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当前止血药市场现状和发展方向透析

维持循环血液的流通状态,是凝血和纤溶之间平衡的结果。维持这种平衡依赖几个相关系统的功能保持正常,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血 小板以及血液流变学等。任一环节的作用增强或减弱,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在原来疾病的基础上造成血栓形成,或者出血的临床现象。

    手术操作或创伤,特别是出血、渗血,有时很难控制,不但会增多失血量而且还会增加手术难度,甚至危及生命。卫生部北京医院外科专家曹金铎认为,任何外科操 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良好的止血是手术安全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手术中止血方法的合理选择可以控制创面出血、渗血,保证术野清晰,提高手术效 率,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失血和输血,有利于避免术中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速病人术后恢复,进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每年出血病人数约在900万人以上,主要分布在手术科室及部分内科科室,在多种止血方法中止血药被广为使用。近几十年来,血凝酶等止血药物因为其不受手术部位、手术术式等方面的限制,已在各种手术中普遍采用。随着止血理念的不断更新,新的止血药物也不断推出。

    止血药物四大品类各有千秋

    止血药可通过收缩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而产生止血作用。近十几年来,以从蛇毒提取的止血酶 类为主要成分的生化类止血药在临床应用最为普及,并成为临床治疗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状态的主流药物。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约有20多种,根据作用于凝血 机制的不同环节,分为四大类。

    促凝血因子活性药:是通过影响某些凝血因子,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而止血。代表药物有血凝酶、去氨加压素、维生素K1、维生素K3、维生素K4、醋甘氨酸乙二胺等。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毛血管端收缩而止血。代表药物有卡巴克洛、卡络磺钠。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代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抑 肽酶等。其中6-氨基己酸因作用强度弱维持时间短、副作用较多,现已少用。这类药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好,对癌症出血及创伤出血效果较差。常见的不良反应 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用时要小心选择病人,必须明确有纤溶功能亢进,否则会将出血性疾病转变成致命的血栓病。对老年病人特别要小心。对有血栓 性倾向和栓塞性血管病史者应禁用。

    其他外用止血药:可吸收创面止血封固剂、明胶海绵、吸收性止血绫、小蘖胺、云南白药、止血粉8号、止血消炎贴等。

    除根据药理作用分类以外,还可根据药物来源属性分类,分为化学药品(如维生素K系列)、生物制品(如血凝酶)和其他制品,生物制品所占份额较大,剂型以冻 干粉剂居多。据中国药学会相关统计,我国医院用止血药市场规模达到了约15亿元/年,年平均增长率4.59%,基本保持一个稳定的用药水平,约有200家 企业的产品参与止血药市场竞争。2004年根据全国16家抽样医院止血药销售金额推测,血凝酶的份额达33%,抑肽酶占15%,氨甲环酸占16%,凝血酶 原复合物占7%,其余的依次为凝血酶、人纤维蛋白原、氨甲苯酸等。

    血凝酶主力产品进入成熟期

    在国内约15亿元的止血药市场领域里,巴曲亭等血凝酶类药物占领了治疗药物33%的份额。血凝酶临床应用已多年,仅在血管破损部位形成血栓,而在正常血管 系统内无凝血作用,具有高效、速效、安全等特点。该药在血管内无凝血作用,仅在血管破损处形成血栓而产生止血作用,不仅进入了国家基本药品目录,还被列入 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乙类。

    血凝酶是1936年从南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Atrox一种毒蛇的毒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单链糖蛋白。血凝酶被国际著名的《马丁代尔大药典》第31版等多版收载。

    作为最主要的止血药之一,最近三年里血凝酶在国内处方药市场上的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走势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表明该产品正处于市场的成熟期。2002年 血凝酶产品全国销售总额为3.7亿元,销售数量为0.08亿支;2003年销售总金额为4.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2%,销售数量为0.11亿支,比上年 增加了37%;2004年全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人民币。

    瑞士巴塞尔素高大药厂的血凝酶商品名立止血,以27.67%的购药金额份额高居所有企业产品份额之首。立止血198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已有近15年的历史,曾经独步天下。近年立止血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产品流向从大中城市医院转向基层医疗机构。

    血凝酶产品也是行业内投资热点。国产品牌巴曲亭由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与立止血在结构上、来源上完成相同,于2001年被批准上市。2003年3季 度,巴曲亭的销售金额和销售数量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2004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预计2005年其销售额将达到5亿元。2004年止血药用药金额较上年 总体增长了55%,其中血凝酶增长了84.8%,立止血占据血凝酶60%的份额,巴曲亭份额约为37%,增长速度略高于立止血,两者销量的差距呈减小趋 势。

    此外,除了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等全身给药方法之外,血凝酶产品还不断拓宽着使用方法,如局部外用(如巴曲亭的溶液可喷洒或湿敷出血部位,妇产科的盆腔手 术可局部浸润注射,治疗上下消化道出血可用口服、灌肠的方法应用,对呼吸道咯血也可以用雾化吸入法进行止血)。临床专家在实践中还发现,术前预防用药效果 优于术中、术后单纯给药。

    其他产品找准目标市场

    数据显示,止血药用药金额逐年增长,2004年较上年增长55%,以血凝酶、抑肽酶、氨甲环酸三个产品用药金额最大。

    氨甲环酸在止血药产品销售中列第二,该产品2002年占止血药市场7.5%的份额,2004年占止血药市场16%的份额。自2002年1季度起,销量呈单 边上升的走势,升幅较大。该药物主要应用于外科手术中的纤溶亢进者,缺点是可导致血栓形成,禁用于尿道手术。学者指出,目前有些基层医院对氨甲环酸等抗纤 溶止血药存在着扩大指征滥用的情况,中国医师协会正在针对止血药物规范使用进行相关的培训。

    抑肽酶在止血药产品销售中列第三,2004年占止血药市场15%的份额。抑肽酶系自牛胰或牛肺中提取、纯化制得的肽酶抑制剂,60年代开始用于临床治疗急 性胰腺炎,80年代末开始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988年至2004年7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抑肽酶注射剂的病例报告57 例。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样反应19例,过敏性休克20例(占35%),其中3例死亡,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

    曹金铎强调,鉴于抑肽酶注射剂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临床医师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此药过敏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使用应注意控制滴注速度。有资料显示,重复使用尤其短期内重复使用,明显增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故应避免在6个月内重复使用。生产厂家应 加强对此产品的上市后监测,并进一步开展完善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受此因素影响,全国医院抑肽酶的临床使用已呈现减少趋势。

    促凝血因子活性药平均购药金额2857.08万元,平均增长率8.09%。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平均购药金额3372.35万元,平均增长率- 5.80%。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平均购药金额1977.61万元,平均增长率19.36%。在购药金额份额上,抗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因子活性药和降低毛 细血管通透性药这三类药合计占有90%的份额,三类药物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说明在临床使用中各类止血药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廉价药物虽然安全性、适应证差 强人意,但非常适合基层医院和农村市场。

    数字显示,止血药2003年较2002年销售数量下降的主因是维生素K4、卡巴洛克、止血消炎贴销量下降,但上述产品销售单价均在0.26元/最小单位以 下,因此,其销售量下降没有导致止血类药品销售金额的下降。由于立止血、抑肽酶、氨甲环酸、凝血酶原复合物销量上升,上述产品销售单价分别约是:57元、 72元、8元、270元,高价位产品销量上升,低价位产品销量下降,导致该类产品销售金额的增长态势。

    生物产品渐成研发热点

    止血用药金额逐年增长,上年较03年增长55%。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也引起了众多掘金者的关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商品名邦亭)是锦州泰康生物工程有 限责任公司研究的酶类止血药,来源于长白山白眉蝮蛇。本品零售价格为54.80元/1克氏单位。此产品与巴曲亭、立止血直接形成了竞争态势,分得了 2004年蛇毒血凝酶产品的3%份额。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巴曲亭的价格是56.7元/1克氏单位,立止血是56.8元/1克氏单位,更多新产品的出现会带 来产品价格的降低,这对患者来说不啻为一个好消息。

    另外,昆明动物研究所于2003年4月获得尖吻蝮蛇蛇毒血凝酶一类新药的临床批件。据悉,这一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和白眉蛇毒血凝酶一样是我国自主研 发的又一种蛇毒制剂,也是完全不同于立止血和巴曲亭的产品。但有学者指出,由于马丁代尔大药典指出,血凝酶是从矛头蝮蛇蛇毒中提取的含有凝血因子X激活物 (FXA)的巴曲酶制剂,而目前没有任何公开资料表明白眉蛇毒中含有FX鄄A,临床上应注意不能将所有蛇毒酶的提取物都简单地称作血凝酶。这也提示国 内新研发的生化类止血药物应注意加强产品技术的研究,加强学术推广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生化止血药逐渐成为研发热点,可见止血药市场将打破以往的平静,成为高端生化类产品竞争之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病毒载体是目前临床试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载体。它可作为最终产品将目的基因注入体内达到吸料效果,也可以作为中间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转染整合至目标细胞中并制成细胞产品后会输。此外,非病毒基因编辑技术也大量依赖病毒作为运送基因编辑配件的载体。同时病毒载体也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的重要物料和CGT药物商业化的核心,而伴

2025年07月25日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血液灌流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高技术壁垒下健帆生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健帆生物是国内血液灌流器行业市场的绝对主导企业,其市占率常年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其公开财报测算,近年来健帆生物市占率最低都在40%以上,大多数时候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表现,行业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寡占型格局。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