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甘肃省中药材竞争力分析

据甘肃省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甘肃省中药材竞争力现状如下:

  甘肃是中药材资源大省,有中药材1527种,其中植物药1270种,动物药214种,矿物药43种。近年来,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品种多元化、布局基地化、经营规模化、市场专业化的发展格局。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2004年甘肃省中药材播种面积210.11万亩,产量34.11万吨,产值19.29亿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表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种植品种日益丰富。由当归、黄芪、党参等个别品种发展到当归、党参、黄(红)芪、柴胡、大黄、天麻、黄连、板蓝根、甘草、羌活等多个品种。

  2、面积扩大,产量提高。甘肃省中药材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78年的22万亩、1.28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210.11万亩、34.11万吨,分别增长9.55倍和26.65倍。初步形成了以陇西为中心的黄芪、以文县为中心的党参、以民勤为中心的小茴香、以礼县为中心的大黄、以岷县为中心的当归、以武都为中心的花椒等中药材重要产业基地。

  3、种植规模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从横向对比来看,2003年甘肃省中药材播种面积为139.6千公顷,位于全国第二位(低于河南),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

  4、优势特色产品突出。在甘肃省所产药材中,尤以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为拳头产品,是优质地产地道药材,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

  5、地域分布差距较大。从区域布局来看,甘肃省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定西、陇南和张掖等地区(嘉峪关不产中药材),分别占甘肃省生产总量的43.02%、12.97%和9.31%。定西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资源、市场、技术、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规模种植品种20多个,年产量1.65亿公斤,中药材已是定西地区的一大支柱产业。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药材种植规范化(GAP)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由于中药材市场的繁荣,农民种植中药材追求产量忽视质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采用硫磺熏蒸药材,使中药有效成份不稳定,增加了有害成份,砷、汞等重金属超标使中药材质量下降。这些因素造成中药材乃至中成药出口困难,入关后面临的挑战更为严重。国家药品监督局根据以上情况,已经开始制定了符合国际通行的药材培植质量管理规范(GAP)在国内推行。甘肃省是中药材大省,在中药材的培育种植规范化方面首当其冲,建立企业化的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2、中药材发展缺乏品牌意识。目前甘肃省所产当归、党参和大黄等优势产品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品牌产品,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效益的提高。

  3、中药材的产品开发和加工技术尚处于较低水平。目前甘肃省生产的中药材当家品种不少,但是中药产品并不多。这与甘肃省一定程度上忽视中药研究,用于中药材科技研发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近年来甘肃省的中药生产工艺虽有一定的进步,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化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药产业的生产技术尚未根本摆脱作坊式生产的局面,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

  (三)对策建议

  1、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中药研究步伐,延伸产业链。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加大对中药科技的投入,尽快建立中药研究机构,加强对品种种植栽培的研究,对中药新产品的研究,延伸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2、加快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实现中药材生产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建设比较大型的、具有完善技术规程和管理技术体系及稳定规模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形成高产、优质、稳定、高效、可控的生产格局,保证中药材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全国和世界提供符合GAP的当归、党参等地道药材,并成为甘肃省中药材GAP种植的示范基地,为甘肃省中药材今后畅销全国,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3、尽快注册中药品牌,提高市场效益。注册具有专利性质的产地证明商标,以保护发展甘肃省中药产业,造福人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病毒载体是目前临床试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载体。它可作为最终产品将目的基因注入体内达到吸料效果,也可以作为中间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转染整合至目标细胞中并制成细胞产品后会输。此外,非病毒基因编辑技术也大量依赖病毒作为运送基因编辑配件的载体。同时病毒载体也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的重要物料和CGT药物商业化的核心,而伴

2025年07月25日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健帆生物是国内血液灌流器行业市场的绝对主导企业,其市占率常年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其公开财报测算,近年来健帆生物市占率最低都在40%以上,大多数时候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表现,行业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寡占型格局。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