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兽药在防治病毒性传染病中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分析,倡导中西医结合用药应科学利用中兽药在增强动物抗病力和调理身体机能上有的独特优势,尝试大力推进其应用于预防畜禽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以及早期治疗和防止病后复发。
参考《中国兽药产业市场供需调研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中兽药在防治畜禽病毒性传染病中的发展
科学利用中兽药优势
倡导中西医结合用药应科学利用中兽药在增强动物抗病力和调理身体机能上有的独特优势,尝试大力推进其应用于预防畜禽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以及早期治疗和防止病后复发。例如,在防治鸡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方面,若单纯利用接种疫苗方法预防,由于疫苗品种、接种程序选择不当,或者环境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无法有效地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很可能导致抗原变异甚至出现超强毒株,反而给该病的预防带来风险。
如果在治疗上单纯应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尽管疗效很好,但是由于二者成本高,而且卵黄抗体吸收太慢,因此不能高效的治疗该病。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探索使用中药治疗该病,并且已经取得成效。在利用中兽药优势的基础上采用中西结合用药的模式防治畜禽病毒性传染病是中兽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预防疾病方面,扶正固本类中药能够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抗菌西药则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二者合用能够达到全面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在疾病治疗方面,中西药合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协同作用、药效互补和毒性互制方面。此外,中西药合用的复方制剂,如复方禽菌灵、止泻补液合剂、石膏阿司匹林汤等,也是中兽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中兽药特有的天然属性,使其在防病治病中能够有效控制药物残留和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保证畜产品的安全生产,推动绿色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中兽药药理研究
创新中兽药开发应用对中兽药的药理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调节免疫功能机理的研究、抗病原体作用机理的研究、抗炎和抗应激作用机理的研究、动物保健和增产作用的研究。应结合中药药理学和中药化学,通过对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中兽药的确切疗效和研发新药。此外,应加大高等学校、制药企业、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的合作,通过科研和实践相结合,揭示出中兽药在防治畜禽病毒性传染病方面更多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向,开发出更多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制作工艺先进的中兽药制剂。
完善中兽药技术规范
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中兽药的新药研发过程中,要严格遵循GLP(中药安全性评价规范),不仅要有标准化的动物模型和试验方法,而且要对实验室的人员、仪器、科技档案、试验监督等进行制度上的规范。提高中兽药研究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促进学术研究深入和发展。在中兽药生产上,应该在保证中兽药属性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从中药的种植(养殖)到生产销售中的各个环节做到制度健全、有章可循。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科学的加工工艺、严格的量化标准,不断扩大规模,建立更加高效安全的中兽药生产体系。
大力弘扬中兽药文化
增加技术与资金投入要加大中兽药文化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强调中兽药的保健作用与绿色无公害的特点。对于出口企业,应该抓住机遇,以中兽药具有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的特点为突破口,扩大中兽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强中兽药研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对中兽药企业的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创新加工工艺,学习先进的营销手段,实现对中兽药应用和发展的良性改革。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