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年上半年西成药进出口形势分析

形势分析

  西成药出口与西药原料药出口相比有很大不同,西药原料药出口面对的是国外制药企业,且目前大部分是以食品添加剂或饲料添加剂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受限制的情况比较少。而西成药出口直接面对的是国外患者,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危,任何一个国家对西成药的准入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虽然目前我国可生产的西成药有4000多个品种,一些新型制剂技术如控释、缓释技术等在西成药生产中也已广泛应用,但与西药原料药在医药保健品行业中出口比重过半相比,西成药出口始终难有大的突破。从2000年到2004年的5年中,西成药累计出口金额为11.64亿美元,而同期西成药累计进口金额为47.83亿美元,累计贸易逆差高达36.19亿美元,尽管西成药出口增速从2003年起有了较大提高,但对外贸易逆差仍在逐年扩大(详见图2)。今年上半年,我国西成药出口虽然增速较快,但与进口相比,贸易逆差仍未有大的改观。

  一、出口增幅低于进口增幅,贸易逆差仍然较大。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2005年上半年,我国西成药出口较快增长,出口额达1.77亿美元,同比增长27.99%,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52个百分点,但比同期西成药进口增幅低4.26个百分点,西成药出口金额占同期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的2.43%。上半年,西成药进口金额为7.7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25%,贸易逆差达6.01亿美元。从贸易方式上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七成,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占两成,边境小额贸易和政府援助占一成。

  二、出口集中度高,三资企业与外贸公司比重各半。

  2005年上半年,全国共有644家企业经营西成药出口,出口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44家,出口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三资企业与外贸公司各占一半。其中,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中化宁波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位居上半年西成药出口金额排名前5位。

  三、亚洲仍是最大出口市场,对大洋洲出口高速增长。

  上半年,西成药共出口到143个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大洋洲是主要出口市场,所占比重分别为45.02%、20.05%、13.23%。西成药出口的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对上述五大区域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8.86%。其中对澳大利亚出口增势喜人,出口金额由去年同期的332万美元提高到今年以来的2218万美元;我国对瑞士、安哥拉的出口也增长较快。

  四、欧洲是最大进口市场,从拉丁美洲进口增长较快。

  上半年,我国共从42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西成药(从非洲没有进口记录),欧洲是西成药最大进口市场,所占比重高达72.63%,德国、法国、瑞士、美国和日本是西成药五大进口贸易伙伴,所占比重达52.08%,占据西成药进口的半壁江山。全国共有272家企业经营西成药进口,其中上海殊力基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位居西成药进口金额排名前5位。

  五、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面临诸多问题。

  1.我国的制药工业长期以来走的是一条以仿制为主的路,97%的西成药为仿制药,创新少,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因而造成西成药出口结构不合理,粉针剂占绝大部分,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口服剂类药品所占比重偏低;抗生素类制剂较多,其它品种较少,缺乏品牌(详见表1)。

  2.西成药在国外注册困难较大,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注册手续烦琐,费用高昂,当地经销商不愿代理品牌弱的中国药品;加之对各国医药管理的政策法规了解不够,这些都让国内医药企业知难而退。

  3.我国目前有医药生产企业4000多家,数量多,规模小,良莠不齐,综合实力弱,影响了出口竞争力。

  发展建议

  针对我国西成药对外贸易的现状,建议采取两结合策略,即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新与仿制相结合。

  1.要加大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力度,鼓励和支持国外大型医药公司到国内投资技术水平高、规模大的项目,特别是鼓励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临床医院的研究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开发新产品,以提高我国西成药的技术水平。我国的医疗器械及设备在合资、引进先进技术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开始向国外出口大型高科技医疗器械产品。

  2.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医药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利用国外的先进设备、研发能力和优秀人才,生产在国际上适销对路的西成药,通过合作提高我国西成药的研发能力。

  3.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国外制药企业的科研经费一般都在年销售收入的10%,像瑞士罗氏公司更是达到15%,而我们企业普遍不到5%。我们要在继续扩大西药原料药出口的同时,积累资金,加大研制新药的经费,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出几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打入国际市场。

  4.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创新与仿制相结合对我国医药企业来讲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捷径,在不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可以仿制一些专利刚刚到期的比较新的药品,在仿制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逐渐过渡到自主研发新药。

  5.要积极加强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如埃及需要治疗糖尿病和肝炎的药品,埃及政府曾强烈要求中国政府提供帮助。这就是机会,我们可以借助政府经济外交,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并在有关国家加快注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国产替代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国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与突破

基因测序仪行业作为基因检测行业增长速度较快的细分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推广和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增加,基因测序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前景广阔。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规模为48.28亿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我国互联网+艾灸制品市场不断扩容 社交媒体和直播已成行业重要网销渠道

常见的艾灸制品种类较多,有艾绒、艾条、艾叶护垫、肩颈宝、艾叶坐垫、驱蚊香囊、艾叶精油等等。但产业“散、小、乱”特征依然明显,由于艾灸制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从业门槛较低,管理方面集中度不高。2024年中国互联网+艾条产量约为7.40万吨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白癜风药物行业:多样化治疗需求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国内企业处于研发阶段

从市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为6.88亿元。随着研发进展和审批加速,生物制剂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其凭借高度特异性和强大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2025年06月18日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大众养生意识觉醒 我国艾灸行业需求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100元内产品与服务

艾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艾灸在健康医疗和美容领域消费成为热点。近年来,我国艾灸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市场规模从495.70亿元增长至91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6.53%。

2025年06月16日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上海市首发政策支持新型康复辅具 未来我国新型康复辅具市场规模有望扩大十倍

2025年5月27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提到“支持人工智能、智能传感、信息通信、脑机接口等技术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集成应用研究,鼓励我市研发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设备等重点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我国安宫牛黄丸行业处于量价提升状态 双天然安宫牛黄丸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安宫牛黄丸的产品放量,以及中药材涨价带来的产品提价,近年来安宫牛黄丸的市场处于量价提升的状态,市场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9.69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1.75%。在未来,随着产品需求的打开,以及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安宫牛黄丸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

2025年05月28日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我国艾草行业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但目前整体呈现 “小而散、管理乱” 局面

近年来我国艾草产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鲜艾草产量已经达到25.9万吨;干艾草产量则达到15.25万吨。

2025年05月28日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领域潜力渐显 国内干细胞创新药迎来政策重大利好

在国家和各地方鼓励干细胞产业发展的同时,CDE从2020年开始到目前,出台了大量的配套干细胞药物的技术指南,从干细胞药物临床前药学研究指南、临床研究指南、甚至聚焦干细胞具体适应症临床研究指南,给药企指明了干细胞药物申报途径及标准。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