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我国中药产业分类型出口特点分析

  中药材饮片:涨价贯穿全年
  自2010年年初开始,中药材价格就开始大幅增长。市场上537种常用中药材中84%的品种价格上涨,涨幅一般在5%~180%之间。其中,太子参涨价幅度最为明显,全年上涨353%;党参价格涨幅也高达162%;三七涨幅达68%;其他中药品种如虫草、当归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国内中药材价格上涨,带动中药材饮片出口金额的增长,2010年出口金额为5.0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出口平均价同比增长13.4%,部分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如贝母,价格同比增长454%;田七,价格同比增长245%;冬虫夏草,价格同比增长142%;黄连,价格同比增长61%;白术,价格同比增长51%。但这些价格暴涨的中药材成交量普遍出现了30%~40%的萎缩。

  中药材大幅涨价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是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先后经历了干旱、洪水、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导致该地区中药材减产甚至绝收,而西南地区的中药材产量和种类占据全国中药材市场50%以上的份额,所以直接导致中药材供应减少;二是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保健品的原料多为中药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中药保健品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使得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价格上涨,目前我国保健品市场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三是游资炒作促使中药材价格非理性增长,在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下,从楼市撤出的游资不少于3000亿元,其中一部分资金流入了中药材市场,囤积居奇,直接导致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

  植物提取物:出口延续涨势
  2010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2%,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并已连续多年占据中药出口商品的首位。植物提取物各月度出口基本平稳,出口额保持在6500万美元上下,说明国际市场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依然旺盛。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出口金额增幅最大的是天然色素类产品。单一品种方面,甜菊提取物的出口金额增势明显,出口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以甜菊提取物出口为主。另外,辣椒红色素以及叶黄素等食品用色素也是近年来出口增长的热点品种。

  植物提取物产业具有一定的集群效应,各个省市的植物提取物产业各具特色。山东以生产食品添加剂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为主,浙江、上海则以生产药用及保健品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为主。从统计数据看,2010年以出口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植物提取物为主的省份,出口额都有大幅度增加,例如山东和江西,甜菊提取物出口增幅较大,云南香精香料的出口增幅也比较明显。以出口药用及保健品用植物提取物的省市,出口则有小幅下降,例如浙江和北京。

  2011-2015年中国植物药提取物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0年,我国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依然是日本和美国,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但出口增幅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均低于10%。最引人注目的是欧盟市场,以德国、法国、英国为主的欧盟国家,2010年进口我国植物提取物增幅超过60%,产品大多用于生产植物药以及食品补充剂。欧盟各国生产保健品、食品、饮料以及天然健康产品都需要天然植物的提取物,而且用量很大,这为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空间。尤其面对限期即到的欧盟草药注册指令,国内多数中药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以药品形式的注册,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欧盟出口中药提取物也是一条出路。2010年我国对欧盟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15%,远高于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平均增幅。但还应注意到,近年来国际上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要求愈加严格,我国中药提取物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中成药:贸易逆差增加
  2010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达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93亿美元,进口2.18亿美元,逆差额增势加大。

  2010年,我国中成药出口到14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香港地区;出口下降幅度较大的为贝宁、俄罗斯和韩国。2010年中成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是德国、我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中自德国和日本进口增幅分别达到52.44%和52.86%。

  我国香港地区、日本和美国仍是我中成药主要出口市场,总共占我国中成药出口的57%左右。我国香港地区是中成药出口最集中的地区,出口比例高达41.7%,金额为8049万美元,同比增长19.53%左右。一方面是因为香港本地对中成药的消费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香港客商在美欧等国设有分公司,香港已成为中成药对全球出口的中转站。

  保健品:进出口增幅明显,逆差依旧
  2010年我国保健品出口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7%;进口2.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33%。出口国家和地区有98个,其中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是美国、越南和印尼;出口下降幅度较大的是沙特和我国香港地区。

  美国和日本是我国保健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占保健品出口的六成以上。2010年,我国保健品对北美和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出口继续保持增势。但是近年来,我国保健品对日本出口增势放缓,主要由于日本对特定保健用食品的要求较严,使企业在研制生产方面投入资金较多,但收益并不大。有资料显示,日本整个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不容乐观。据统计,2005年以来,日本健康食品的市场总量呈现逐步递减态势,预计在2012年之前,该市场都将呈现缓慢发展态势,整个市场的恢复要到2013年。2010年,我国对日本保健品的出口额为3050万美元,同比增长仅为2.59%。受日本保健品市场消费不振、订单减少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我国对日本鲜蜂王浆和鲜蜂王浆粉的出口同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0年,我国保健品出口以鱼油、肌醇、海藻和蜂王浆类产品为主,主要出口省市为浙江、广东、山东和江苏等,其中山东、上海和广东等地出口增幅较大,安徽和青海保健品出口下降较多。“三资”和民营企业仍是保健品出口的主力,两者共占保健品出口的89.56%。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药品销售额在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分别为61.2%、29.5%和9.3%,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城市公立医院、县公立医院、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场份额分别为46.07%、15.18%、25.82%、3.51%、4.66%、4.76%。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随着我国国内企业规模、技术的扩展,头部企业通过全流程合成技术实现中间体自给率超90%,废水处理成本降至行业1/3,综合成本较海外低40%。兄弟科技收购南非铬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贯通,生产成本降低15%。近年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变化维生素K3‌‌‌价格波动较大,行业的毛利率也大幅波动。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医学计量行业的下游为医学装备,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医学装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0.74万亿元。医学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医学计量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

2025年09月26日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另外,我国护工服务收费仅为护工成本的10%左右,远低于实际人力成本。护工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既涉及个人消费服务,亦涉及公共服务,这些数量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全新的产业机会。近年来我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2024年达到589.32亿元。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病毒载体是目前临床试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载体。它可作为最终产品将目的基因注入体内达到吸料效果,也可以作为中间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转染整合至目标细胞中并制成细胞产品后会输。此外,非病毒基因编辑技术也大量依赖病毒作为运送基因编辑配件的载体。同时病毒载体也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的重要物料和CGT药物商业化的核心,而伴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