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医药流通行业市场需求和供给持续同步增长。从市场需求来看,医药流通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来自以下几点:人口基数的增长、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老龄化的结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对健康意识的增强;政府投入加大,医保体系不断完善后居民医疗需求的有效释放等。
从药品供给来看,科技进步所创造的新药及仿制药加速上市,使得以居民可承受价格进入市场的药品供给也将越来越多。零售药店作为药品流通渠道的一环,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于需求和供给的持续同步增长。
从零售药店布局来看,目前我国区域医药零售市场存在一定的供求不平衡状况。国内一、二线及区域中心城市零售药店分布数量较多,特别是中心城区及大型商圈等“特定区域”药店密度偏高,市场供给充足,能够充分满足相关区域的消费需求,居民购药便利性较高;而农村和偏远地区零售药店数量偏少,市场供给尚不能满足当地消费需求,农村和偏远地区与大城市的购药便利性差异较大。
(二)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1、连锁经营模式
零售药店是医药零售行业主要终端之一,零售药店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单体药店和零售连锁药店两大类,其中零售连锁药店凭借统一的管理方式、可复制化的经营模式、高效的运营效率,成为目前零售药店行业较为先进的经营模式。
医药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药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个门店,在同一总部的管理下,采取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质量标准、采购和销售分离、实行规模化管理经营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医药连锁经营模式分为医药直营连锁和医药特许经营连锁两种常见形式。
医药直营连锁是指连锁门店均由公司总部全资或控股开设,在总部的直接领导下统一经营,总部对各店铺实施人、财、物及信息流等方面的统一管理。直营连锁利用连锁组织集中管理、分散销售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
医药特许经营,即连锁加盟,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2、多元化经营模式
零售药店的多元化经营,主要包括经营品类的多元化和经营业态的多元化。零售药店在经营中需要不断主动升级商品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性价比、定位准确的商品以满足其消费需求。零售药店一方面加大对处方药的专业化营销力度,通过病种分析等手段提高商品营销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在商品组合中向非处方药以及非药品商品进行延伸,推出保健品、食品、医疗器械、日化用品等多种商品品类,通过便利的消费体验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带动销售收入的有效提升。
除了销售品类增加以外,零售药店还在不断进行业态创新。通过更加准确的经营定位和对目标客户及商品组合的进一步细分,零售药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商品及服务,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客户满意度,提高盈利能力。近年来药品零售行业已经出现了如大卖场店、药妆店、新特药店、药诊店和店中店等多种业态,这些创新业态提升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和购物体验,体现了药品零售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3、盈利模式
医药零售企业主要通过所经营商品的进销差价和向上游供应商收取服务费等方式盈利。
(1)商品的进销差价
一般医药零售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商品的进销差价。根据商品进销渠道和进销差价的高低,可分为较低毛利的常规品种和较高毛利的代理品种。
常规品种主要为供应商对终端普遍供应的品种,此类品种供应商未对渠道进行分类管理,价格透明度较高,零售终端竞争比较激烈,进销差价较低,同时此类品种销售规模较大、消费者认知度较高,能够吸引较大的客流。
代理品种指供应商对渠道进行了分类管理,医药零售企业能够获得供应商产品的全国或部分区域的独家或多家代理权,此类品种供应商减少了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和终端推广市场费用,医药零售企业可以赚取更多的进销差价。其中医药零售企业拥有商标权的代理品种一般称为医药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品种。
在医药零售企业经营之初,主要以常规品种为主,满足各种人群对药品的基本需求。在医药零售企业逐步被消费者认可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后,通过自身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逐步加大代理品种的比例,从而提升自身的利润水平。
(2)向上游供应商或厂家收取服务费
药品厂家或供应商在市场销售过程中需要医药零售药店的营销配合,特别是终端产品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供应商或厂家通过向药店支付服务费的形式来换取药店的促销服务及其它管理服务,如新产品的推广及特殊陈列促销等。药品供应商或厂家往往愿意向具备市场影响力及销售规模的零售连锁企业支付更多的服务费来换取零售连锁企业的服务支持。零售企业通过为供应商或厂家提供终端陈列、广告、促销、收集顾客对产品建议等服务,让供应商或厂家能够及时把握市场走向、改进产品、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实现双方的共赢。
(三)行业的区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1、区域性
医药流通行业在药品特点上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但目前行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地区医药流通行业发展不均衡,行业显现一定的区域性差异特征。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5 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5 年,全国六大区域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比重分别为:华东37.9%、中南22.9%、华北16.4%、西南12.8%、东北5.4%、西北4.6%;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销售额占到行业销售总额的77.2%。医药流通行业销售额与区域经济规模体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关联性。
2015年全国六大区域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比重情况(单位:%)
2、周期性
医药流通行业属于商品流通领域范畴,且药品刚性需求特征明显,其发展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人民用药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不随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大幅波动,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3、季节性
当季节交替或者传染病流行时,患病人数有增加,用药需求会出现暂时性提高,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
(四)行业与上下游的关联关系性
医药行业产业链包括医药制造、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和消费者等环节,医药制造、医药批发同属于医药零售业的上游,消费者是医药零售业的下游消费市场。
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了2 万亿元。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企业实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保证了药品供应,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保障。
医药制造企业与零售药店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对于普通药物,医药零售企业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采购议价能力较强;对于品牌类药品,医药零售企业则会一定程度上受到供应商的牵制。另一方面,零售药店熟悉消费者需求,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消费习惯。零售药店能够及时掌握药品销售的趋势及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上游药品制造企业,从而影响其产品规划、研发与生产。
消费者对于药品、其他健康相关商品及服务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是零售药店企业能够持续优化商品结构,不断进行商品体系提升以及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源动力。医药零售企业只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效地加强消费者和零售药店的关系,增加消费者持续消费的概率,从而提升零售药店的口碑和经营业绩。
随着现代商业模式的变革,减少中间环节是变革大趋势,目前医药经销商正在向医药代理商转变,医药零售商将逐渐取代医药经销商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五)行业壁垒
1、政策及经营资质壁垒
由于药品是关系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特殊商品,因此医药流通行业受国家政策管控较为严格。药品经营企业需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医药零售企业经营医疗器械、食品等品类需取得相关经营许可;门店需经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核准方可获得医保资格;药品零售价格受到国家政策的一定限制。医药零售企业受国家较多管控,并需取得各类资质方能经营。
2、规模壁垒
医药零售企业只有通过规模化经营才能实现“低成本、高利润”。医药零售企业盈利能力取决于与上游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和在下游消费者中的影响力,规模优势有助于提升企业议价能力并提供较好的售后服务,在市场上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3、资金壁垒
医药零售企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和购置运输设备以及投入相应的流动资金,才能保证日常经营活动的进行。为了规范医药零售企业,国家监管部门对新进入者的硬件设施和流动资金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进入者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同时,采用直营方式的医药零售企业,门店的前期投入也需要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做支撑。
4、品牌壁垒
医药零售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往往取决于所拥有的知名度、信誉度及品牌优势。由于医药消费关系到消费者用药安全及生命健康,医药消费具有较强的惯性,当消费者对固定的购药场所、购药服务对象形成习惯,消费者在没有受到特别外来因素干预或者负面影响下,不会随意改变其原有的惯性行为。先进入的医药零售企业将拥有先天的客户吸引力,也成为后来者的进入障碍。
5、人力资源壁垒
零售药店是医药流通行业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终端环节,其从业人员特别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责任是确保患者或消费者获得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因此,零售药店对专业化的人力资源要求较高,为了满足政策需求及消费者的需求,引导消费者的健康消费,医药零售企业的每个门店都需要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从人员;随着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高级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连锁运营的管理能力,亦需对医药知识、营销知识、物流知识、信息化系统知识等有深入了解。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主管部门政策扶持,有利于医药零售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医药零售行业健康发展。国家鼓励零售药店发展连锁经营,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压缩占据过大市场份额的城市医院药品市场,促使药品消费向药店分流;提出引导和鼓励药品经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手段做大做强,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出创新药品经营模式;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药妆、保健品、医疗器械销售和健康服务等多元化经营;鼓励药品连锁企业发展规范化连锁,树立品牌形象,拓展跨区域和全国性连锁网络,发挥规模效益;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推行“两票制”,清理妨碍零售连锁药店发展的政策障碍。诸多政策的出台,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宏观经济的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医药零售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加。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福格尔教授的研究,随着居民收入每增长10%,居民用于健康医疗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增加16%,超过生活中其他消费开支的相对增长比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为医药零售行业的发展。
(3)政府财政投入加大,直接刺激医保参保人员对药品消费的需求
当前,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政府不断加大对医药卫生的财政投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 年至2015 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达56,400 亿元,年均增长20.8%,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比重从2008 年的5.1%提高到2015 年的6.8%。2016 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12,363 亿元,比2015 年增长3.7%。全国财政医疗支出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府补助。
2016 年,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者的每人每年补助标准已由2011 年的200 元提高到420 元。补助标准的不断提高扩大了弱势人群的医疗保障程度,为药品使用增加提供了基础。新医改方案里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降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等方式,直接刺激药品消费的需求,使零售药店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医保定点药店与医疗机构相比,在购药可及性、便利性、药物品种丰富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医保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获得医保资质的零售药店能够锁定客流,提升销量,有利于扩大零售药店的市场发展空间。
(4)人口结构的变化,提升了医药零售行业的市场需求
我国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人口总量已从2000 年的12.7 亿增长至2015 年的13.7 亿。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2000 年的7.0%提升至2015 年的10.5%。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预测,到2020 年,我国6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 亿。老龄人口是医药零售行业最重要的消费群体,人口的老龄化直接增加了零售药店的市场需求。
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比例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由2000 年的36.2%,增长至2015 年的56.1%。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制定的目标,到2020 年我国城镇率将达到60%,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对医药的消费能力较强,由此提升了零售药店的市场需求。
(5)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增加了对健康医疗和健康产品的消费需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健康意识逐渐加强,其用于健康医疗的消费相应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也在不断扩大。医疗保健知识的广泛传播促使了亚健康人群主动提升自我健康意识,从而增加对健康产品的消费需求。
(6)我国居民慢性病用药需求增大,扩大了医药零售行业的市场空间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改变,由原来的营养不良、传染病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转化。据卫计委2012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慢性病确诊患者为2.6 亿人。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具有患病率高、病情相对稳定、需要长期用药等特点,我国规模庞大的慢性病患者群体存在大量的用药需求。医药分开的推进、执业药师队伍的扩大和O2O 模式的推广,为零售药店开展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基础。零售药店具有药学服务方面的优势,慢性病患者可就近在定点零售药店凭医生处方购买药品,极具便利性。
2、不利因素
(1)经营成本提高和零售价格下降
随着近年来部分地区房屋租赁价格不断上涨,员工的工资薪酬水平不断提高,医药零售企业的门店租金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普遍提高。此外,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药配送的终端渠道逐步拓展至乡镇及农村地区,在药品市场扩容的同时,企业配送成本也相应增加。上述经营成本的提高对医药零售企业实现利润增长构成不利影响。
为了降低普通消费者的用药成本,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出台调控药品价格的政策,药品零售价格的下降也将对医药零售行业的利润水平构成不利影响。
(2)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人才对于医药零售连锁企业至关重要。自我国实施新版GSP 认证以来,医药零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医药零售连锁企业迫切需要掌握药品、医疗器械、诊疗等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同时,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精通连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行业技术,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制约医药零售企业的发展。
(3)新医改政策的不确定性
尽管新医改的总体方向是“医药分开”,长期来看将促进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但新医改政策同时也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措施与工作思路。在现阶段,国家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社区医疗机构销售基本药物范围逐步扩大,在短期内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占零售药店的市场发展空间和行业毛利率,对行业发展构成不利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