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泰州医药城跨越式发展情况分析


    短短两年时间,一幢幢科研楼、GMP标准厂房从无到有,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在一片绿色的田野上拔地而起,在全国100多家医药园区中脱颖而出!


    泰州医药城的迅猛崛起,不仅仅是因为园区的集聚效应,更重要的是开发模式的创新。在最近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梁保华这样评价说,“泰州医药产业园创办时间不长,但对开发区发展模式有创新,从引进高端人才、创业团队和创新成果起步,探索出一条高起步、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从引项目到引“大脑”

    “园区发展医药产业的路径是,从引进研发机构和创新成果入手,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在创新成果转化中实现产业化。”泰州市委书记张雷说,以前搞的开发区,大多是从引项目起步,赚的是辛苦钱。而泰州医药产业园走的是一条新路子,即:从引进项目到引进“大脑”。

    ——引进高端人才。美国加州大学陈帆青教授、国家“973”医药项目首席科学家张辰宇、国际顶尖的病毒学家刘奋勇……39名国际领军型人才相继加盟泰州医药城,带来了近百项最新科研成果。刘奋勇去年从美国加州应聘来到泰州医药城,泰州市还为他提供了项目启动资金。到目前,医药产业园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近400名,其中9人被评为省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另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美国双院士、休斯敦医学中心副校长卡斯基,原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吴祖泽院士等在内的12位中外著名院士成为园区的高级科学顾问。

    ——引进研发机构。围绕建设“中国第一医药城”的目标,泰州医药产业园着力引进中外著名科研院所,现已集聚美国加州QB3、哈佛大学、休斯敦医学中心、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以及中科院、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医药研发机构48家,落地申报医药研发成果108项,其中国际原创药6个、国家一类新药31个,且半数以上药品取得了国家临床批件。6月中旬,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率团到泰州医药产业园考察,双方确定展开全面合作,重点启动新药研发、共建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等项目。

    ——引进技术服务平台。按照“创全国一流、与国际接轨”的总体要求,泰州医药产业园全力推进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新药创制实验平台、动物实验平台、中试研究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生物技术平台等五大平台,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生物芯片、中国人群健康追踪研究、细胞治疗技术等一批项目成功转化,并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日本富士大学等研发机构提供服务。

    张雷表示,引进“大脑”,是从源头上抓创新。“当然,这些高端人才不一定天天在泰州,要让他们成为国内外‘两栖’人物,让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在泰州孵化、转化和产业化。”

    一个干细胞库就是一个大型企业

    干细胞被有些人形象地称为“干什么都行的细胞”。7月19日,国内首座综合性干细胞库——江苏省干细胞库在泰州医药城正式启用。一期工程可同时储存10万人份的干细胞,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干细胞库,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临床治疗。

    “别看这个干细胞库只有2000多平方米,待全部建成后投入运营,它的效益抵得上一个大型制药厂。”泰州市长姚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如果说干细胞库的每个冰库是一片厂房的话,那么医药产业园的一片楼群就是一个开发区。记者驱车进入泰州医药产业园,21幢整齐划一的两层小别墅分外引人注目。

    “你们看,西面在建的是美国QB3的大楼,北面是万全亚洲药业研究中心,G-01号楼是美国伯克利生物技术公司和复旦健康科学研究院共用的,G-02号楼是中科院蛋白质工程研究院的……这每幢楼既是一个个科研单位,也是生产单位。”泰州市委常委、泰州医药高新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何榕告诉记者,如果说传统医药生产像是制造工厂,那么生物医药就像是办公室,一个50平方米的单元比起那些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产出都要高。

    前不久,世界上第一块禽流感诊断生物芯片在泰州医药产业园问世。这个项目是由美国伯克利大学终身教授刘奋勇来园区进行产业化的。新技术采用无创伤检测手段,只需对疑似患者的唾液、鼻涕进行化验,就可把禽流感诊断时间从过去的7天缩短为2小时以内。别小看这7天时间,它能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假如7天后病人的肌体受损,就难以治愈了,而且禽流感病毒还不知传染多少人呢。当有专家认为这项新技术是世界第一时,刘奋勇笑了,“这不仅是世界第一,而且是‘世界唯一’。”

    锁定“打飞机的”看病的人群

    一个新药产品,从科研人员的创意到获准生产,往往要花十多年时间。其中7-9年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要历经“公共实验室、优化验证→小规模GMP、临床申报→中规模GMP、临床研究、规模优化→大规模GMP、产业孵化”的全过程。而让每家企业单独来做,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如今在泰州医药产业园,就有一个专门为企业“打包”承揽新产品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服务的新平台——“中国医药城新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新成立的泰州新生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园区重点引进的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主要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前服务,是国内最大的CRO企业之一。公司副总郭学彦告诉记者,实施这种研发外包模式,能确保以最快速度,让在园区落户的新成果实现产业化。

    泰州医药城流行这样一句话,“园区要的不是传统的基础研究,而是即将出产品时的那段精华。”早在去年11月,50家中外知名CRO单位在泰州共同发布了《中国医药城国际CRO产业联盟宣言》。借助CRO产业联盟这一平台,泰州着力打造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CRO产业基地,一批研发外包服务平台正在加紧建设,一批国内外知名CRO企业抓紧落户。

    由泰州医药产业园与哈佛大学按照欧盟标准联合创建的蛋白质治疗中心,将为国内医药企业提供外细胞及蛋白质产品的研发平台。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动物实验中心,将通过整合万全药业、QB3等中外动物实验资源,建立一个规模达5000只灵长类大型动物的实验中心,以承接诺华、默克、辉瑞等医药巨头的实验分包业务。由园区与复旦大学共建的中国人基因检测平台也已启动,收集的检测数据不仅将为国内常见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数据,而且可为国内外企业研发新药提供重要平台。

    除了医药研发模式的创新,值得一提的还有泰州医药城的会展交易区。该市医药产业年销售额达200亿元,却没有一个自己的交易市场。为此,泰州医药城着力打造一个集医药产品交易、医药科技交流、医药科研成果交易等为一体的365天永不落幕的展览交易会。

    “泰州医药城把研发、生产、交易、医疗四大板块进行整合,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医药卫星城,这在国内是唯一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这样评价说。

    唯一性凸显竞争力。从国内最优的医药研发区,到亚洲最大的医药会展交易区和特色鲜明的康健医疗集聚区,无不昭示着泰州医药城的与众不同。他们还瞄准疾病预防和保健,在医和药的结合上下功夫。目前,园区已集聚包括葛兰素史克、施耐克等10多个预防型和治疗型的疫苗项目。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形成疫苗产业、基因检测及个性化给药产业等6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链,其服务对象锁定那些坐飞机看病的高端人群。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