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6年医药业第三终端五大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终端的崛起,使得很多制药企业,包括外企和医药流通企业跃跃欲试。第三终端发展趋势如何?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通过与业内友人的信息交流和对目前企业在终端的行动分析后,对今年第三终端的发展趋势做如下预测。



  趋势一



  企业介入大升级



  由于“两网”建设、取消农业税、“新农合”等政策的强力推动,预计第三终端一年内将有400亿元的市场容量,这块市场已经成为诱人的馅饼。事实上,业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探讨如何介入第三终端。初略估计,今年介入第三终端争夺市场的企业应该不下100家。



  趋势二



  会议营销边际效益递减



  目前,工商企业开拓第三终端的主流形式是“工商联盟”开展针对第三终端的各种形式的订货会、推广会、答谢会、促销会、培训会等。今年,这一形式将出现一些新变化:



  (1) 订货会增多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医药公司等流通企业,都会大力推广这一方式,有些甚至形成定期的开会制度,通过订货会抢占第三终端市场。



  (2)单位订货量减少由于开展第三终端订货会营销的企业大量增加,订货会数量急剧增多,致使平均每次会议上第三终端客户的订货量减少。原来一个季度的订货会变为一个月一次,第三终端客户每次订货原先都在1000~3000元之间,现在将变成每次订货300~1000元,边际效益递减。



  (3)会议拦截愈演愈烈由于会议数量增加,不同工商企业订货会之间的竞争就成为必然,由此也可能出现“会议拦截”。笔者近期在广西桂林市桂临医药有限公司做相关培训,该企业是一家擅长做第三终端药品营销的医药流通企业,是桂林地区做第三终端的第一品牌企业,据了解,该企业在去年就有4次订货会被其他竞争企业在开会前1~2天内,召集了与他们同样的客户开同样性质的订货会。2006年,这种订货会拦截趋势将作为一种竞争手段而越来越频繁地被运用。由此,也使得第三终端订货会营销的边际效率递减,第三终端订货会的创新,将成为企业必须研究和面对的现实课题。



  趋势三



  内容到模式的创新



  在现阶段,覆盖第三终端有三大主流模式:县级市场订货会、“两网”定点医药公司配送和大物流快批等模式。在这三大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其他创新模式也必将出现。可以预测的模式有:



  (1) 制药企业自配人员开拓模式据笔者了解,不少制药企业已经组建或正在组建针对第三终端的开拓队伍,他们在延续现有开拓模式的同时,必将对现有第三终端营销模式有所创新。



  (2) 联合开拓模式在产品群之间没有完全竞争关系的企业,在大力进军第三终端时他们有可能联合起来,共同抢占第三终端市场。“联合”的直接结果就是减少企业为发掘第三终端客户召开会议所需的费用等。



  (3) 新药推广模式如果制药企业纯粹以普药作为打入第三终端市场的重点,则其投入与产出必将不成正比。由于第三终端的购买力和产品价格水平上移,一些在城市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新特药,也慢慢加入到第三终端开拓的行列中。这正是第三终端的期望值所在。



  (4) 承包制模式在现行政策背景下,第三终端用药的绝大部分会被一些有能力和实力、且有正当经营资格的医药公司承包。如此一来,生产企业要想开拓第三终端,就需要借助这些医药公司的力量,助自己一臂之力,而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增加企业的开拓成本。还有一些个体从业者,自己有车配送,他们从某些厂家代理与医药公司有差异性的产品,然后挂靠医药公司,从事机动灵活地覆盖第三终端的配送活动。



  趋势四



  竞争体现于细节和执行



  由于大部分企业都在用类似的方法做第三终端的营销工作,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制胜的关键就在于执行和细节。作为第三终端的开拓者,你不得不注意你的产品订货会上的每一个细节,必须把开拓第三终端的每一件事情都100%执行到位,总体效果才能尽如人意。



  例如,在防止第三终端的会议拦截上,你必须细心把握邀请客户的时间、地点等细节性问题,迟了,客户可能在时间安排上跟不上;早了,容易被竞争对手得知消息后拦截。因此笔者建议,邀请客户的时间最好在自己的公司可以从容准备、客户又有时间事先做好参会计划,同时即使竞争对手得知了消息也没时间准备的时候。细节还体现在企业所有的营销活动必须制定一个总体的标准、规范的SOP手册等。



  趋势五



  部分企业中途落马



  对开拓第三终端的几大难点、规律、模式认识不清,就轻举妄动;缺乏对第三终端市场详尽的市场调研和企业自我资源匹配度的周密分析规划;产品结构不适合第三终端,或者队伍管理激励不力;执行中不善于借力渠道,自己蛮干;在第三终端的营销执行上跟踪不力,细节总是输人一步;在开拓的方式、方法上缺乏创新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企业在开拓的征途上中枪落马的“死穴”。对于第三终端这块诱人的馅饼,人人希望品尝,但在尝试之前,笔者建议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前期铺垫工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