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辽宁医保制度改革大有成效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用大

       导读:辽宁医保制度改革大有成效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用大.过去被群众和社会关注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困难群体争取医疗保险权益的上访现象基本消除,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
中国医保健品市场格局调查及未来五年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国营或集体所有制单位包办城镇职工及其家属、乡村农民的医疗卫生体制开始起步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共实施过三次大的医疗体制改革,即1985年开始的医院补偿机制改革,1997年开展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以及2009年全面启动新一轮即本轮医改。经过三次改革,一个不同于原有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医疗制度的新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对于促进辽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网基本形成

       十几年来,辽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职工、乡村农民、城镇居民、在校学生、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参保范围,整体参保率逐年提高。截至2013年年底,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33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1625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70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196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参保率达到96%以上。加之民政部门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工会部门的互助医疗制度及商业保险等辅助制度,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险网,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

       (二)特殊群体参保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辽宁关闭破产企业和无缴费能力职工以及城乡低保群体,均已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政府将困难群体的参保问题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加以解决,完善了困难企业职工和低保人群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共筹集资金100多亿元,将全省国有及集体关闭破产和无缴费能力企业150万退休人员、130多万城镇低保人群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过去被群众和社会关注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困难群体争取医疗保险权益的上访现象基本消除,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医疗保障水平大幅度提升

       首先,城乡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平均报销比例超过70%。通过适当降低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和提高其支付限额,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不断提高。截至目前,根据不同定点医疗机构级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符合规定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9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65%-85%之间。

       其次,建立了门诊统筹制度。参保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患小病在基层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按40-60%的比例报销。

       再次,建立了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部分参加商业保险,建立起大病医疗制度。参保人员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时,超过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最高支付限额部分,通过商业保险可给予50%以上的补偿,大大降低了患重大疾病参保人员的个人和家庭负担。

       最后,建立了门诊特殊病种医疗费用报销制度。参保人员患不需要住院但在门诊就医费用很高的一些特殊疾病,其医疗费用按住院报销的比例给予报销。目前各地确定的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普遍在10种以上,个别地区达30种以上。

       (四)基本医疗保险的业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达到3000多个,定点药店达到5000多个,全部实行定点协议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定点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加明确,协议的约束力不断增强。全省加强医疗保险的网络建设,基本实现了网上监督、网上结算。目前98%以上统筹地区实现了医保费用即时结算,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费用网络结算系统(即“一卡通”)已基本开通。制定了全省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各地经办机构建立业务经办窗口,规范业务办理程序。推进医保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结算方式,建立依托城镇居民门诊统筹推进按人头付费制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目前我国近百个IND干细胞创新药中,据我们结合医药魔方数据不完全统计,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约3项,II 期临床试验约10项,适应症涉及关节、肺及呼吸疾病、抗宿主病、肝衰竭肝硬化、肛肠、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血液制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其临床刚需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且出口常态化发展,未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仍将持续高景气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人血白蛋白是国内血液制品中最大的销售品种,也是唯一可以允许进口的血液制品;而重组类凝血因子产品则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超过 30%)。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处于成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预计2031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七千亿元。另外,国内医美也步入激烈的竞争和淘汰赛阶段,大型连锁品牌医美机构优势显著,预计连锁化将成为趋势。未来机构正规化、正规专业医生需求扩大化、经营产品合法化等因素将促进合规医美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

2025年02月08日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5年01月23日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自2018年年末4+7城市试点启动以来,化药注射剂的国采便成为市场焦点。随着越来越多产品通过评价或视同通过评价,化药注射剂从第五批国采开始进入井喷期,2018-2022年间已有超120个产品纳入集采名单。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有所受阻,但2021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市场规模达6063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8110亿元,同比增长28.3%,行业市场规模实现较快速度增长。2024年上半年达到4582亿元。

2024年11月27日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成功率(占比85.5%)、服务水平(占比46.1%)和价格(占比33.4%)是患者治疗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而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55.7%),其次是成功率(占比48.9%)和心理负担(占比41.1%)。

2024年11月06日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MRB和ResearchandMarkets,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使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市场的扩展,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332亿美元,2018-2022年CAGR为7.35%,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57亿美元,CAGR达6.60%。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