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合成新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之一后,知识产权保护的压力剧增,世界技术保护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外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不能再随意仿制。这给我国合成新药的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面对药品专利保护的压力,国内一些人士认为中国新药创新的出路在于挖掘中药潜力,发展中药现代化技术。似乎合成新药已不再符合中国国情了。诚然,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中药现代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必定会为新药的发现打开一片新天地。但目前仍然作为临床应用的主体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的新药研究开发也不容忽视。



  在我国的药物创新历史上,我国独创的化学合成新药品种基本为零。我国合成创新药物的现状极为严峻,难怪众多学者已对我国化学合成创新药物的研究前景持消积态度。



  1 我国化学药物生产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以每年约20%的发展速度递增,医药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64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 330亿元。我国大中小规模的化学制药厂4 000余家,可以生产24大类原料药1 400余种,制剂4 000余种。我国的化学药物品种比较齐全,可满足临床需要,原料药出口在国际市场也占到了相当的比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药总产值还相当低,亟待发展。



  2 化学合成药物研究的现状



  2.1 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医药工业规模太小,中小企业居多,大多企业无优势品种,生产利润低微,一般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因此根本无力创建自己的研发体系。大多数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连基本科研仪器也很难配齐,仪器落后,技术落后,根本不具备仿制国外专利药品的能力。



  2.2 科研人才水平低,创新人才匮乏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一些较大的医药企业尽管有自己的研发体系,也致力于合成新药的研究。但在化学合成药物的研究上,几乎全部走仿制国外专利药品(到期和未到期的)之路。笔者作为陕西省新药审评委员也曾审评国内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究所申报的新药,他们采用的合成路线和制备工艺几乎是100%地照抄国外专利说明书中的内容,无一丝一毫的创新研究可言。而且连最起码的外文文献资料检索也是贫乏得可怜,大多药理、毒理、临床研究资料唯一来源也是国外的产品说明书。



  2.3 合成药物研究选题立项水平差,重复审报频率高 大多医药研究单位选题能力差,只要有某一研究单位在国内首家申报合成药物新品种,只要临床前的研究资料一上报,则有数家单位蜂拥而上,争先恐后申报,导致即使是仿制新药也是一上市就陷于残酷的竞争之中。



  2.4 制剂研制水平低 剂型单一,技术落后,辅料品种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企业,竞争力差,难以进入国际市场。而先进国家的医药总产值则主要来源其制剂产品的全球销售。



  3 世界合成新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合成创新药物研究的基本现状是这样的,随着合成药物各大类别的系列产品陆续上市,发现新的药物单体化合物的速度在减缓,研究开发费用越来越高,世界药品研究开发的年费用业已超过400亿美元,比1982年的54亿美元上升了8倍。英国国际药品研究中心报告1988/98年的10a时间,世界市场上上市了460种新分子本体,而最少的数字出现在1998年,只有35种新分子本体上市。而且近两年新分子本体上市的数目继续在减少。在近年上市的新产品种中,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抗癌药物占主导地位。



  由于发现药物新分子本体的难度越来越大,世界各大制药公司药物研究机构均加大投资力度,发展高新技术,借助于高新技术寻找新的药物新分子本体,以下是世界合成药物创新研究的发展趋势。



  3.1 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电子学、波谱学、化学、基因重组、分子克隆、计算机(图形,计算,检索和处理技术)等技术,研究治疗靶点的生物靶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某些药物小分子的结构进行修饰或设计新的药物小分子,并研究生物靶分子与药物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这些修饰的或创新的药物小分子进行有目的筛选,从而发现新药,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



  3.2 利用组合化学方法发现新药。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相比较,组合化学合成能够对化合物A1~An与化合物B1~Bn的每一种组合提供结合的可能,利用可靠的化学反应以及简单的纯化技术(如固相化反应技术)系统地反复地微量地制备出不同组合的化合物,建立具有多样性的化合物质库,然后用灵敏、快捷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筛选出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群,最后测定其结构再批量合成,进而评价其药理活性。组合化学的优点在于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合成大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克服了过去只靠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分离提纯的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先导结构的局限性,为发现药物先导结构提供了一种快捷的方法。



  3.3 从现有的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未经拆分以外消旋体出售的药物为出发点,进行消旋拆分,分别对两种对映体的活性进行研究,选择最具活性的对映体,再进行立体选择性合成或不对称合成或消旋拆分研究。



  3.4 继续对从动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分离的已确知化学结构的新化合物研究其化学合成方法,仍是合成新药的任务之一。



  3.5 研究开发先进的合成技术,如:声化学合成、微波化学合成、电化学合成、固相化反应、纳米技术、冲击波化学合成等先进的合成技术,选择新型催化剂,研究环境友好合成工艺技术以及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用这些新的技术改造现有合成药物的生产工艺也是合成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4 当前我国合成新药研究的出路与任务



  面对世界创新药物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国家已将开发我国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预防和临床治疗迫切需要且疗效突出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及糖类药物及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的合成研究列入中国《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指南》中,国家科技部于1998-12月正式批准的第1批15个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中就包括了“重要疾病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和优化”项目。可见我国对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视程度。



  但是要在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里早出快出成果我们还有十分艰巨的工作要做:必须继续加大医药企业优化组合的力度,发展壮大一批大型医药集团企业,通过加强对医药市场的整顿和管理,确保医药生产企业获取企业应该获取的利润,方可确保大型医药企业创新药物研究的资金;加强创新药物研究人才的培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新药研发应走与企业联合开发之路。资金、技术的结合是创新研究的前提;对国外专利已过期,但仍有发展前景的药物仍然可以仿制,但必须在合成工艺和制剂技术上要有所创新;利用已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已知药物的化学结构基础上,设计合成该药物的衍生物、结构类似物和结构相关化合物,并通过系统的药理毒理学研究的研究,研制新的合成药物(me-too药物),具有投入少、周期短、风险低、效益高的特点,是创新药物的一条重要途径,应该引起重视;从现有外消旋化合物入手,进行消旋拆分,研究其两种对映体的活性,并研究活性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和不对称合成,进而完成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传统的药物合成工艺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药品质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对现有原料药,应重点增加制剂品种加强新剂型的研究。



  5 讨论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给我国合成创新药物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一压力将会将我国的合成新药研究逼上自主创新之路,将会迫使我们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促使我国合成创新药物的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目前我国近百个IND干细胞创新药中,据我们结合医药魔方数据不完全统计,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约3项,II 期临床试验约10项,适应症涉及关节、肺及呼吸疾病、抗宿主病、肝衰竭肝硬化、肛肠、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血液制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其临床刚需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且出口常态化发展,未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仍将持续高景气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人血白蛋白是国内血液制品中最大的销售品种,也是唯一可以允许进口的血液制品;而重组类凝血因子产品则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超过 30%)。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处于成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预计2031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七千亿元。另外,国内医美也步入激烈的竞争和淘汰赛阶段,大型连锁品牌医美机构优势显著,预计连锁化将成为趋势。未来机构正规化、正规专业医生需求扩大化、经营产品合法化等因素将促进合规医美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

2025年02月08日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5年01月23日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自2018年年末4+7城市试点启动以来,化药注射剂的国采便成为市场焦点。随着越来越多产品通过评价或视同通过评价,化药注射剂从第五批国采开始进入井喷期,2018-2022年间已有超120个产品纳入集采名单。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有所受阻,但2021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市场规模达6063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8110亿元,同比增长28.3%,行业市场规模实现较快速度增长。2024年上半年达到4582亿元。

2024年11月27日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成功率(占比85.5%)、服务水平(占比46.1%)和价格(占比33.4%)是患者治疗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而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55.7%),其次是成功率(占比48.9%)和心理负担(占比41.1%)。

2024年11月06日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MRB和ResearchandMarkets,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使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市场的扩展,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332亿美元,2018-2022年CAGR为7.35%,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57亿美元,CAGR达6.60%。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