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抗老年痴呆症用药市场调研报告

据统计,国际范围内的青霉素在接加工成制剂的比例为20%,另外有3%~5%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其余的75%左右全部用来加工成半合成抗生素。从国内青霉素原粉的消化渠道来看,以2002年为例,国内工业盐有5320吨左右以青霉素纳、青霉素钾和普鲁卡因青霉素的形式转化成无菌粉,用于分装粉针,其中有80%的青霉素钾和30%的普普卡因青霉素用于兽药,有180吨青霉素原粉直接用于兽药或兽用添加剂。

  

  目前,国内半合执消耗量在7500吨左右,出口9000吨全部用于加工半合抗,半合抗所占的比例为75.6%,基本和国际市场的总体形势一样,这个比例显示了半合抗在青霉素原粉的消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品种结构上,随着科研水平、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药品疗效要求的提高,广谱抗菌的半合成抗生素将进一步得到普及,用量稳步上升,在青霉素的需求比例中日益占有更大的份额;在需求群体上,无菌青霉素钾在国内市场将在短期内全部被淘汰,非合成青霉素被挤出14城市199家样本医院用药金额前100名,广大小城市医院和农村市场成为其主要市场伴合成青霉素在14城市199家样本医院用药金额的排名中逐步后退,一些国内的中小企业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在农村市场铺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等高端的复合制剂以新药的姿态大举进入城市市场,在大中城市医院,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展开了直接竞争。

  

  生产企业:产量不倒

  

  我国青霉素生产企业可谓诸侯割据、群雄争霸,不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价格大战时一些厂家停水又再复产,如江西东风制药厂已经复产,而且唐山冀东、黄石亨迪也正探讨复产的可能性,石药、华药、哈药、鲁抗四大抗生素家族的青霉素钾原粉产量达16987.2吨。四大家族的产量仅占到70.76%,市场份额受到其他的抗生素厂家的挑战,除华药和石药的产量优势比较明显外,其他厂家的产量不突出,而且川药和联邦合资的彭州药厂已经在去年的第四季度投产,预计今年的生产能力不低于1500吨。印度的阿拉宾度在山西同领投巨资兴建的青霉素生产基地也于最近投产试车,如果按3-4个月的试生产计算,今年的产量也将达到3000吨左右。这样,国内四大抗生素家族在青霉素原粉供应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被削弱,群雄争霸的局面进一步形成。2003年,国内青霉素产量除了受川药、联邦和山西同领新上马的工程影响大幅增加外,国内几大厂家产率(每立方米发酵体积的年产量)的提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提高产率0.1吨/立方米,全年将增加产量1800吨左右。预计2003年全年比2002年的产量增加8000吨,全年产量达到30000吨,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价格竞争:高端产品不倒

  

  作为大宗原料,青霉素的价格是影响各生产企业的一根敏感神经,价格的变动直接决定到各大巨头的生产经营战略。今后国内青霉素原料价格将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l、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业盐生产国,2003年产量将超过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二。我国加入WTO后关税连续两年降低,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价格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出口数量达到9000吨,而且还将延续增加的趋势。

  

  2、国内大部分青霉素生产厂家,包括石药、华药、哈药、鲁抗、四川制药、张药集团、山西同领等都有半合抗的深加工能力,产品可以方便地转化成半合抗产品,在市场压力增加时,这些厂家势必将竞争引向高层次半合抗的竞争。

  

  3、今年山西同领增产的工业盐除自用作深加工外,其余产品将全部销往印度,而印度将全部用来加工成半合抗产品,对国际市场造成压力。故该产品的竞争压力将沿着国外市场--半合抗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半合抗产品--工业盐和无菌粉的顺序增加,所以在价格走势方面,也会沿着这条线进行。根据上述思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环保,生产企业的环保投入在成本中的比例有所上升,虽然明年工业盐产量增加很多,但是其价格是否会下降还值得商榷。即使下降,下降的的速度也会比较缓慢而且将主要出现在下半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基因测序成为分子诊断最前沿发展方向 第四代技术有望成为主流

基因测序成为分子诊断最前沿发展方向 第四代技术有望成为主流

中国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发展,基因测序是最先进的技术。分子检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体液、血液、组织等样本中的核酸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分子检测技术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即为分子诊断,是目前体外诊断领域发展最快、技术最前沿的方向。

2025年05月10日
“AI+医疗”应用前景广泛 我国医疗行业有望迎来巨变

“AI+医疗”应用前景广泛 我国医疗行业有望迎来巨变

中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35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139亿美元,CAGR为40.8%,并预计将由2023年的185亿美元进一步增至2030年的1,683亿美元,CAGR为37.0%。

2025年05月09日
手术机器人引领临床术式的新一轮变革 行业未来前景广阔

手术机器人引领临床术式的新一轮变革 行业未来前景广阔

自2018年至2022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从58.6亿美元增长至131.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2.46%。预计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69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631.2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60%。

2025年04月23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目前我国近百个IND干细胞创新药中,据我们结合医药魔方数据不完全统计,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约3项,II 期临床试验约10项,适应症涉及关节、肺及呼吸疾病、抗宿主病、肝衰竭肝硬化、肛肠、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血液制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其临床刚需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且出口常态化发展,未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仍将持续高景气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人血白蛋白是国内血液制品中最大的销售品种,也是唯一可以允许进口的血液制品;而重组类凝血因子产品则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超过 30%)。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处于成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预计2031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七千亿元。另外,国内医美也步入激烈的竞争和淘汰赛阶段,大型连锁品牌医美机构优势显著,预计连锁化将成为趋势。未来机构正规化、正规专业医生需求扩大化、经营产品合法化等因素将促进合规医美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

2025年02月08日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5年01月23日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自2018年年末4+7城市试点启动以来,化药注射剂的国采便成为市场焦点。随着越来越多产品通过评价或视同通过评价,化药注射剂从第五批国采开始进入井喷期,2018-2022年间已有超120个产品纳入集采名单。

2024年12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