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口规模简述

  西药类产品是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的主力产品,进出口额占全部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的60.42%。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出口改变了2009年的徘徊局面,进出口总额达363.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45%。难得的是,进出口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进出口量同比增长11.5%,平均价格同比增长12.52%。这说明西药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已明显恢复,持续高速发展可期。在西药类产品进出口额中,出口是大头,出口额比重达65.79%,进口额比重为34.21%,贸易顺差为114.9亿美元。

  2010年西药类产品进口: 数量增长,价格走低

  2010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口124.4亿美元,同比增长20.53%,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进口总体量平价增 大类商品情况各异
  2010年,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口总体呈现量平价增态势,进口量只增长2.45%,进口均价则上涨了17.65%。但三大类进口产品情况各异:原料药量价齐升,以量增为主,进口数量增长20.72%,进口均价增长2.97%;西成药进口量增价减,进口量增长25.7%,均价下跌8.12%;生化药进口则呈现巨幅量减价升局面,进口量下降91.18%,进口均价则上涨1484%。原料药价格上不去是市场竞争所致。西成药进口均价下跌一方面是原料药价格持续低迷造成西成药生产成本降低,国内仿制药替代能力增强对进口西成药的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生化药则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进出口均价均大幅上升。

  主要市场优势分化 新兴市场成长明显
  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是我国进口西药类产品的主要市场,三大市场所占比重达到近90%的高度集中局面。2010年,我国自三大市场进口西药类产品金额均增长21%以上,但由于价格上涨较多,自欧洲进口的比重从2009年的56.04%下降到39.03%,并且连续两年明显萎缩。自亚洲进口的比重则增加了7.6个百分点,达到了36.13%,且量价齐升。自北美洲市场进口数量减少和均价上升的幅度最大,比重也增长了2个多百分点。主流市场的价格压力迫使进口企业开拓新兴市场,2010年,自拉丁美洲市场和非洲市场的进口比重分别增长了4.39%和2.36%,进口市场多元化逐渐推进。

  美国、印度、德国、日本、法国、韩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瑞士是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口前10大来源国,从这10个国家的进口比重达61%,美国以14.21%的比重一枝独大,印度则以9.7%的比重快速跃居第二。我国从10个国家的进口金额均不同程度增长,美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增幅均超过30%,这说明主流市场仍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

  中国西药行业“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投资分析及预测报告

  制剂进口为主 价格普遍下跌
  2010年我国共进口西药类产品270种,其中原料药占比47.59%,西成药占比40.97%,生化药占比11.45%。但从进口额排名前10的品种来看,60%是西成药或生化药制剂,进口额占西药类产品进口总额的近43%,这与我国出口龙头产品全部是原料药形成鲜明对比。10大品种进口量均实现增长,“未列名含有其他抗菌素的药品”进口量增幅最大,达105%,但进口均价下跌也最狠,达41.53%。由于原料药价格下降和国产制剂的竞争,进口制剂价格普遍下跌。

  进口数量三分天下 进口额“三资”独大
  2010年共有6575家企业具有西药类产品进口实绩,同比增长2.3%。进口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90%是“三资”企业,其进口额占西药类商品进口总额的24.5%,说明进口企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虽然进口数量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三分天下,相互比肩,但“三资”企业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59.56%,其中以跨国药企为主的外商独资企业占比达38.13%,他们已成为我国西药类产品进口的绝对主力。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口能力差别不大,进口额各自只占20%左右。“三资”企业主要进口的是特色和专利原料药、制剂,产品价值较高,致使“三资”企业的进口均价是国有和民营企业进口均价的3倍多,反映了三类企业的不同定位和进口产品档次的明显差别。

  总之,2010年国际西药类产品生产和消费市场强劲恢复,重新回到了稳定增长的趋势之下。我国西药类产品也呈现进出口两旺的态势,但成本上升、价格低迷、人民币升值、国外注册困难等因素依然困扰着我国西药类产品的出口,短期内仍很难得到解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随着我国国内企业规模、技术的扩展,头部企业通过全流程合成技术实现中间体自给率超90%,废水处理成本降至行业1/3,综合成本较海外低40%。兄弟科技收购南非铬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贯通,生产成本降低15%。近年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变化维生素K3‌‌‌价格波动较大,行业的毛利率也大幅波动。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医学计量行业的下游为医学装备,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医学装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0.74万亿元。医学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医学计量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

2025年09月26日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另外,我国护工服务收费仅为护工成本的10%左右,远低于实际人力成本。护工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既涉及个人消费服务,亦涉及公共服务,这些数量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全新的产业机会。近年来我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2024年达到589.32亿元。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