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试药人—鲜为人知的群体

 

   试药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少有人知晓这个群体的存在,以及他们的生存状况。曾参与试药的双流人沈利刚昨日告诉记者,因为试用了制药公司的新药,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为此,他向公司索赔40余万。

  试药人:

  被注射20毫升溴泰君

  昨日上午11时许,记者见到了沈利刚。今年31岁的沈利刚除说话语速较快外,举止和常人无异。但沈利刚称“我现在患有精神分裂症,已在四医院治疗过4次了。”

  2004年底,沈利刚成为双流康弘制药有限公司的员工。“我开始是做搬运工,每月700元。”据沈利刚介绍,2005年初的一次晨会上,公司一位负责人在大会上宣布,公司将委托川大华西医院对一种新药做药物1期的临床耐受性试验,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有员工愿意,可以报名进行体检。

  “我想试药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所以去了。”沈利刚说,此前他对试药一无所知。听了领导介绍,他认为试药和献血差不多,于是参加了在川大华西医院进行的体检。沈利刚回忆,当时共有30余名员工参加了此次试药,因试药属于保密,故他们彼此不熟悉。在体检通过后,沈利刚签下了一份《受试者知情同意书》。之后,沈利刚注射了20毫升名为溴泰君的药物。

  精神分裂:

  一年时间治疗4次

  在注射完药物后,沈利刚获得了800元报酬。沈利刚称,他不是最高的;报酬标准和注射药物的剂量相关,注射剂量越多,报酬越高。在临床试验阶段,沈利刚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一个月后,医生抽取了他的血液进行检验。在获知没有问题后,沈利刚回到药厂继续工作。

  然而没多久,沈利刚感到头昏头痛,开始他以为是劳累所至,没有在意。但随着时间推移,沈利刚头痛越来越严重,经常精神恍惚,导致工作失误。2006年2月,沈利刚终于因精神恍惚导致被解雇。

  “那段时间,他到处疯跑。”沈利刚的父亲表示,儿子此前一直很健康,在试药之后没多久,精神状况越来越有问题,严重起来还脱下衣服到处乱跑。

  2006年6月,沈利刚在父亲的陪同下,到成都第四人民医院治疗。医生经过诊治,确认沈利刚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但起因却无法查明。经过4次治疗,沈的病情开始好转,并在2007年出院。

  自学中医:

  怀疑试药引来疾患

  沈利刚称自己出院后一直呆在家中,以画画解闷,但精神恍惚的症状仍伴随着他,他于是自学中医治疗疾病。一次查询中沈利刚发现,溴泰君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难道是药物致使自己白细胞减少、气血不足乃至精神恍惚?沈利刚通过翻阅大量的书籍查证,并回忆起他确实是在试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

  为此,沈利刚委托四川闰色律师事务所邓明攀律师,向康弘制药有限公司讨个说法。据邓律师介绍,试药属于高度危险作业,他们打的这场官司属于特殊侵权,应由被告举证此药没有引起沈的疾病。  

  提交诉状:

  索赔人身和精神损害

  在沈利刚提供的《受试者知情同意书》和《受试者须知》当中,记者发现这份受试者须知中载明:如果试药者在临床试验阶段,出现因药物引起的已知的或目前未知的不良反应,医生将会积极治疗;如果在研究中发生了与受试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申办者将会负责由此引起的相关治疗及费用。

  据悉,沈利刚已正式向双流法院提交诉状,状告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索赔人身和精神损害赔偿共计40余万元。  

  制药公司:

  他的确曾参与试药

  随后,记者联系了康弘药业公共事务总监李强。据他介绍,沈利刚确实是药业公司的员工,也确实参加过试药。但对是否是因试药导致精神疾病,李强表示现在双方正在走司法程序,一切由法院定夺。对于试药人,李强表示,公司确实有这个群体,对于他们的权利保障,康弘药业则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的。

  其后,对于记者提及的有关试药的相关问题,李强均表示,因处于诉讼阶段,他们无可奉告。

  律师说法

  人体试药制度不完善

  四川展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华清平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试药人人体试验方面的专门法律。同时,这一类诉讼面临取证难的问题,因为很难进行药理鉴定,证明试药人确实是因为服用该药品引发了疾病。华清平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保护健康受试者的法规。此外,当前《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对经济补偿金额并无明确标准,因此受试者在试药前应详细了解所试用药物会产生的副作用,同时明确责任,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相关链接  

  溴泰君:是一种抗肿瘤增敏剂,主要活性成分为5—溴粉防己碱。该物质是著名中药粉防己的主要有效成分。临床上作为镇痛、抗炎药物使用。

  试验损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2003】第3号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第十四条第5款载明,如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受试者可以获得治疗和相应的补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病毒载体是目前临床试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载体。它可作为最终产品将目的基因注入体内达到吸料效果,也可以作为中间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转染整合至目标细胞中并制成细胞产品后会输。此外,非病毒基因编辑技术也大量依赖病毒作为运送基因编辑配件的载体。同时病毒载体也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的重要物料和CGT药物商业化的核心,而伴

2025年07月25日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健帆生物是国内血液灌流器行业市场的绝对主导企业,其市占率常年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其公开财报测算,近年来健帆生物市占率最低都在40%以上,大多数时候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表现,行业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寡占型格局。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