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年原料药进出口形势分析


  第一部分 中国APIs概况



  中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年产规模相当于130万吨(不计添加剂和化学中间体),近三年产量平均增长率达到26%。



  按国家统计局划分行业的经济指标计算,2005年化学原料药企业销售收入1,197.45亿¥RMB,相当于150亿美元。



  2005年统计的原料药行业创造产值1163亿元,在化学制剂药、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生化药这五大药品制造业中,化学原料药所占的产值比重为29.5%。近三年产值平均增长率24.6%,这一速度高于医药制造业的整体增长率,也高于化学制剂药和中成药行业产值的平均增长率。



  表1 2005年中国医药制造业产值比例



  化学药制剂     31.94%



  化学原料药     29.50%



  中成药         25.86%



  生物生化制品   8.55%



  中药饮片       4.15%



  原料药年出口创汇总额50亿美元,约占原料药产业总值的30%。近三年平均增长率22.5%。更重的一点,原料药是中国最具有国际化能力的产业领域,它占中国出口商品创汇总额的50%以上。



  2005年中国制药工业产值构成,化学原料药占了30%的份额,略少于化学制剂药32%的比重。



  目前在世界范围使用药品有4000多种,当中的2000多种属于常用药品在我国都有生产。如果按规模来划分,有年产销量在千吨以上的大宗产品,也有年产量只有几百克的微量产品。我国企业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枢神经系统药、心血管药和抗肿瘤药等治疗类别上不仅国内销售,还有大量的出口。



  特别是一些应用范围广、产品链较长、能够形成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更加突出了自身的优势。例如:青霉素、柠檬酸、维生素C、咖啡因、布洛芬、头孢曲松等。



  在我国已经注册的、通过GMP认证的、能够生产原料药药厂有1561家,其中有一半的企业的原料药产品不仅自用,也销售给制剂药厂家。中国制药百强的企业基本上自己都能生产自用的品种,也就是说大企业都有原料药车间,即生产原料自用也有外销。



  我国原料药工业比较强大的企业集中在农业、化工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山东、江苏、浙江、河北、黑龙江。因为粮食、石化产品是制药工业的基础,所以这些地区的制药业也比较发达。另外这些地区科研、人才和基本工业条件比较优越,这也给制药这个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提供了必要保障。



  随着成本控制和电力、水资源的紧缺,一些大规模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原料药生产厂向着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这样可以利用那里的便宜的工业资源和劳动资源。未来的中国原料药制药业区域有可能形成以西部低成本的大宗量原料药生产基地,与东部的新品种精细高附加值的原料药制造工业区域。



  表2 2005年原料药企业地区分布



  按销售收入           按企业数量



  山东省   20.06%      浙江省  17.68%



  浙江省   17.96%      江苏省  17.57%



  河北省   13.20%      山东省  9.00%



  江苏省   9.71%       湖北省  6.83%



  黑龙江   7.61%       陕西省  4.56%



  辽宁省   4.75%       河南省  4.45%



  天津     4.31%       河北省  4.23%



  河南省   3.11%       上海市  4.01%



  上海市   2.94%       湖南省  3.80%



  湖北省   2.72%       辽宁省  3.69%



  其它     13.63%      其它    24.19%



  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最热门话题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世界的重心正转向东方。中国和印度能够制造出同西方质量相同的产品,但成本更低,产量更大,这将导致全球商品市场格局的剧变。其中中国原料药已经加入这个转变的产业大军中的一员。



  作为制药工业重要组成部份原料药制造商开始转向运用多功能化的生产设备,同时生产多种原料药形成专业化原料生产线。



  再加上近年各国政府积极控制药价,降低民众医疗开支,促使制剂药厂为降低各种生产成本,把原料药的生产转为定向采购,因此也就使原料药产业逐渐走向全球分工的趋势。使全球制药供应链开始链接中国的制药企业。



  专业化的原料药产业应当包括合成、发酵、工艺放大、现场生产管理、产品营销、药学研究等各种技术性极强的专业构成,因此它是高度团队智慧和规模化管理才能体现高效率的经营水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