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甘草药材走势分析

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甘草属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药材中第一位的大宗中药材。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现代医学证明:甘草含有上百种有效化合物,主要成份为甘草甜素、甘草醇等,有健胃、促进溃疡愈合、解痉作用、灭菌消炎作用、降低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镇咳作用、改善脂质代谢、溶血、抗凝血作用、镇静作用;对于某些毒性药物及食物中毒有一定解毒作用。总之,甘草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生理机能,还具有抗衰老抗癌作用,被称为人间仙草。  

  一、野生甘草禁挖禁运

  甘草是大宗中药材品种,90年代内需和出口年销量在18000-20000吨左右,历史上及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甘草资源主要来自野生。建国后,随着甘草的不断开发,年需求逐年增加,野生资源无节制的采挖,野生甘草濒于枯竭。同时,由于甘草是防风固沙植物,大量的采挖,使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草原大面积沙化,西北沙漠内移、沙尘暴肆虐。为了保护野生资源,早在1987年10月30日,国家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甘草列入二级保护名录,实行采挖许可证制度。1995年4月10日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标准的通知》《通知》明确国家重点保护的42种野生动植物药材,其中包括甘草禁止上市经营。

  为了保证日益增长的甘草市场供应,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甘草可持续发展,80年代末,甘草开始野生变家种实验,并很快取得成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为中心的甘草种植规模化基地。逐渐缓解了甘草供求紧张局面。

  二、甘草市场家种甘草成为主流

  80-90年代中期,市场甘草供应基本上以野生、家种两种。尚能维持产销平衡。到90年代末,由于野生甘草资源更加枯竭。国家颁布了《草原保护法》,草原分包到户由牧民管理,实行围栏保护制度。牧民自己管理自己的责任草滩。根本不让采药者进入自己的“自留地”里采挖甘草。野生甘草货源更加紧张,全靠家种甘草维持供应。

  三、现代农业猛烈冲击甘草种植

  9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农业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农业的经验,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先进的农业科技,如优质高产大豆、玉米、小麦等,终生免疫棉花、四季大棚蔬菜、快速出栅的瘦肉型猪、奶牛、肉牛、小尾寒羊、先进的植保技术等得以推广应用发展,这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有力地、广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九亿农民开始从贫困转向温饱,进而走向富裕。农民发展现代种养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而甘草种植生长期长,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动,产量低,2-3年生甘草每亩只产400-500公斤左右,价格低(家种统装毛草只卖5-6元/公斤)种甘草平均每年毛收益670-800元。远不及种粮、种棉、养猪、养羊等效益高。新疆内蒙古牧农热衷于发展棉花、大豆种植和牛、羊养殖,而废弃了生长期长、效益低的甘草种植。

  四、惠农政策,激发了农民种粮种棉热情

  2000年之后,党和政府为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粮、棉直补,减免农业税,生产资料补贴,土地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小麦价格稳定在1.6元/公斤,玉米价格稳定在1.4元/公斤,大豆价格稳在2.6-3元/公斤之间,籽棉价格自2003年起稳定在5-7元/公斤;猪肉价格稳定在12-15元/公斤,牛羊肉稳定在18-20元/公斤等。农民种粮效益每亩在1200-1500元(两季产区)种棉效益每亩在1500-2500元/亩之间,新疆有大面积的土地,光照充足,适宜棉花生长,新疆农民几百亩、上千亩地种棉花,甘草产区变成了棉花产区,种甘草面积大幅度缩减。而内蒙农牧区牧民多去养羊、养牛,发展奶业,农民把草原种上了苜蓿等饲草,使甘草产量大幅锐减。到2005年,甘草连年减种,供求缺口开始凸现,随着甘草在多领域的开发和出口不断增加,市场供应偏紧,价格也开始回升。

  五、甘草需求的不断增加

  甘草是中药材中的大宗品种,有“药王之王”和“十方九草”之称。近年,除药用外,在多领域有新的开发。其中甘草酸是甘草甜味的有效成份。为了便于食用一般制成易溶的盐称作甘草甜素,它已被开发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高甜度、低热能、溶血作用很低,安全无毒等特性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卷烟等行业。

  甘草甜素能与多种生物碱、抗生素、氨基酸等生成复盐,并具有协同,增溶、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及降低毒副反应等作用,在制剂生产中已广泛利用。

  甘草甜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萜类皂苷,比蔗糖甜150倍,没有毒副作用。世界上发达国家已把甘草甜素作为糕点、糖果、口香糖、饮料的甜味剂。甘草酸多用于啤酒生产,能增加泡沫、色泽、稠度、香味,可用于白酒和饮料生产。在化妆品行业中多用作抗炎和抗过敏剂应用。

  另外,甘草渣的提取液还可作为石油钻井液的稳定剂、灭火器的稳定辅料。甘草还是香烟的添加剂。甘草渣含大量纤维,能用于造纸等。

  甘草的地上部分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作天然牧草。

  甘草鉴于以上多方面的开发,需求量逐年递增,其需量是金银花的6倍,是红花的20倍,是其它小品种的上百倍,缺了甘草,中药难以成方 。近年估计年需量和出口约3-4.5万吨。

  六、结论

  鉴于野生甘草禁挖,家种甘草种植面积锐减,产量大幅下降。而甘草随不断开发,需求年年递增,因此甘草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市场价格逐年攀升。进入2007年,家种甘草市场价进一步攀升,从目前市场货源情况分析,甘草后市仍有上升空间。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及广大药农,尤其是新疆、内蒙古、甘肃、东北等地政府和农民,在农业产品结构调整中高度重视甘草种植,积极发展规模化的甘草基地,以满足逐年增长的甘草需求,并创造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潜力巨大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目前我国近百个IND干细胞创新药中,据我们结合医药魔方数据不完全统计,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约3项,II 期临床试验约10项,适应症涉及关节、肺及呼吸疾病、抗宿主病、肝衰竭肝硬化、肛肠、脑卒中等多种疾病。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持续高度景气 市场容量将破千亿 企业分化或日益加剧

血液制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其临床刚需增加、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且出口常态化发展,未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仍将持续高景气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目前人血白蛋白是国内血液制品中最大的销售品种,也是唯一可以允许进口的血液制品;而重组类凝血因子产品则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超过 30%)。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市场呈向年轻群体与低线城市渗透特征

我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处于成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预计2031年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七千亿元。另外,国内医美也步入激烈的竞争和淘汰赛阶段,大型连锁品牌医美机构优势显著,预计连锁化将成为趋势。未来机构正规化、正规专业医生需求扩大化、经营产品合法化等因素将促进合规医美服务行业的市场份额提升。

2025年02月08日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中药材产业扶持力度增强 中药材种植行业乘东风 未来规范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

随着各项政策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以来中药的良好表现,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也推动了上游中药材种植的发展,202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70.92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5年01月23日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针剂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药针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自2018年年末4+7城市试点启动以来,化药注射剂的国采便成为市场焦点。随着越来越多产品通过评价或视同通过评价,化药注射剂从第五批国采开始进入井喷期,2018-2022年间已有超120个产品纳入集采名单。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占据行业主体地位

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发展有所受阻,但2021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市场规模达6063亿元,同比增长16.62%。2023年我国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8110亿元,同比增长28.3%,行业市场规模实现较快速度增长。2024年上半年达到4582亿元。

2024年11月27日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成熟 各地医保持续纳入有望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成功率(占比85.5%)、服务水平(占比46.1%)和价格(占比33.4%)是患者治疗时最看重的三个因素。而患者放弃辅助生殖治疗的首要原因是价格(占比55.7%),其次是成功率(占比48.9%)和心理负担(占比41.1%)。

2024年11月06日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血制品需求稳定增长 产品供需紧平衡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根据MRB和ResearchandMarkets,随着患者人数增长,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使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市场的扩展,全球血制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达332亿美元,2018-2022年CAGR为7.35%,预计2027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57亿美元,CAGR达6.60%。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