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经营环境分析及发展方向预测(图)

         血制品利益依然可观  产能扩张压力短期难改善 

         渠道因素带来的景气下滑有望得到缓和:我们认为随着两票制推行压力的适应和山东疫苗事件带来的渠道冲击逐渐被消化,渠道变化对血制品行业造成的暂时影响将逐步恢复。 


         利益依然可观 血制品产能提升短期难以放缓: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血制品行业当前利润水平依然相对丰厚(且现金流情况仍然很好),各大血制品企业并没有放缓浆源拓展和单产提升的理由,为了巩固各自行业地位,扩大收入利润规模,血制品企业将进一步提升采浆量,未来血浆供应仍在快速上升通道中。 

         在不断增长的血浆供应和投浆规模下。未来人血白蛋白出现供应过剩和高强度竞争将是大概率事件,如不出现产能出清或需求大幅暴发,价格可能难以有起色; 静丙这一品种相对依赖销售活动和学术推广,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对销售费用和销售人员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小制品供需形势相对较好,但对刚需患者经济负担相对较重,未来市场趋势值得关注。我们认为,医保和福利政策改善,及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是可能的催化因素 

         行业并不会失去价值,但竞争很可能加剧

         多年来由于原料血浆供不应求,血制品行业有很强资源属性,行业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极其优越:这一行业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极低,利润率高,库存小,回款快,竞争格局好;唯一的限制因素是浆站审批和血制品定价监管。 

         但随着供应上升,血制品行业的如此优越的经营环境大概率难以持续: 

         从研发端看,我们认为不能盲目以西方血制品品种数目来对标国内情况。由于流行病学背景、用药习惯、医保和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差距,且小制品在血浆中含量微小,国内目前尚未生产和申报的血制品品种即使在国内上市,经济收益较小,甚至不足以弥补注册申报和生产研发成本,因此大力投入研发可能对解决当前困难效果有限。 

         压力主要存在于销售端。根据我们草根调研和访谈了解,目前人血白蛋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销售压力,静丙压力也开始浮现。相比直接降价,我们认为未来血制品销售压力将更多转化为账期延长、存货上升、销售费用快速增加等,净利率变化可能将大于毛利率变化。 

 
图:血制品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图:血制品企业存货周转天数
 

图:部分血制品企业销售费用率变化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血液制品产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图:部分血制品企业研发费用率变化
 


图:部分血制品企业毛利率变化情况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补强销售,提高效率  

         我们认为血制品企业的应对之道在于加强销售和提高经营效率。 


         在过去经营环境下,血制品企业销售力量一般比较薄弱,营销人员少,费用投入不足。未来血制品企业面对销售挑战,很可能将扩充销售队伍、灵活调节销售政策、加强学术推广;相应也要如同医药其他子行业一样开始的承受和平衡销售费用、账期、存货等代价。 
同时行业也将告别粗放提高产能的阶段,在净利率下滑的形势下,血制品企业必须更精细地控制采浆和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在这两方面,我们认为大型血制品龙头有着天然的优势,也是最有希望抵御景气下滑,穿越周期,实现长期发展的企业。 

         品种结构调整和行业整合有望继续深化 

         我们认为当前人血白蛋白面临销售挑战,而小型血制品企业的品种相对单薄,效率相对低下,经营压力不断加大。 

         参考西方血液制品发展经验,当行业发展遭遇瓶颈时, 品种结构将发生深远变化,其他血制品品种的销售贡献将不断上升;行业整合重组活跃,集中度出现新的一轮上升。

         我们认为上述规律对国内血制品行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今年以来天坛生物对中生集团血制品业务的整合、博雅生物控股股东高特佳收购丹霞生物、人福出售血制品业务、ST 生化重大资产重组等一系列密集的资本运作有力的验证了这一逻辑,且行业后续仍有可能出现更多重组整合事件。 

         由于人白承压,血制品企业也将更加看重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产品的市场价值。 

图:行业压力带来的国际市场整合和品种结构调整
 

         对进口人血白蛋白进行限制的可能性是行业潜在机遇 

         人白到目前仍然是国内血制品行业最重要的支柱品种。国内进口人白规模很大,如行业将来出现对人白的限制,将会大大改善行业竞争格局,是行业的潜在催化因素。但从目前报道看,尚未有相关政策明确的迹象。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