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7:药企策略分析预测

岁末年初,很多医药企业就开始“报忧不报喜”。刚刚发布的业绩预告中,白云山预计2006年度净利润将同比下降50%~100%。而天目药业、鑫富药业等企业也都先后发布了预计利润大幅下降报告。



  行业效益滑入低谷



  受治理商业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以及药品降价政策等因素影响,2006年,医药行业滑入多年来的低谷。有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9月30日,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374.64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36%,比历年来20%的平均增速明显下降;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57.38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8.00%,低于2003年至2005年20.88%的平均增速,处于2003年以来的低谷时期。



  上海证券分析师彭蕴亮认为,从细分后的子行业来看,作为我国处方药主体的化学药行业,是受市场环境影响最大的子行业。截至2006年9月30日,化学药行业销售收入增长15.28%,利润总额增长负3.78%。中成药行业基本以OTC为主,受政策影响较小,但鱼腥草注射液等被叫停,中药现代化陷入困局,中成药子行业在销售收入增长15.17%的情况下,利润总额仅增长2.46%。生物制药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支持力度较大,发展相对稳定,销售增长26.19%,利润总额增长20.22%。



  整个医药行业的弱势也影响了证券市场医药类个股的表现。医药指数的整体增幅远落后于上证指数,除了一些优势股和题材股外,大部分医药股股价增长幅度落后于大盘。



  自主研发修炼内功



  在原来的市场环境中,医药行业的各种问题被高速增长的利润和业绩掩盖。2007年,政策调控对市场的影响还将持续,冲击和震荡中,医药市场格局将有所改变。面对现实,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才能穿越低谷,走过寒冬?



  一位国内大型普药企业负责人表示,化学药企业目前的现状是,产品大部分都是仿制药,不少是超过专利保护期10年以上的仿制药;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比如一些扑热息痛药品只有三年有效期,而国外同类产品是五年;新药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在门槛较低的仿制药品领域,市场竞争激烈。



  这位负责人表示,实际上,国内医药产品需求仍保持增长,但是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在短期内更加突出。在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7年,将进一步引导医药行业的竞争向纵深发展,行业发展模式将有所调整,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江表示,2006年,神威药业各项经济指标与2005年同期相比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2007年,神威药业首先要做好自律,在此基础上修炼内功,增强竞争实力,进而做到自立、自强。一方面,要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调控精神,并严格遵守,深刻反思行业反面案例的教训,引以为戒;另一方面,要自我加压加强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些具有知识产权、生产规模较大、营销网络发达的企业将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重复生产严重的企业将在竞争中逐步被淘汰。



  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是由一次次创新带动的,行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医药企业只有研究开发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技术和产品,加快医药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品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业内人士表示,2007年,医药企业应该加强研发投入,在资金上予以倾斜,确定公司研发方向;并且要组建研发专业化团队,对研发流程进行明确分工,提高研发成功率;还要充分整合外部研发资源,提升企业研发能力,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补足企业产品线,提升企业获利能力和竞争力。



  营销模式期待创新



  江西普正药业集团总经理肖军平认为,这几年,医药营销界普遍有种浮躁的心理,以利益为纽带的“带金销售”等模式滋生了不良风气,让有心做好品牌和研发的企业失去了公平竞争机会。



  当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重拳砸向“带金销售”,实际上也砸开了医药营销的新天地,迫使企业要转变固有的营销模式。营销价值将回归,营销创新将成为行业的主流,净化后的市场环境,对有实力的医药企业发展有利。



  无论是商业调拨、广告轰炸还是临床推广、学术营销等,以往的营销模式过于单一,靠一种营销模式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终结。在全行业没有公认并且是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出现前,2007年,医药行业多元化营销模式并存将成为趋势,但事实上,无论是哪种营销模式都不可能解决企业销售过程中碰到的所有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药企负责人表示,不能再仅仅依靠医药代表,搞人海战术。今年,该企业也要在营销方面创新,要尝试学术营销、品牌营销、文化营销,通过提高营销质量,打出企业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新一年的医药营销中,企业的营销思路要发生转变,不仅要从带金销售向学术化销售模式转变,还要从任务型销售向目标型销售转变,从拉关系销售向专业化销售转变,从产品销售向方案销售转变。



  肖军平认为,医药企业发展的落脚点最终必须回归到营销创新上,找准问题,抓住核心,赢得增长,需要以新的营销策略和思路去适应新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近几年来,跨国医药企业重组并购此起彼伏。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集中度越来越高。我国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案例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呈现上升势头。其中,同仁堂、双鹤药业、新华制药、国药控股等多家大型医药企业纷纷实施了兼并、重组。2006年华润集团重组华源集团掀起了医药行业新一轮重组的高潮。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医药企业参与并购、重组主要有几个原因:随着跨国医药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扩张,我国医药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集中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推动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



  2007年,将进一步引发以价格为中心的药企间综合竞争力的较量,优秀公司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抵御住恶劣的市场状况,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也将会推动我国医药行业整体组织的重构;在资本市场上,医药板块会出现新的兼并重组浪潮,行业整合、企业并购将会加快,优秀公司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已经有企业看到这一趋势,并在行业低谷中寻找未来做大做强的机会。李振江表示,神威立足现代中药主业,以内部增长为主,有针对性地进行收购兼并,扩大在中药注射液、软胶囊方面的优势,继续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



  正视挑战寻找机会



  由于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虽然利润在下降,医药行业仍有很多机遇。肖军平认为,虽然坊间流传已有相当数量的中小药企濒临关门停业,但实际上企业倒闭的速度不会像想象的那样快。



  李振江认为,很多业内人士把2006年看作是医药行业的“寒冬”,这是事实。但是,困境中也蕴含着机遇,神威药业看到的是其积极的一面:国家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和调控,必将促进优胜劣汰、净化医药市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对那些讲求诚信、注重创新、质量过硬的优势企业,更是发展的大好机遇。



  随着政府打击医药流通领域商业贿赂现象的力度加大,医药市场的竞争将从对医生处方的争夺逐步转移到对零售药店的占领。OTC市场和保健品市场吸引了一些普药企业视线。一家国内较大的普药生产企业坦言,2007年要加大OTC市场的开拓,用“两条腿”走路。



  另外,受新农合政策影响,企业逐鹿的重点从二三级医院市场逐步重心下沉。农村市场和社区医疗因为受到政策扶持,市场关注度逐渐提高。不过,农村市场点多面广,关注的多,做好的少,对营销是一个很大考验。社区医疗卫生站虽然分散,但都集中在城市中,配送相对容易,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后,社区医疗市场将成为新的“蓝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需求多样化,所以,出现多元化的企业业态也在情理之中。大浪淘沙后,会保留下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龙??牌、研发、资金、人才等众多优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抢占更多的有利生存空间,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而一些企业规模不大但市场定位准确的中小企业,因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也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2007年,医药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要经历阵痛,企业要穿越低谷,比拼的是实力和智慧。医药行业面临挑战,更意味着机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