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际国内新药设计之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现状及要求

  建国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医药工业体系,我国生产的原料药品种已达千种以上,年产量也超过10万吨,基本上保证了人民用药的需要,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相当大。目前我国生产的绝大多数药品均系仿制国外研制的新药,而我国自行设计创制的新药,据统计先后曾有100余种,但能大量生产供应市场的一线药物很少,迄今还没有一个新药能在国外注册,进入国际市场。1987年我国出口的药品主要是一些专利过期的仿制品,虽达2万多吨,但仅换取了3亿多美元,而同年SKF药厂的一个创新药品甲氰咪呱的年销售额就达7亿美元。因此若没有自己的创新药品是不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面对目前的形势,必须立刻加强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即使如此,其研究成果(新药上市)亦将在2000年以后,这是因为一个新药的开发周期(自研究至生产)平均约需10—15年。

  2、药物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药物化学的任务是整个新药研究开发的前期,即设计并合成有效的化合物。传统的方法是合成大量的化合物进行药效筛选,命中率约为万分之一,研究的周期长,因此耗资甚大。但由于成功的新药利润高,因而一些制药企业都把新药开发作为其生命线。为了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创制新药通常多选用具有新型结构并有确切药理作用的天然产物或已知的合成药物为先导物,通过药物设计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简化,使之更能适应于疾病的治疗。随着许多重要生命过程的调节机理以及病理变化因素,特别是体内神经介质、酶、受体等在生命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被逐步阐明,调节体内某些过程用以控制疾病的发展或纠正病理变化已经成为新药研究追求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国际上在新药设计上的一些趋势分别是:

  (1)酶抑制剂的研究。

  许多药物能与酶结合,改变了酶的特性,使之不能再起类似的催化,从而干扰了有关的生化反应,产生了药物的效应。例如毒扁豆碱或新斯的明用以治疗重症肌无力,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干扰了细菌的羧肽酶和转肽酶,使细菌不能合成细胞壁,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等。近年来揭示了大量酶反应的历程细节,也阐明了一些酶的三维结构。据此有可能设计具有一定目标的新药物。其中受人注目的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及肾素抑制剂和3-羟基-3-甲基-戊二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

  生物体内有着众多的酶系,随着对一些在生理上至关重要的内源性物质功能的认识,各系统的酶的抑制剂将不断问世。

  (2)受体拮抗剂。

  受体是一种特异性大分子。内源性的激素或神经递质,在极低浓度就能和有关受体相互作用,生成可逆性复合物,启动功能性变化,如开启离子通道或激活有关的酶,最终导致生理变化。药物作用在同一受体,若产生类似的生物效应则称为激活剂,若与受体结合,但并不随着产生生理作用,却阻碍了激素,递质等物质与受体结合则称拮抗剂或阻断剂。许多药物是受体的拮抗剂。大多数受体是嵌入于细胞膜的脂蛋白或糖蛋白,其结构较酶更为复杂,除了少数受体的结构已经深入研究外,大多数受体的结构还不甚明了。往往只能通过一系列激动剂和拮抗剂,以间接推测受体和药物结合的方式。由于受体蛋白长长的肽链很易缠卷,常有一个或几个低自由能的构象存在,互变的能障也低,因此可以存在几种不同的亚型。例如肾上腺素的受体有α-型和β-型,而α-型又可分为α-1及α-2,β-型也可分为β-1及β-2,多巴胺受体可区分为DA1和DA2型。药物结构有所改变时,与不同构象的受体亚型的亲和力可发生变化,若所成复合物能量愈低则愈稳定。药物结合在不同受体亚型可产生不同效应,合理性药物设计在于寻找特异性强,专一地作用于某一亚型的药物。

  如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各种受体结构,功能的逐步了解,今后有可能设计各种具有不同专一性功能的药物。

  (3)已知药物的结构改造。

  在新药发现中,药物化学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发现先导化合物,该过程可以是广筛的结果,也可是合理设计的结果;二是根据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优化,即化学结构的修饰、简化,获得实用的药物。最近几年,国际上每年约创制新药60个左右,而真正导向研究而获得全新结构的并不多,大部分均属于现有药物的结构改造。当一个有效药物问世后,往往就其基本结构作各种改变,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改进副作用。此外亦可避开其专利权而开发具有相似功效的新化合物。如巯甲脯氨酸(Captopril)的成功,导致了ACE抑制剂研究的高潮。人们发现Captopril分子中的巯基与其副作用——过敏性皮疹、味觉障碍、半衰期短——有关。由此Merck药厂开发了新药苯酯丙脯酸(Enalapril),其疗效优于Captopril。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新药特别受到重视,如氟哌酸(Norfloxacin)的问世,导致了氟化喹酮酸抗菌药物研究的高潮,据统计1991年喹酮酸类抗菌药物的年销售额超过13亿美元,是抗菌药物中年增长率最高的一类。有人将氟代喹酸类药物的开发称之为抗菌药物的第四代革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