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对2007年药材市场的几点估计

2006年药材市场在热与冷、火与淡、笑与哭中即将过去,不管是大户闹川芎,还是炒家炒泽泻,都将成为历史。广大药商与药农在严酷的风与火中得到锻炼,他们将摒弃极大的盲目性,树立严谨的科学性,以成熟的、崭新的思路迎接2007年药市的到来,下面谈谈我对2007年药材市场的几点估计:

  一、2007年中医药将在立法中发展光大,中药材市场将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前段时间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起了废弃中医药的签名活动,遭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和全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为了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10月,全国人大提出了中医药立法工作应加快推进,中医药法应尽早颁布。10月20日在京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医药法议案领衔代表座谈会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佘靖代表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汇报了中医法的推进情况。她说:“《中医药法(草拟稿)》已起草并已征求国务院22个部委,全国31个省(区、市)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以及提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国内知名中医药专家的意见,根据反馈意见作了修改。目前《中医药法(草拟稿)》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务会审议,待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后,上报国务院法制办。《中医药法(草拟稿)》的立法,颁布和实施,将依法对中医药进行保护,扶植和促进。依法加强对中医药的规范管理,依法确立了中医药的地位和威信,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医药法(草拟稿)》颁布,实施后,药材市场作为中医药的组成部分,将依法进行规范管理,结束市场经营秩序的混乱局面,使其步入科学规范、合理竞争的正确轨道。可以预言2007年药材市场,将是一片澄澈透明的蓝天。  

  二、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扶植促进与发展有利于市场的拉动。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立法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鼓励中西医结合,中医诊疗应学习和采用西医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提倡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发和创新,建立中医药的现代标准,对中药疗效作用的再评价等。为了解决中医后继无人和人才匮乏问题,国家将着重解决中医人才培养和院校建设问题,关于城、乡中医院建设及中医医疗体制改革国家也将出台相关扶植政策和举措,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中医院的建设将有力催动中药的生产,对中药材市场也将激活原料需求,刺激市场活跃。

  三、2007年药材炒作将举步维艰。

  2006年川芎庄家8月份之前,成功地把川芎炒到了25元。川芎进入用药旺季,价格没有上升到庄家预言的40元,反而步步下滑到年末的12.5-13元。跌幅之大令广大药农药商震惊失望。于此同时,川芎套牢了一大批药商药农。与川芎同病相连的还有泽泻、红花、大海、山萸肉、云木香、八角、黑白胡椒、冬花等品种,这些“黑马”品种的旺季不旺及价格下滑,使盲目跟风的药商恢复了理智,开始冷静思考。

  2007年商家更加成熟和理智

  2006年热点品种的残酷事实,使广大药商损失惨重。于此同时,广大药商在火与血的炒作中得到了教育和锻炼。炒作这部反面教材使广大药农药商解读了减产论、受灾论、涨价论、缺口论的真正内幕和迷局。

  进入2007年之后,广大药农药商在炒作与跟风中,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减产论、缺口论、涨价论失去了它的诱惑力和欺骗性。甚至某些专业媒体在药农药商心目中也失去了风向标和导航灯作用。人们开始独立思考,认真学习市场规律、分析研究药材品种供求矛盾变化,初步认识到需求才是刚性的东西。药农药商这一认识上的飞跃,意味着2007年药材炒作迷局的破解。不管庄家变换什么手法和题材,人们都会提出质疑。

  2007年药材市场应该是风平浪静,风和日丽的艳阳天。

  四、药农种植将更加谨慎。

  2005年、2006年的药材全面涨价,重新激发了农民种药材的积极性,各地农民盲目扩种药材,使家种药材产量大增。到2006年末,药材收获加工上市,无论产地和市场,并没有再现2005年药材产新之后药商深入产地抢购,市场多商收购囤积的现象,药农来市推销,询价者多,入手者少。药农种药丰产而未丰收,至今并未实现销售,体现效益。如:板蓝根、紫苑、荆芥、桔梗、沙参、菊花、怀山药等均如此。

  进入2007年之后,由于药农种药没有卖出去,更没有实现预期的效益。另外06年末,粮、棉、油涨价,如玉米由1.1元/公斤升为1.5元/公斤,小麦由1.5元/公斤上升为1.65元/公斤等,而且粮商找上门去收购,农民坐在家里就把粮食卖完了。因此,2007年农民种药将持谨慎态度,不会追逐高价,一哄而上,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更不会弃粮种药了。2007年药材种植将遵循市场供求规律,作好市场调研,合理安排,科学发展药材种植。估计2007年药材种植面积将小于2006年,总产量也将低于往年,药材产新之后不会造成特大的产大于销市态 ,总之2007年的药材生产将是平稳而合理的。

  五、2007年仍有个别品种涨价。

  由于药材品种几千种,又有野生和家种之分,几千个品种,每年很难达到产销平衡,其中必有余和缺。加上我们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旱、涝、冻、风、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药材作为一种农业产品,也难免受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2007年药材市场仍会出现一些供求失衡的品种和受灾减产的现象。这些品种因供求矛盾凸现,合理涨价是合理的,广大药商应该亲自作好产地调查,把握商机创造效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