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移动医疗产业寻找微信级应用刺激

        导读:移动医疗产业寻找微信级应用刺激。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正被信息技术悄无声息地改变。带着手机去看病,智能手环时刻监测你的心率,无线跌倒预防设备时刻监测老人的行走,远程会诊帮助几千里之外的医生指导治疗病情……当移动医疗生产链上的医疗设备商、软件商、系统方案商,还有闻风而动的风险资本,纷纷加入掘金队伍。


        参考《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
        中国报告网移动医疗行业分析师指出,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正被信息技术悄无声息地改变。带着手机去看病,智能手环时刻监测你的心率,无线跌倒预防设备时刻监测老人的行走,远程会诊帮助几千里之外的医生指导治疗病情……当移动医疗生产链上的医疗设备商、软件商、系统方案商,还有闻风而动的风险资本,纷纷加入掘金队伍,个人健康管理革命时代已经来临。移动医疗服务领域目前的主要应用有:远程教育与培训、远程数据采集、远程监控与管理、针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协同诊疗与护理、疾病与流行病传播跟踪及诊断治疗以及慢性病与健康管理支持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移动医疗设备拥有巨大的市场蓝海。工信部正酝酿出台政策支持这一产业发展,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也非常看好这一产业前景。但是,移动医疗产业现在尚处于萌芽期,还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可以借鉴,各家公司基本处于亏损或盈亏平衡状态。

        试想到2016 年,医生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通过一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反馈的信息查看地球任一角落中某个病人的心电图,这就是正在发生的医疗技术革命。许升达是厦门凌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凌拓科技)总经理。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日前被中小板上市公司邦讯科技以 2.4 亿元的价格购得。媒体质疑凌拓科技尚是一家亏损企业,邦讯科技何以慷慨解囊豪掷千金?刺激邦讯科技志在必得的,正是眼下街头巷尾热议的移动医疗,亦称为可穿戴医疗,而凌拓科技正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先行者,邦讯科技看重的正是其市场前景。何为移动医疗?比如通过智能手机收集、存储、分析和上传生命体征、位置等数据,医生可以更及时地展开病情监测;利用覆盖完善的移动网络,能通过手机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无线跌倒预防设备把加速过滤器和重力传感器与手机网络相连接,以监测老年人的行走状态,预防他们的“跌倒”。

        中国报告网移动医疗行业分析师指出,五年内全球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将为移动运营商带来 115 亿美元收入,而医疗设备厂商、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将分别获得 66 亿美元、26 亿美元和 24 亿美元收入。体育与健康移动应用的市场规模,将从 2010 年的 1.2 亿美元增长至 2016 年的 4 亿美元。到 2016 年,无线网络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13.4亿美元,届时将有 3000 万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中的“医疗局域网”相连接,可佩带在人们身上的无线医疗感测器将达到 1 亿台。中国报告网移动医疗行业分析师指出,移动医疗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首先是亚健康人群大幅增加。中国报告网调查发现,35 岁至 65 岁的人群正在成为慢性病大军,其中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疾病发生之前通常有“生理异常”,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亚健康指标的测量,可以提早发现慢性病,有利于治疗。其次是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中国报告网研究指出,预计 2020-2050 年中国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上世纪 60、70 年代是生育高峰,这个阶段每年增加 620 万人,到 2050 年,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 4 亿,老龄化水平达到 30%。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尤为需要指出的是,人力成本的上升会是导致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是慢性病年轻化,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

        根据2012 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公布的数据,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确诊患者 2.6 亿人,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比如说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一亿人,高血压病人超过两亿人。“上述三大人群都需要时刻的健康监测,这就催生了移动医疗设备的刚性需求。”卢朝霞表示,移动医疗设备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动态监测,提供全面的临床诊断数据,有利于寻找病因,实现防病和早期治疗。通过移动智能医疗设备可以持续跟踪患者后续情况,医生可以动态评价药物的疗效,及时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对暂时无法痊愈的疾病,如糖尿病,需要进行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控;有些疾病复发概率高,如心脏疾病,心脏功能随年龄衰退,心脏病患者需要实时监控以避免病情突变。中国报告网数据显示,2012 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 18.6 亿元,较上一年增长 17.7%。预计 2017 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 125.3 亿元。按照GSM 对移动医疗行业测算标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的市场占比约 39.83%,中国报告网移动医疗行业分析师预计,到 2017 年中国可穿戴便携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 50 亿元。工信部一直在推动医疗产业信息化,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助力移动医疗发展。在电子商务的“十二五”规划和物联网的“十二五”规划里,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和个人医疗监护都被列为重要项目。2013 年 8 月,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起草了促进信息消费的意见,按照这一部署,工信部 2013 年挑选了 6-8 个城市作为信息消费的试点,移动医疗也在试点项目当中。

        关于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专家认为行业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移动医疗产业的完整模式由“硬件——软件——云端”三部分构成,三者组成该产业链的闭合模式。诸如血压计等硬件是采集数据的入口,硬件将这些数据回传到软件 APP,由 APP 回传到云端,医生就可以在云端上看到每位客户的健康情况,而且当这些数据组合成大数据之后,也将诞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在移动医疗的鼻祖——美国,个别公司刚刚走上正轨。CardioNet 是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其主要产品是 MCOT,能够记录 30 天内患者的心电图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公司监控中心,后台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并且将报告发送给患者。CardioNet 的检测效果,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通过对 17 个医疗中心 300 位病人的随机临床试验,得到 CardioNet 的检测效果是 Loop event monitors(一种医学中常用的心律不齐检测方法)的检测率的三倍。在实际应用中,它表现出来的优势体现在:高检测率,其他方法没有检测出来的病人中,有 53%的病人通过 CardioNet 系统检测出了心律不齐;紧急提醒效果显著,20-30%的病人触发了紧急提醒系统;辅助医疗诊断效果好,医生根据 CardioNet 诊断系统的结论,改变了67%的病人的治疗策略。2013 年 6 月,CardioNet 宣布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与其签订了三年的协议,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将购买大批产品为其超过 7000 万的医保客户服务。受此消息影响,CardioNet 股票在一个月内累积收益率超过 100%。CardioNet 这一绝招,也正是九安医疗欲复制的模式。九安医疗自 2009 年底开始研发移动医疗设备至今,已有 iHealth 系列十大产品,包括血压计、血氧仪、血糖仪等。

        除保险公司外,医院也成为九安医疗开辟的阵地。目前九安医疗与天津三潭医院合作,该医院拟运用九安医疗的移动医疗设备对 3000 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浓度监测。如果这条路走得通的话,预计今后医院也会采购其产品,用于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心脏病人的远程监测。中卫莱康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也可谓是行业“前辈”,该公司从医院开始,与保险和电信合作,坚持做服务商。中卫莱康的心电监测服务用一部可以测量心电图的手机或者腕表,即时记录和传输心电图,系统能够实现对用户心电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测,具有随时随地、及时回复、监测准确的特点,可以为广大亚健康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心脏病患者提供日常的心脏保健服务和病情监测预警,为用户提供标准心电管理、常规血压管理、常规血糖管理、运动、自助疲劳度测量、自助服药管理、自助膳食管理等多项健康服务。中卫莱康坚持服务商的定位,采用销售服务的方式,开发了多种收入方式。公司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不同的定价,由用户选择支付。一是从医院开始拓展。目前为止,国内 60 多家治疗心血管的医院都已经购入了中卫莱康的整套解决方案。公司将终端和服务卖给医院,医院可以出租给做完手术、已经出院但还需要观察的病人,每天的租金需要 100 多元。数据库中存储着每一个用户的信息,在医生调用的同时,公司的呼叫中心也会给出反应。二是与保险公司和运营商合作开发个人消费者。2011 年,中国电信在零售柜台推出了中卫莱康的手机。中卫莱康将心电图监测服务打包出售给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再以收取年费的方式卖给个人。行业中的另一前辈当属深圳市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元素医疗通过一部 3G 手机、一台便携式血糖血压检测仪,随时随地测量用户的血糖、血压,测量结果还会同步上传到三甲医院的网络保健中心数据库形成个人健康记录,一旦健康指标出现问题,网络保健中心会第一时间提醒就医。新元素医疗早在 2012 年就有接近 2 亿元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会员年费收入。新元素医疗和医院的合作模式是帮助医院成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然后按照会员数量向医院收费。如果不是合作医院的用户,可以缴纳 200 元年费,成为网络健康中心的会员就不限次数做检测。二是销售检测设备。三是政府补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成功率(占比85.5%)、服务水平(占比46.1%)和价格(占比33.4%)是患者治疗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而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55.7%),其次是成功率(占比48.9%)和心理负担(占比41.1%)。

2024年11月06日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MRB和ResearchandMarkets,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使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市场的扩展,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332亿美元,2018-2022年CAGR为7.35%,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57亿美元,CAGR达6.60%。

2024年10月28日
中医药产业长足进步推动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 白云山GAP药材基地数量领先

中医药产业长足进步推动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 白云山GAP药材基地数量领先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4年10月19日
我国全自动血细胞仪行业供不应求局面长期存在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全自动血细胞仪行业供不应求局面长期存在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我国各类医疗机构对于血细胞仪的持续采购和更新,全自动血细胞仪有望获得持续提升的渗透率,从而带动行业规模持续发展。截止2023年,我国全自动血细胞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6亿元,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2024年10月15日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高速发展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缩小与外资品牌差距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高速发展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缩小与外资品牌差距

生物试剂行业的发展与基础科研、体外诊断、疫苗、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产业的快速进步相辅相成,虽然我国生物试剂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 2019年的149.59亿元以10.9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2023年的226.59亿元,增速远高于上述同期全球生物试剂市场增速。

2024年10月12日
我国干细胞治疗行业目前处成长期 需求量巨大 但渗透率仍处较低水平

我国干细胞治疗行业目前处成长期 需求量巨大 但渗透率仍处较低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3月31号,美国有1480家企业经营的2754家诊所在出售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干细胞治疗产品,同时美国出台干细胞治疗行业的相关政策较早,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2023年北美地区市场规模占比为55.71%,欧洲地区占比15.98%,亚洲地区占比为24.03%。

2024年09月27日
我国近视人群规模不断扩大,近视防控市场大有可为

我国近视人群规模不断扩大,近视防控市场大有可为

根据《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披露数据,2016-2020 年,我国近视人口从 5.4 亿人增至 6.6 亿人,全国视力问题人口占比从 39.2%升至 47.1%,近视情况严峻。

2024年09月02日
国内保健品批文效率提升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发展空间较大

国内保健品批文效率提升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发展空间较大

调研显示,仅有半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蓝帽子的含义较为了解。从人群认知情况来看,蓝帽子概念在90后、85后及高线城市人群中相对普及,而70后、下沉市场人群尤其需要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蓝帽子概念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度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在正确认知蓝帽子标志含义后,8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优先购买带有该标志的保健品。

2024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