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电工行业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电工电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况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行业对电力的依赖明显增强,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建设逐渐由发电建设向电网建设转移,为实现清洁能源的开发、输送和消费,必须依靠智能化手段建设高效、清洁、安全、可靠的智能电网系统,不断提高其灵活性、安全性及防御能力。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领域,行业概况如下:

         1、电力行业稳步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上升,2016 年全国电力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143.78 亿元,同比增长11.30%,较2010 年的12,879.37 亿元增长95.23%。据国家电网预测,“十三五”期间国内电力需求将与国民经济实现同步增长,未来电力行业投资规模增速仍将维持目前的水平。

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2、智能电网建设保持快速发展

         (1)智能电网是我国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电网是建立在电力系统上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在信息传输、自动管控、智能互动等领域对传统电网进行了技术升级或创新,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生产、输送、运营、市场和消费等环节进行持续监测,并对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优化,进而提高电网的安全水平、提升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智能电网领域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规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

         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4 年、2015 年和2016 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投资总额分别为3,855.04 亿元、4,520.75 亿元和4,977.00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3.62%,我国电力供应能力、电网输配电调度能力、能源优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家电网投资总额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2)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2010 年3 月修订),规划2009-2020 年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3,840 亿元,其中:2009-2010 年是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本阶段预计投资341 亿元;2011-2015 年是全面建设阶段,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本阶段预计投资1,749 亿元;2016-2020 年是引领提升阶段,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阶段预计投资1,750 亿。

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各环节具体投资及比例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从上表可以看出,智能电网建设是综合性的建设,涵盖整个电网产业链六个环节及通信信息平台的整体升级优化。目前,智能电网建设仍处在示范、推广与完善阶段,主要投资集中在智能配电、变电、用电及电力通信信息领域,着力解决电能计量、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分布式能源推广等问题。

         (3)南方电网的智能化建设保持快速发展

         南方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2013 年)为规划、研究与示范阶段;第二阶段(2013-2020 年)为示范、推广与完善阶段,逐步建设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

         2013 年至2015 年,南方电网分别完成电网投资638 亿元、658 亿元和674亿元,2015 年同比增长2.43%。与国家电网相比,南方电网智能化建设尚有较大空间,未来南方电网将继续加大并优化电网投资,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提高电网输配电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将为行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与利润空间。

         (4)农网建设和电能计量设备的更新轮换是行业新的发展引擎

         近年来,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的技术进步和高速发展带动了电能计量市场的繁荣。国内智能电表替换传统电表工作将于“十三五”期间完成,后续表计类产品市场增长将来自于农网建设升级改造、智能电表更新换代、四表集抄等创新技术产品应用。

         1)农网建设投资逐年增长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用电量持续增长。小城镇和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既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活条件,又有利于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带动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2016 年2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对农村电网实施新一轮改造升级工程的目标是到2020 年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国家电网近三年农网投资总额分别为464.50 亿元、1,257.99 亿元、1,718.00 亿元,近两年同比增长率为170.83%、36.57%,农网建设全面提速。南方电网已确定将在今后两年每年投资270 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工程,持续加强农网建设。

国家电网农网投资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2)电能计量设备的更新轮换即将开启新的增长引擎

         随着技术进步,计量产品的更新换代持续进行。另外,作为计量器具,要求电能表可靠性强、质量稳定、准确性高,根据国家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电能表属于强制检定设备。根据《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试行)》的规定:“……水表和电能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根据国家标准《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1999电子式交流电能表)规定:“使用中的安装式电能表检定周期一般为5 年”,根据国家标准《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JJG596-2012 电子式交流电能表)规定:“……其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8 年”。

         目前,2009 年国家电网首次集中招标的表计类、终端类产品基本已达到轮换年限,因此电能表的定期轮换和升级换代,保证了未来市场容量持续增长。

         综上,智能电网建设已成为政府投资稳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同时,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及电网改造也处于全面推进阶段,国际智能电网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3、智能配电网建设将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大量接入,电网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配电网作为电能量输送用户的最后一环,是保证供电质量、提高运行效率、创新用户服务的关键环节。因此,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过去的几年,智能配电网推广一直走在智能电网普及的最前端。随着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施,各国政策和资金投入的加大,智能配电网市场未来将迅速增长。目前,全球经济发达国家的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未来发达国家以原有的配网设备更新换代需求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新建智能配电网系统需求为主。

         我国配电网自动化从 2009 年开始启动,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正在步入全面推广阶段,目前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还较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陆续提出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目标和方案。2014 年国家电网首次将配电自动化主站和配电自动化终端纳入集中招标范围,招标范围包括8 个省电力公司,2015 年第二次配电自动化终端产品集中招标,招标范围包括18 个省电力公司。预计未来集中招标的范围将继续扩大,客户对供应商的产能、质量、履约率的要求将会日趋严格。

         2015 年8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全面加快现代配电网建设,明确到2020 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0%,2016-2020 年配电网建设改造累计投资不低于1.7 万亿元。因此,配电网建设将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新一轮的投资重点,相关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4、电网信息化产品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用电数量和质量需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现状是电网企业深层数据处理能力尚跟不上发电、输电、用电规模的迅速扩张,电力能源智能调配体系和自动化管控体系建设滞后,季节性、技术性、地域性缺电长期并存,致使能源的使用效率难以有效提升,还威胁到电网安全和用电安全。国家电网2016 年总体发展目标提出,至2020 年建立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用电安全、电力能源调配效率等问题的严重性和自主创新的迫切性已日益成为电力行业的关注焦点。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深入,大量的发电、输电、用电等运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可以提高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性、准确性,提高电力能源调配、电网运行效率和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并协助电厂、电网公司节约发电、输电成本以及减少异常用电等。在国家政策指引和技术逐渐成熟趋势下,电网信息数据采集、处理领域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相关市场需求将逐步显现,未来电力行业将大力提升数据处理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化水平。

         行业内掌握庞大数据库、海量数据分析技术领先的企业,将逐步升级为基于电网数据分析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相关软件的技术开发、数据分析等产品具有良好市场需求前景。

         (二)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国内电力设备企业主要面向电网公司进行销售,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各省网公司。目前中国电力设备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内企业较多,尤其在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设备市场,国家电网智能电表及终端设备集中招标中标的生产厂商已超过100 家,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2009 年以来,主要客户均采取集中招标模式进行采购,招标方式和产品标准的逐渐统一,各厂商的规模化生产能力、质量控制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市场服务能力和及时交付能力成为竞争主要着力点,能够面向全国区域进行销售、研发实力强、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突出的厂商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市场化程度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综合 2009 年至2016 年国家电网电能计量领域的集中招标情况,科陆电子、三星医疗、林洋能源、海兴电力、炬华科技等厂商处于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设备市场领先位置,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三)主要竞争对手概况

         目前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智能电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参与集中招标的主要企业有:海兴电力、三星医疗、科陆电子、林洋能源、光一科技、炬华科技等。

电力电网行业主要竞争企业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 存储器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 存储器市场需求旺盛

2025年随着关税战不断升级,中美双方都宣布对原产于两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一环,集成电路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政策持续推动国产化

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政策持续推动国产化

在DRAM和NAND Flash两种存储芯片市场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在这两个细分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4%、28%和23%。

2025年06月23日
碳化硅(SiC)行业将迎变革 新需求快速涌现

碳化硅(SiC)行业将迎变革 新需求快速涌现

由于SiC衬底生产工艺壁垒高,生产良率较低,全球产量具有明显的瓶颈,因此其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此外,外延片的参数性能会受到SiC衬底质量的影响,其本身也会影响下游器件的性能。由此可见,SiC衬底及外延片是SiC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行业的附加值向上游集中。

2025年06月19日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3,58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出口金额为1,59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30%,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受益行业国产替代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出口/进口金额比值逐步提高,从2011年的19.14%提升至2024年的44.47%。

2025年05月14日
毫米波雷达优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推动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毫米波雷达优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推动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发展改革不断推进,毫米波雷达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的ADAS系统。2021年我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已达1274万颗,展望未来,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不断扩大,2026年出货量有望超7000万颗。车载毫米波雷达数量也快速增长,2024年前端安装总量达到了2341万颗。

2025年05月14日
六维力矩传感器产业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打开应用新场景

六维力矩传感器产业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打开应用新场景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具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得到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同比增长14.2%。

2025年04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