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减肥品市场调查显示:男性消费群不容忽视

调查显示:
  
  从上海致联市场研究公司所监测的8个城市不同价格段的产品销售来看,8个城市总体表现为200元以上价格段产品的销售比例最高,其次是小于50元价格段的产品。
  
  在被监测的8个主要城市减肥类药品和保健品销售的比较中,北京减肥药品的销售比例要高于减肥保健品,而成都和杭州两个城市减肥保健品的销售比例要明显高于减肥药品的销售比例。
  
  2004年上海致联市场研究公司所做的中国城市居民自我药疗市场与行为研究的报告显示,不同城市的消费者使用保健品的目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把减肥作为保健目的的比例占到了3%,而且一类城市这一比例高于3%,而二类和三类城市要低于3%。
  
  减肥产品的生产厂家往往会把产品定位于女性,不断地打出以塑造女性完美曲线为口号的产品理念,事实上,男性消费人群也不容忽视。
  
  品牌游离现象反映出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在信息沟通上存在问题。
  
  减肥广告铺天盖地,有些竭力掩饰产品的副作用,或者乱造概念、乱讲疗效,或过度承诺,这对缺乏减肥知识的人造成的误导是很深的,暗中削弱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00元以上的产品最好销
  
  不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厂家的角度来看,产品的销售价格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从上海致联市场研究公司所监测的8个城市不同价格段的产品销售来看,8个城市总体表现为以200元以上价格段的产品销售比例最高(见图1),其次是小于50元价格段的产品。50.1元~100元和100.1元~200元这两个价格段比例很接近。分城市的监测显示,南京在大于200元这个价格段的产品销售比例最高;北京则在100.1元~200元这个价格段的产品销售比例最高;在50.1元~100元这个价格段产品销售比例最高的城市是上海;在武汉,50.1元~100元这个价格段的产品销售比例最低。
  
  北京减肥药销售比例高于保健品
  
  在被监测的8个主要城市减肥类药品和保健品销售的比较中,北京减肥药品的销售比例要高于减肥保健品(见图2),而成都和杭州两个城市减肥保健品的销售比例要明显高于减肥药品的销售比例。在上海和广州,减肥保健品和减肥药品的销售比例非常接近。
  
  不同城市居民保健目的有差异
  
  2004年上海致联市场研究公司所做的中国城市居民自我药疗市场与行为研究的报告显示,不同城市的消费者使用保健品的目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把减肥作为保健目的的比例占到了3%。这次调查根据聚类方法将被调查城市分为三类,一类城市是人口超过300万,GDP超过500亿元的城市;二类城市是人口超过100万,GDP超过90亿元的城市;三类城市是人口低于100万,GDP低于90亿元的城市。一类城市居民中将减肥作为保健目的的比例高于3%的平均水平,而二类和三类城市要低于平均水平。南部沿海城市居民使用保健品减肥的比例达到6%,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居民这一比例都达到了平均水平。另外的一些地区都在平均水平之下。20岁~24岁的居民把减肥作为保健目的的比例达到7%,其次是35岁~44岁这一年龄段,而比例最低的是55岁~64岁这一年龄段。而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消费者减肥的比例也存在差异。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口服减肥产品在药品零售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随着城乡居民中肥胖人群数量的不断增长不难看出,减肥产品作为一类适用群体广泛的健康消费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其市场容量仍会不断扩大。
  
  减肥产品缺乏市场细分
  
  综观减肥产品市场,减肥产品的生产厂家往往会把产品定位于女性,不断地打出以塑造女性完美曲线为口号的产品理念,事实上,男性消费人群也不容忽视。男性的肥胖往往会诱发其他疾病,同时也影响美观。如今市场上减肥产品的研制及市场推广,看起来好像差异很大,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其实只是宣传形式上的差异而非本质上的差异,基本上都是以适用于任何胖人的“万应灵药”的姿态出现,产品定位显然存在问题。其实,包括减肥产品在内,没有什么产品能一网打尽全天下的人。不知道肥胖原因,怎么能“对症下药”呢?导致肥胖的原因不是一般人可以弄懂的事情,却绝对应该是减肥产品生产厂家应该弄懂的事情。所以说,减肥产品厂商应该深入探讨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问题,着重研究各种致胖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肥胖类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减肥心理及不同的减肥要求,研制出不同类型的产品。
  
  消费者消费心理欠成熟
  
  消费者对于减肥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许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尚不成熟,对减肥的概念理解甚少,过分注重效果,希望在一两个月内迅速见效。如果没有达到效果,便会立即放弃该产品,更换其他的品牌。品牌游离现象反映出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在信息沟通上存在问题,一方面,厂家会在介绍产品的时候肆意夸大其产品的功效,急功近利,对消费者没有负起责任,导致消费者没有达到减肥的预期目标,最终放弃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减肥产品开发与服务相对较弱,整个行业的技术障碍、过度宣传和短期行为与消费者的期望形成落差,造成产品生命周期普遍偏短,市场业绩稳定性较差。这就要求平衡厂家和消费者两方面,两方面都应理性地把握减肥的概念。厂家要不断提高研发能力,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消费者也要了解自身肥胖的原因,科学、准确地选购适合自己的产品。
  
  明星代言并非产品销售的“万全之策”
  
  减肥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牌子甚多,让人们往往有种挑花了眼的感觉,厂商为了抓住消费者希望快速见效的消费心理,竞相在广告投入上进行比拼。不少厂家减肥产品广告费的投入高得惊人,特别是明星代言广告已成了一种潮流,频频出现在减肥产品广告中。且不说厂家是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和优美的曲线,仅是广告语的表达就已经极具诱惑了,“无效退款”、“免费试用”这样的广告语怎能不令消费者心动,而且是知名演员来做模特。通过明星的渲染,这些减肥产品广告变得风光无限,事实上这种广告的创意却暗藏危机。减肥广告铺天盖地,有些竭力掩饰产品的副作用,或者乱造概念、乱讲疗效,或过度承诺,这对缺乏减肥知识的人造成的误导是很深的,暗中削弱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当消费者一旦知道其产品的真正疗效与广告承诺相差甚远时,势必对减肥品形象代言人产生恶劣的负面影响,也会影响企业的信誉。
  
  可见,明星代言的减肥产品广告并非是促进销售的“万全之策”,这也是厂家在花掉高额的明星代言费之后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理性的消费观念日趋加强的情况下,业界必须制定灵活的经营策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重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消费导向型的营销策略来打动消费者。当然,无论企业经营理念如何先进、宣传攻势如何强大,最基础的必须是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有效的产品,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