批上市,是国内第一个获批长效干扰素,目前市占率仍较低,但未来有望凭借价格优势逐步抢占先灵葆雅市场份额。

          近年来,由于口服核苷类类药物(乙肝)销售额持续攀升,国内长效干扰素市场出现下滑态势。当前国内针对丙肝的治疗方案以干扰素+利巴韦林为主,2017年BMS的百立泽(盐酸达拉他韦片)和速维普(阿舒瑞韦软胶囊)联合治疗方案、西安杨森的西美瑞韦胶囊、Gilead公司的索非布韦、艾伯维的奥比帕利片和达赛布韦片分别获批上市,虽然仍未放量,但参考国外市场,特别是多个抗病毒药物上市后价格下降,未来国内长效干扰素市场仍将受到抗病毒口服药物的冲击。


表: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物
 

表:国内抗丙肝病毒药物申报情况
 

图:抗乙肝病毒核苷类药物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图:干扰素α-2a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图:干扰素α-2b普通制剂和长效制剂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图:各企业长效制剂样本市场规模(亿元)

          国内丙肝药物市场将受益于丙肝治疗渗透率提升持续扩容。根据与同研究者的报告综合判断,中国的丙肝感染率为1%左右,故中国有约1000万丙肝患者。

          2016年全国丙肝发病人数约20.7万,由于国内对丙肝认知的与足,真正就医治疗丙肝的人群就是发病人群,丙肝治疗渗透率仅为2%。未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丙肝筛查的普及,渗透率有望提升,丙肝药物市场容量也将逐步提升。

          厦门特宝派格宾将受益于进口替代和短效替代持续扩容。2016年厦门特宝生物工程的聚乙于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派格宾获批上市,相比于进口产品,国产长效干扰素价格约为原来的1/3,价格优势明显,有望逐步进口替代。目前干扰素α-2b短效产品市占率高于长效产品,未来有望进一步短效替代。由于国内抗病毒口服药物放量仍需时间,短期厦门特保派格宾仍将受益于丙肝治疗渗透率提升、进口替代和短效替代持续扩容。


表:国内长效干扰素α-2b平均中标价

          多家公司长效干扰素获批临床。目前多家公司长效干扰素在临床或者申请临床阶段,其中包括厦门特宝、正大天晴的长效干扰素α2a注射液;安科生物、长春海伯尔的长效干扰素α2b注射液。目前国内长效干扰素α2a仍无国产品种,获批上市有望进口替代。但由于多个抗丙肝病毒口服药物已经获批上市,迟进入市场的长效干扰素有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表:国内长效干扰素临床进展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需求释放 政策护航 技术支撑 中国近视治疗仪市场持续扩容 未来有望进一步下沉

需求释放 政策护航 技术支撑 中国近视治疗仪市场持续扩容 未来有望进一步下沉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11月25日
中国人工硬脑膜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行业国产化程度较高

中国人工硬脑膜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行业国产化程度较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工硬脑膜产品性能突出,已比肩外资厂商品质,在此背景下,目前我国人工硬脑膜市场国产化程度较高,其中天新福、冠昊生物、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销售收入来看,天新福属于第一梯队,冠昊生物、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属于第二梯队,其他中小企业属于第三梯队。

2025年11月24日
中国玄参行业供需表现稳定 出口前景向好 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在平稳区间

中国玄参行业供需表现稳定 出口前景向好 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在平稳区间

一直以来,我国玄参有着较为稳定的供应,截止2024年我国玄参种植面积达到14938亩,产量达到24349吨,2025年上半年种植面积约为14982亩,产量约为12932吨。

2025年11月19日
女性为吸脂服务主要消费群体 国内吸脂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女性为吸脂服务主要消费群体 国内吸脂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中国吸脂产业链较为完整,上游吸脂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吸脂器械和溶脂瘦身仪器,中游医美机构分为私立与公立两类,下游主要为医美获客平台和终端消费者

2025年11月15日
胶原蛋白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胶原蛋白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我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到730亿元,近年来保持超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2702亿元。

2025年11月10日
脑机接口行业即将迈入产业化阶段,医疗市场有望成为主要落地场景

脑机接口行业即将迈入产业化阶段,医疗市场有望成为主要落地场景

我国近年来持续强化对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的政策支持,逐步构建起覆盖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应用场景拓展的完整体系。2021年与2022年强调技术攻关,2023与2024年强调规范标准,2025年确立未来发展目标。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加速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加速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生物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日益激烈的态势,同时伴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大型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并购整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药品销售额在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分别为61.2%、29.5%和9.3%,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城市公立医院、县公立医院、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场份额分别为46.07%、15.18%、25.82%、3.51%、4.66%、4.76%。

2025年10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