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中国乙肝疫苗市场竞争格局变动情况分析

  导读:2013年中国乙肝疫苗市场竞争格局变动情况分析,而与此同时,很多业内人士希望不要过分解读此次事件,因为若造成市场对乙肝疫苗恐慌而导致接种率下降的话,最终会导致数十万儿童死亡。

  乙肝疫苗疑致婴儿死亡事件,让康泰生物成了众矢之的。

  12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暂停使用康泰生物的全部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据21世纪网统计,截止12月24日,贵州、海南、江西、深圳等省市已叫停使用康泰生物乙肝疫苗,并紧急调配其他厂家生产的乙肝疫苗。

  与此同时,浙江、北京等省市也向公众澄清未使用康泰生物乙肝疫苗。

  据招商证券统计,2013年前10月,乙肝疫苗市场共批签发9107万瓶,同比增101.9%。其中康泰生物2399万瓶,占26.3%;大连汉信2647万瓶,占29%;天坛生物2353万瓶,占25.8%;华北制药的金坦生物1093万瓶,占12%;华兰生物267万瓶,占2.9%。

  在上述背景下,熟悉乙肝疫苗市场的业内人士认为,康泰生物乙肝疫苗“地盘”或将被其对手挤压市场占有率。

  而与此同时,很多业内人士希望不要过分解读此次事件,因为若造成市场对乙肝疫苗恐慌而导致接种率下降的话,最终会导致数十万儿童死亡。

  多省市叫停康泰生物乙肝疫苗

  12月21日,四川眉山一名婴儿出生次日接种乙肝疫苗,10多个小时后死亡。家属怀疑孩子死亡与接种疫苗有关。专家组已展开调查,目前暂不能确定婴儿死亡与疫苗有关。至此,全国“婴儿疑似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已增至8例。

  此前,广东省疾控中心12月23日证实,从11月至今,全省共报告4例疑似接种由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泰生物”)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后死亡病例,加上国家食药监总局此前公布的湖南、四川两省案例,全国疑似“疫苗致死”病例已有7例。

  康泰生物乙肝疫苗疑致婴儿死亡事件持续发酵,为了安全起见,国家相关部门叫停了其乙肝疫苗使用。

  12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于发出紧急通知,将深入调查婴儿死亡原因。在原因尚未调查清楚前,已通知暂停使用康泰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产品。

  据了解,康泰生物创立于1992年,康泰生物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酵母重组)”生产技术是从默沙东公司引进的。

  然而,默沙东公司坚决撇清关系。12月23日,该公司在新华社发表声明称:默沙东不在中国生产和销售乙肝疫苗,也不负责监督任何中国企业乙肝疫苗的生产。

  据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和卫生计生委,截至12月24日,疑似造成婴儿死亡的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乙肝疫苗产品有效期内198批次,4403万686支,目前已经销售到27个省区市。

  据计,自上述通知发出后,截止12月24日,贵州、江苏、山东、云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海南、深圳、江西等省都已经叫停使用康泰生物乙肝疫苗,并且紧急调配东北制药等厂家生产的乙肝疫苗。如12月22日,广东紧急调运145万支免费乙肝疫苗,分派至全省。

  此外,浙江、北京等省市则称未使用康泰生物乙肝疫苗。如无锡市为了安定市民,特意在其官方微博发出信息请妈妈们放心,“问题批次疫苗未到无锡”。

引发乙肝疫苗市场份额争夺战

康泰生物乙肝疫苗被叫停,这也意味着其相关的市场份额需要进行补位。

  2012年8月份,生物谷在线公司董事长张发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生产预防性疫苗的企业主要有天坛生物、康泰生物、汉信、金坦生物和葛兰素史克,年销售6000万支左右,市场规模每年8亿元人民币左右。

  康泰生物常务副总经理张建三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康泰生物每年可以生产销售1000万人份 (三剂)的乙肝疫苗,国内免费乙肝疫苗多年以来几乎一直被康泰生物和北京天坛生物两家公司包揽,在最顶峰的时候,康泰生物曾占据70%的市场份额。

  若按60%市场份额而计算,康泰乙肝疫苗至少占据了4.8亿的市场规模。而在康泰乙肝疫苗被叫停后,剩下的空间将由其对手进行补位。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事件对市场影响很大,而且市场也有疫苗选择的权力,而此后康泰乙肝疫苗是否有能力再将局面扳回则未可知。

  业内分析师崔瑜表示,乙肝疫苗事件导致占有乙肝疫苗市场最大份额的康泰生物全批次停止使用,造成巨大的市场缺口,会增加其他乙肝疫苗公司的销量。但并不意味着国内企业能全部吞食,毕竟产品最终是由消费者市场决定,国内生物疫苗相比国外缺乏稳定性,此次事件爆发后国外疫苗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相关企业在此次事件中受益情况。

  华北制药证券处相关人士向21世纪网表示,其子公司金坦生物从事乙肝疫苗生产,但由于国家采购价格相对较低,而公司疫苗成本较高,所以国家采购的量并不大,此次影响并不太大,但从长期看,有利于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

生产企业 

市场份额

大连汉信

2647万瓶,占29%

康泰生物

2399万瓶,占26.3%

天坛生物

2353万瓶,占25.8%

金坦生物

1093万瓶,占12%

华兰生物

267万瓶,占2.9%

 

数据来源:招商证券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人用疫苗市场监测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0-2016)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成功率(占比85.5%)、服务水平(占比46.1%)和价格(占比33.4%)是患者治疗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而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55.7%),其次是成功率(占比48.9%)和心理负担(占比41.1%)。

2024年11月06日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MRB和ResearchandMarkets,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使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市场的扩展,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332亿美元,2018-2022年CAGR为7.35%,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57亿美元,CAGR达6.60%。

2024年10月28日
中医药产业长足进步推动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 白云山GAP药材基地数量领先

中医药产业长足进步推动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 白云山GAP药材基地数量领先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4年10月19日
我国全自动血细胞仪行业供不应求局面长期存在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全自动血细胞仪行业供不应求局面长期存在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我国各类医疗机构对于血细胞仪的持续采购和更新,全自动血细胞仪有望获得持续提升的渗透率,从而带动行业规模持续发展。截止2023年,我国全自动血细胞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6亿元,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2024年10月15日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高速发展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缩小与外资品牌差距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高速发展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缩小与外资品牌差距

生物试剂行业的发展与基础科研、体外诊断、疫苗、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产业的快速进步相辅相成,虽然我国生物试剂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 2019年的149.59亿元以10.9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2023年的226.59亿元,增速远高于上述同期全球生物试剂市场增速。

2024年10月12日
我国干细胞治疗行业目前处成长期 需求量巨大 但渗透率仍处较低水平

我国干细胞治疗行业目前处成长期 需求量巨大 但渗透率仍处较低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3月31号,美国有1480家企业经营的2754家诊所在出售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干细胞治疗产品,同时美国出台干细胞治疗行业的相关政策较早,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2023年北美地区市场规模占比为55.71%,欧洲地区占比15.98%,亚洲地区占比为24.03%。

2024年09月27日
我国近视人群规模不断扩大,近视防控市场大有可为

我国近视人群规模不断扩大,近视防控市场大有可为

根据《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披露数据,2016-2020 年,我国近视人口从 5.4 亿人增至 6.6 亿人,全国视力问题人口占比从 39.2%升至 47.1%,近视情况严峻。

2024年09月02日
国内保健品批文效率提升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发展空间较大

国内保健品批文效率提升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发展空间较大

调研显示,仅有半数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蓝帽子的含义较为了解。从人群认知情况来看,蓝帽子概念在90后、85后及高线城市人群中相对普及,而70后、下沉市场人群尤其需要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蓝帽子概念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度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在正确认知蓝帽子标志含义后,87%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优先购买带有该标志的保健品。

2024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