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端:处方外流是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本能选择
实施药品零差率迫使医院直接面临巨大的成本及转型压力。以四川省绵阳市出台的试点方案为例,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收入下滑将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补助和医院承担(7:2:1)的方式进行补偿。然而,根据卫计委发布的改革通知,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应控制在10%以下,意味着除20%的政府补助以外,医院将承担大部分损失。药品零加成情况下,医院开出的药品越多,需要承担的费用越多。DTP模式的出现为处方药提供了一个流出通道,同样也是医院压力的泄洪通道。因此在取消药品加成背景下,我们认为处方外流并不光是政策推动下的产物,更是医院顺势而为的本能选择。另一方面,相较普通零售药店,DTP药房能够给予持处方患者更专业的指导意见,承担了部分慢病管理职能,进而又为医院提供了一定附加价值。
图:2016年中国处方药终端分布
制药企业端:国内创新药步入快车道,数据信息锦上添花
国家药品批审制度改革启动,我国创新药发展正逐步步入快车道,改变我国以仿制药为主的局面。我国上市制药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从2012年的4.18%上涨至2016年的5.38%,逐年提高。在研药物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及抗病毒等领域。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连锁药房行业深度研究及十三五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DTP药房使得厂家能够快速接触到终端用户,并通过药房对其进行持续教育,从而获得稳定客源。医药分家政策下,制药厂商亜需寻求新的合作渠道导流医院溢出的处方药需求。相较现有“厂商→商业公司→医院终端→患者”的分销模式,零售方式使得制药企业的销售链条更为精简,直接面向患者。流通环节的缩减有利于药品的安全性控制与成本压,同时制药企业将更容易获取患者用药的反馈信息。对于新特药而言,患者用药记录对适应症范围的确定与后续市场推广意义重大。
零售药店端:利润空间压缩,差异化路线开启新市场
场地租赁成本上升以及竞争加剧导致零售板块利润空间压缩,行业利润率从2010年高点2.2%下降至1.7%。一方面,多数药店以租赁物业形式经营,而三线城市房租成本已达营业额10%以上,进超5%-8%的合理承受范围。另一方面,随零售药店数量与连锁化率不断提升(21.7万家,48.5%),加剧行业内竞争,挤压利润空间。对于零售药房来说,提供增值服务,打开差异化通道是其获得市场份额及新利润空间的必要出路。
DTP模式的行业净利率约8%-15%,高于普通零售药店5%-7%水平,而且专科药相较OTC药物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也将有助药房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图:2016年中国医药连锁企业前10强
消费端:购药模式专业便捷,医保账户充分利用
对于患者而言,DTP药房使得其拥有了处方药购买渠道的自主选择权,增加了其购药便捷性,同时获得专业的用药指导和个性化健康服务。在未来,药店O2O模式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提高患者对DTP药房的用户忠诚度。随零售药店医保支付的普及,个人账户金额的使用将更多的流向零售渠道,DTP药房有助患者充分利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由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构成,由于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的局限性,造成其累计结余逐年攀升。截止2016年末,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共74,392万人,统筹基金累计结余9,765亿元,个人账户余额5,200亿,人均余额699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