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核心产品专利到期 制药巨头礼来颠覆研发模式

  在被群体性病痛折磨的制药巨头中,已有130余年历史的礼来公司可能成为受伤最重的一个。2011年之后,其数种核心产品的专利将陆续到期。如果在此之前它仍找不到有效的“解药”,等待它的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血流如注,气绝而亡?这显然是礼来最不愿看到的。

  困境与挑战

  礼来的昨日其实不乏辉煌。过去10余年,该公司虽也遭遇过寒流冷风,但业绩增长仍相当傲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然而,前路的挑战却相当严峻。

  据预期,2010年之前礼来的营业收入还会惯性上升。但是,如果缺乏足够的潜在新药,其业绩增长将很难得到有效支撑。美国一位分析师指出,在整个制药行业,礼来药品专利到期对业绩造成的冲击可能是最为严重的。该公司已有3年时间没有重要新药上市,而其销最大的药——奥平(Zyprexa)将于2011年到期;第二大药——抗抑郁药盐酸度洛西汀(Cymbalta)将于2013年到期。如果到2014年礼来仍开发不出替代这两大产品的新药,其业绩将会出现雪崩式下滑,营业收入的降幅可能会超过60%。除此之外,它还不得不忍受并发的“头痛症”,如生物仿制药的威胁、抗癌药健择(Gemzar)的专利纠纷以及为了结奥氮平官司而支付的10亿美元巨额诉讼等。

  礼来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以及百时美施贵宝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与礼来类似的问题。礼来CEO李励达(Lechleiter)将美国制药业的挑战比喻为三头800磅重的“大猩猩”:第一头“大猩猩”是制药业堪与烟草或石油巨头相比拟的“丑陋形象”——药价?a href="http://jbk.39.net/keshi/pifu/pifubing/490b3.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痈卟幌率怪埔┕?颈甘芊且椤5诙?肥恰按葱驴萁摺薄??」苤埔┮得磕晖度胍┢房?⒌木?迅叽锸?僖诿涝?2008年为445亿美元),结果却难遂人愿。2007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仅批准19种新药进入临床试验,是1983年以来最少的一年。而在进入临床试验的药中,大约只有十分之一能最终推上市场。第三头则是“公司股价”——自2000年以来,美国制药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已由平均每股100美元跌至30美元左右。

  追根溯源,这三大挑战均可归咎于制药企业研发效率的下降。FD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自1993年以来,美国制药业的研发费用上升了250%,而向FDA申请批准的药品数量却减少了71%。自1987年以来,平均每种被批准的新药成本上升了800%以上,也就是说过去20年平均每年上升11%。总而言之,投入越来越多,而研发成果却越来越少。这种状况导致制药公司不得不把赌注押得越来越大,寄望于开发出某些销量巨大、利润可观的拳头药品。其结果是,药品成本不断上升,而越来越多的疾病却面临着“无药可治”的危险,因为制药公司认为开发治疗此类疾病的药品无利可图。

  很显然,在经过几十年的辉煌之后,制药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已愈发难以为继了。药业巨头们并非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不少也正在积极设法解决。他们的应对措施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一是通过收购获得有市场潜力的新药,同时降低自身研发成本。二是通过许可获得其他公司发现的新化合物,而不是完全依靠本公司自己内部开发。三是外包研发组织(CROs),这种策略一般在第一至第四临床试验阶段才会采取。

  这几类对策虽各有优点,但没有任何一种能够使研发成本大幅下降到足以抵消目前巨大的研发预算需求。具体而言,并购虽能部分降低成本,但不足以弥补研发效率下降;专利许可同样也无助于提高研发效率,而CRO也无法形成制药行业所需的规模效益。因此,在烘烤着制药企业的“熊熊大火”面前,这些都不过是杯水车薪。

  穷则思变。2008年4月刚上任的李励达指出,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应对他所说的“三头大猩猩”。为了改善公司形象,礼来率先公开承诺披露其临床试验情况以及向教育机构提供赞助等情况,从2009年起,礼来还开始披露有关向医生赠送礼品的信息。其目的是增加制药业的透明度,博取公众对制药企业的信任。

  众包尝试:作外脑集成者?

  李励达认为,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制药公司必须对其战略和运营进行调整。实际上,早在7年之前礼来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了。2001年,礼来成立了一家名为“创新中心”(Inno Centive)的子公司,目的是把它作为研发模式创新的试验田,以打破传统研发模式,提高研发效率。

  “创新中心”公司是一个类似于研发中介的公司。其客户被称为“寻求者”,包括像礼来这样的制药巨头、宝洁等消费品公司以及陶氏等化工公司,其“员工”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员工,而是分散在全球173个国家的8万余名退休科学家、学者,以及对解决问题非常痴迷的独立研发人员,他们被称为“解决者”。

  “创新中心”公司采取众包的运作模式。寻求者有各种等待解决的问题,如发现某种化合物所需的特殊合成方法,某种分析方法或化合物的配方等。这些问题或是因为寻求者自身无法解决,或是解决成本太大,与收益不成比例。

  寻求者在“创新中心”公司的网站上发布有关问题的描述、解决问题的相关要求,以及“悬赏额”。比如,某位寻求者需要某种丁烷酸衍生物的有效合成策略,“悬赏额”是2.5万美元。为了拿到奖赏,这家寻求者规定,合成方法不能超过两步,总产出率要超过80%,纯度要大于95%,成本能够接受,而且最终产品至少要达到2公斤。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解决者通过“创新中心”公司的网络平台了解寻求者欲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问题。在成功解决问题后,解决者就能获得寻求者承诺给予的奖赏。为了壮大解决者群体,“创新中心”公司加大了营销力度,提高其影响力。该公司还举办各种相关的科学会议,出席潜在解决者可能参加的各种会议,在某些科学刊物上刊登其“悬赏”的问题,并加强与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创新中心”公司并不是非盈利组织,其收入主要包括:一是从寻求者收取的信息发布费;二是年费。寻求者缴纳年费后不但可以利用“创新中心”公司的网络平台,而且能从“创新中心”公司自己的科学人员那里获得帮助,以便准确而清晰地描述其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成功率;三是问题得到解决后按一定比例收取的提成。

  目前,“创新中心”公司尚未成为礼来会“下金蛋的鹅”。尽管如此,这种尝试不仅对礼来,而且对其他许多制药企业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对于“创新中心”公司的客户来说,潜在的经济价值也相当可观。比如,某家寻求者客户提出一个改进流程的问题。独立经济调查人员进行的调查表明,如果该问题得到解决,其创造的总价值将达到1.03亿美元,而寻求者所付出的仅仅是33.35万美元的奖赏以及不到6万美元的内部成本,研发投入回报比超过20倍。更有利的是,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几乎不存在任何成本。与内部研发相比,这种新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

  令“创新中心”公司和礼来感到欣慰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寻求者都找到了相关的答案,虽然在问题发布后时间长短不一,有几个月的甚至也有几年的。目前,“创新中心”公司正在积极扩大业务,尤其是扩大能够回答问题的范围。为此,它正在努力向寻求者传授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小问题的技巧,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如果这种模式获得成功,每个寻求者都会成为外脑的集成者。

  当然,不可讳言,“创新中心”公司的模式仍有其局限性。比如,与企业研发的工作量相比,依靠外脑解决的问题仍只是少部分。因此,有分析师也认为,这种模式并不能取代目前的研发模式,制药企业也不能期望依靠它就能在举手之间摘到创新之果。

  对于礼来而言,尽管它得以借近水楼台之便,通过“创新中心”公司的平台,充分利用世界各地人才的力量协助其解决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但是这种模式依然难以解决礼来的近渴,尤其是困扰它的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巨大失调以及严峻的业绩前景。它必须采取更多行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病毒载体是目前临床试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载体。它可作为最终产品将目的基因注入体内达到吸料效果,也可以作为中间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转染整合至目标细胞中并制成细胞产品后会输。此外,非病毒基因编辑技术也大量依赖病毒作为运送基因编辑配件的载体。同时病毒载体也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的重要物料和CGT药物商业化的核心,而伴

2025年07月25日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健帆生物是国内血液灌流器行业市场的绝对主导企业,其市占率常年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其公开财报测算,近年来健帆生物市占率最低都在40%以上,大多数时候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表现,行业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寡占型格局。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